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及特性 1、引起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该菌属巴氏杆菌科放线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的呈纤细杆状或丝状,表现为多形态性,两极染色性强,有荚膜,有菌毛,无芽孢。 2、根据其特性可将该菌分为二个大的生物型即Ⅰ型和Ⅱ型及15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型(急性出血性毒力较强)包括1、2、3、4、5、6、7、8、9、10、、11、12、15共13个血清型;生物Ⅱ型(慢性坏死性毒力较弱)包括13、14共两个血清型。血清1、9和11之间,3、6和8,4和7,1和7,13、14和2、4、7、9之间有交叉反应。我国流行的主要血清型1、2、3、4、5、7、10型,但以1、3、7型为主。 3、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一个地区可能存在数个血清型,就是一个发病猪场也可能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血清型,防治时应特别注意。 4、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和高温,60℃半小时可灭活,4℃只可存活7-10天。百毒杀、戊二醛、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等消毒剂都对此菌敏感。实践中该菌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较敏感。 二、流行特点 1、传染源:发病猪及隐性感染的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亚临床感染的母猪,不但可贮存病原,而且不时向外排毒,是非常重要而易被忽视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3、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由于生殖道不是APP的正规感染场所,因而不能垂直传播。 4、易感动物:猪最易感。各种年龄猪,特别是断奶至4月龄的猪较易感,3月龄左右发病最高。 5、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高的可达80-100%,死亡率可达50%。 6、发病季节:气候多变的寒冷季节,3-5月及11月至次年2月居多。 7、诱因:气温突变,转群,引种混群,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存在时易引发此病。 三、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发病急,死亡快,有部分猪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猪体温升高41-42℃,精神沉郁,不食,有短期呕吐腹泻,开始由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易被误诊,稍后即可见到皮肤发红,出现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腹式呼吸明显,群众反映为“搧的厉害”,严重的呈犬坐姿势。这时耳、鼻、眼、后驱、四肢下端皮肤发绀,即呈青紫色,死前口、鼻有泡沫,有的带血。 2、急性型 病猪体温升高40.5-41℃,精神不振,厌食躺卧,皮肤充血发红,呼吸困难、咳嗽、腹部搧动明显,严重张口呼吸,耳鼻发青紫等心衰症状较明显。有些病猪口鼻有出血性泡沫,病程2-4天,此型最多见。 3、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转来或急性型后出现,体温升高至40-41℃,不食或少食,精神沉郁,躺卧,皮肤发红,间歇咳嗽,呼吸困难,快而浅,喘气,腹部起伏明显是其突出症状。如有支原体、巴氏杆菌混感时可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若单纯慢性虽不死亡但少食,生长缓慢,被毛无光,消瘦,贫血,变成僵猪而失去经济价值。 四、病理变化 1、喉头、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性分泌物。 2、肺充血、出血;间质水肿或淡红色胶样液体。常见两侧心叶、尖叶、膈叶一部分或全部呈紫红色,坚实,病变区轮廓明显,病程稍长,肺出现干酪样病灶或脓肿空洞,表现大小不等的坏死结节。 3、胸腔有多量淡红色渗出液,内含纤维素状渗出液。 4、亚急性型、慢性型出现肺与胸壁、心包粘连。 五、诊断 该病的症状和病变与猪肺疫、喘气病相似,应加以鉴别。 1、临床特征 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喘气,咳嗽,耳鼻青紫。 2、流行特征 气候变化,应激,3月龄易发。 3、病理特征 喉、气管、支气管红色泡沫,肺炎部分紫红,间质增宽,胸腔渗出液增多,病程稍长胸肺粘连。 4、实验室镜检:直接涂片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小球杆菌。 病原分离鉴定可确定病原。PCR确定病性与血清型、ELISA可检测抗体。
(一)预防 1、认真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千方百计减少各种应激。 首先要建设标准场舍,满足猪只对环境温度、通风、密度、卫生和光照的要求,保持冬暖夏凉,减少昼夜温差,防止呼吸道病与感冒发生;其次保持猪舍干燥,防止潮湿,减少病原体繁殖;第三要应用大厂质量可靠的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充足,同时给猪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以增强猪群的体抗力;第四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污水,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粘膜刺激;第五认真搞好猪瘟、支原体、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的免疫工作。第六,坚决不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2、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实行全进全出。 规模猪场首先要按卫生要求,选好厂址,尽量减少病原入侵和污染的机会;制定有效的消毒制度和消毒措施,并付诸实施;搞好粪尿、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实行三点或两点式饲养和全进全出式管理;严格控制好人流、物流,防止病原侵入。 3、认真搞好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接种。 疫苗是控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在澳大利亚、荷兰、德国、丹麦、罗马尼亚、美国、瑞士、瑞典、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应用死苗预防本病,具有明显的效果。美国、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认为在解决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问题时,应考虑在该病的病原中有其它微生物参与,因此,根据各自国家混合感染病原的不同,研制出不同的联苗,如美国用APP1、4、5血清型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制成、罗马尼亚用APP与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制成、阿根廷用APP1、2血清型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混合制成的联苗,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本病有15个血清型,而且各型之间缺乏有效的免疫保护。所以要选择与当地流行性一致的血清型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化验血清型的中小猪场,可选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苗,进行免疫注射,可获得良好的保护。目前国内已经研制成功含血清1、2、7型的三价灭活疫苗(中牧股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此苗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母源抗体保护期40-50天,免疫效果明显。
4、引进种猪必须经严格的检疫 很多猪场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根本原因是引猪不检疫,引入隐性感染的带菌猪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引种时一定要从无本病的猪场引入。先检疫,后引种。猪只到场后一定要隔离30天,并再次检疫。凡阳性猪一律淘汰,不能做种用。阴性者按免疫程序做好猪瘟、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的免疫工作。
在发病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药物,每月2次,每次7天,可有效的预防本病。①10%氟苯尼考1000g 清开灵粉 1000g 抗菌肽 300g 用法:拌料1吨 (注:此方不要用于妊娠母猪)②穿心莲粉 1000g 氧氟沙星 150g 溶菌酶 100g 用法:拌料1吨 。③50%爱乐新 1000g (亦可用替米考星500g)鱼腥草粉 1000g 排疫肽200g ,用法:拌料1吨 (二)治疗 1、对于病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方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病初期治疗尚佳,后期因肺胸膜纤维素性改变,疗效较差。治疗原则:即抗菌、增免与对症三联疗法。 2、病猪要加强护理,做好保温,给于优质易消化饲料和清洁温水,减少应激。 3、无治疗价值的猪要尽早淘汰,防止传染。 4、治疗期间要做好隔离和消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