分享

《花儿与少年》以最自然的姿态,凋谢

 雪_浓秋 2015-07-03
看过《花儿与少年》的同学,想必对许晴都有一定了解。我很少关注娱乐圈的明星八卦,今天谁离婚了明天谁出轨了后天谁吸毒了大后天谁又我们了。分分合合人间总是少不了这种闹剧。

之前对许晴唯一的印象就是漂亮,直到看了这两季的《花儿与少年》。“公主病”“娇气矫情”“任性自我”“卖萌装嫩”,网络时代,带着这些外界给予的标签,她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很少追星,自从排了7小时队去近距离见了一次安东尼郭小四他们之后,就再也不追星了。可能是性格使然,我对生活圈之外大多人的私事都毫无兴趣。也觉得,对着一个没招你、没惹你、甚至都不认识你的人,说一句或许他都看不见的“我讨厌你”实在是一件特别逗比的事情。

今天之所以谈到许晴,也算是一种自我性格剖析的过程。

写给“活在自己世界里”那些能够理解的人。
 
我相信大部分不以文字谋利的作者,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不讨喜的。出发点可能只是自己心情的一种宣泄或记录,而关于点击量或评论,并不是笔者最初的目的,或许只是刚巧那个话题让他人容易共鸣,那也算额外收获了。但之所以写在网络上还是希望能与人分享的,希望能给予他人或多或少的启发和帮助。不然干嘛不写在日记本上自己看。有的时候看着那些真正深刻用心的文章,寂寥地被孤立在一旁,也会为那些作者感到失落。

在集体中,我时常觉得自己像一抹惨白扎眼地杵在五颜六色中。

当许晴第N次对着镜头哭着说,我真的做不到,我也尽力了。突然想到了我参加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公司聚餐,所有同事都拿一瓶酒要去隔壁敬领导们,而实际上他们前一分钟还在抱怨公司的苛刻领导的不是。我从小便融入不了这种背地里论人是非,当面笑脸相迎的氛围,上学时也常因为不去参与而被孤立。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不想去敬酒。抛开我不喜喝酒这个因素来讲,我更讨厌卑微的奉承。而且中国人的酒礼仪我一直都不支持。当你一杯杯敬酒的时候对方很可能是一点都不想喝的。于是我果真并没有去,同事开始纷纷小声议论,有的说我装,有的表示很不理解,不就敬个酒吗?什么大事?至于吗?当然,或许他们想的只是对领导起码的尊重。我反倒想多了扭曲了。


就是说,有些时候,对于他人而言觉得根本是无关紧要、很容易做到的事,可是于一些人而言就是很难做到。他们在内心里有一种无法对自己妥协的底线,觉得那样做就不是自己了,就失去原则了,自己就是接受不了。这种执拗矛盾的心理,大多时候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真正不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正常人看来这就是矫情敏感和固执。面对众多不理解,你觉得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幸倒也不愿解释什么。而这种不解释当然会造成更深的误解。有问题你就说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可是我说了,你懂吗?
 
 
再拿谈恋爱这件事来说,也是相过亲,也不是没人表白,坦白讲自己多少有点外貌协会,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没有心动,没有脸红心跳,没有想要与之共度一生的感觉。无论是父母亲朋好友全部都说过,你现在也不小了,哪有见两面就有感觉的,相处时间长了不就有感觉了,先约会看看,你又不损失什么云云。大道理想必每个大龄单身男女青年都懂,可就是觉得婚姻不该是这样的,觉得没感觉就不要耽误对方,就是过不了心里的坎儿。

花少聚餐的时候,所有人都很和谐欢乐,至少表面如此,这个时候许晴站起来说我先走了。这场面实在似曾相识。吐槽党又来了,这也太作了,实际上没人刻意孤立你,你自己融入不进去,把自己孤立了。没错,一群人聚餐或开派对的时候,特别是不太熟悉的人,以自身内向慢热的性格来说很难融入其中,每个人都不会过度关注你,讨论的话题也是你完全不感兴趣的。这个时候,你可以A.尽量融入,不喜欢的话题也可以说两句。B.在一旁静默的玩手机。H.摆脱这个不自在的环境。融入不进去,又深知这是性格原因,并不是某人的过错。这个时候只能选择回到自己的世界,静默又条件反射地疏离。
 
为什么不跟着集体的步伐就是错了?因为你在无形中把集体的气氛破坏了,你就是错了。你就是自私?身为成年人就是不懂事的标志?然后当你知道没有你集体仍旧很开心的时候,些许失落有没有?

后来采访中许晴也说过“人情世故”她也懂,但她不愿意改变。“对我来说,成长是一时的,不长大是一世的。”

是的,很多时候我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这个错误并不是有标准答案触犯道德的错误,这个错误只是不合乎大众普遍认知而诞生的错误。而这所有的“性格漏洞”,都提醒着你生活的原则。因为还在喜欢,所以不想去改。
 
摧毁习惯要多久?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理由。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就好比你知道很多通向罗马的路径,现在社交网站这么多,同城活动这么多,附近的人这么多,怎么就扩大不了生活圈?怎么就找不到对象?说白了,还是你不想,还是你喜欢这样。我从来都觉得爱情不应该是刻意的寻找,而是不经意的遇见。

这几年以来,我发现自己在无形中改变了好多。心胸宽广了许多,脾气也舒缓了许多,似乎找到了与自己、与世界平和相处又不失本我的方式。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过分任性与自我,这或许是我多年漂泊的最大收获。视野开阔了,看到听到接触到更多人事,了解到自己痛苦之渺小以及世事之无常,于我而言,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保持一颗浪漫丰盈的少女心,这是实属不易的好事,为何要迎合大众生活理念去改变?别说四十岁,即便是八十岁,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都不应停止。如果融入不到他人的世界中仍旧不会强迫自己走进去。只是不会再以自己的喜好去主宰别人的生活。因为深知当你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时,得到的往往会更多。人是需要与人群接触的,在集体中也会学到很多,得到很多从未有过的愉悦感觉。很多时候,服务于人为他人会比只为自己更快乐。

每当我接触大自然时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性格豪放不羁,完全不是平时生活里那个沉默腼腆的姑娘。大自然教会我很多东西,比如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迎面的风、路边的花草、浩瀚的山河、辽阔的视野总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放松,想跑想跳想哭想笑,用最直爽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大自然是真的可以赋予人一些神奇的力量,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课:开阔。看到冲沙时的许晴,我想,她也感受得到。我相信,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热爱着自然。人有时候是要从小我自我中走出去,去发现生活中另一些美好。但有时候也需要回归到自己的小世界,享受独处的乐趣。这两者间并不矛盾。只要你清楚自己当下心之向往。

我觉得自己现在每天都很开心,这和有没有男友,有没有钱,有没有开朗的性格都没有关系。这和他人都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