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藕之惑

 水云随缘斋 2015-07-03
 
 
 
又是一年荷映日,又是一年莲飘香,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书《爱莲说》以后,千年以来,夏荷已然成了世人心中的最爱,成了高尚情操的象征。文人骚客更是闻荷风而动,咏荷,画莲,恣意挥笔,倾情落墨,以莲抒情,借莲自喻,墨韵缱绻,桃笺翩飞。所谓诗情画意生菏香,轻歌曼舞飘莲影。一时之间,趋之若鹜,只要提得起笔的,都在那里描摹着莲之高洁,莲之洒脱,莲之风骨,莲之清馨。。。。。。


原本风轻云淡的莲花被繁华包围着,被世俗熏染着,我想,莲若有知,一定是不喜欢的,这般喧嚣,这般高度的被关注,这般广泛的被吹捧,一定是有违莲之初心的;我想,莲若有知,必定是不愿意的,世人频频的骚扰着她的清梦,自以为是的揣度着她的莲心,世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描述着莲的秉性,莲的好恶,全然不会在乎她的感受;我想莲若有知,看到那些一边唱着清心寡欲、心若青莲,一边拼命的追名逐利的世俗男女,会不会抿嘴窃笑?我想,莲花若有知,必定不会心甘情愿的被打扰的,不会无怨无悔的令自己在世俗的浊浪中随波逐流的。。。。。。轻轻拈起一粒莲子,放进口中,细细品着那些许的苦涩,我想,那微微的苦涩,许是莲心悠悠的述说着莲的心事,莲的无奈。。。。。。



然而夏荷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的,即使时值深秋,花儿在凄风苦雨中凋零,已然没有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羞,亦不复“濯清涟而不妖”的仙姿,更不再有“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烂,可是“留得残菏听雨声”却别有一番意境,轻烟细雨,朦胧残荷,自有一种“菡萏香消翠叶残”的苍凉,自有一种残缺的美,这寒塘残影,冷雨花魂,又一次拨动爱莲人的心弦,使其沉醉在“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惆怅心绪之中。看着残荷摇曳着最后的妩媚,飘洒着最后的馨香,历经秋风秋雨,承载着生命之重,平静从容的穿越相伴一生的碧水,走向生与死的时间尽头,敬慕之情又怎不油然而生呢。。。。。。

  

 与莲相比,藕就冷清得多了。藕毕生藏在池塘的污泥里,在不见天日的深处,静默,安然,坚持,一如黑暗里最后的洁净。在世人的眼睛都注视着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时;在荷花于夏日的艳阳下灿烂时;在莲香隐隐,柳风轻轻,莺歌燕舞,喧哗热闹的场景里,根本就没有藕的身影。世人的笔墨丹青也鲜见为她着墨,为她抒情,为她写意。撇去诵采莲女的诗文,在我的记忆里只搜索出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这般为数不多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的词句。(许是我孤陋寡闻吧)
 

不知道藕在水深处,在污泥里,有没有感到不甘?有没有感到憋屈?有没有一点一滴的嫉妒?有没有一分一毫的委屈?忽然,好想为藕唱一支歌,唱她的无言、无声;颂她的不张、不扬;赞她的不争、不抢。。。。。。其实,藕、莲蓬、莲子、荷花本是一体的,都是莲的一部分,由于世人的好恶,世人的厚此薄彼,所以才使同根生的莲和藕有着冰火两重天的处境。惟愿,等到天寒地冻,人们对着冰封的湖泊怀念荷花的时候,请也想一想在那黑暗中坚持的藕吧,想一想她的隐忍,想一想她的豁达,想一想她的孤寂。。。。。。


 

然而,爱莲也好,惜藕也罢,所谓左眼繁华,右眼冷清,世上的事大抵如此。更有一季只为一种情,一笔只写一种心,倒也不失为用情的专一,细细思之,随即心平气和了。千年流逝,岁月不死,待到冬寒远去,暖风频吹;待到百转千回后,便又是一次久别的重逢,与莲与藕相遇于诗酒年华里,相遇于浅墨素笺中,相遇于清水碧云间,时光虽易荏苒,岁月却总静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