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简兮 2015-07-04
  (三)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1.      卵巢功能 卵巢是女性生殖内分泌腺,有两种主要功能:一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另一为合成并分泌淄体激素和多肽激素。
2.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原始卵泡有15万-50万个卵泡。生育期大约只有300-400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经排卵过程排出,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自行退化,这个退化过程称卵泡闭锁。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特征为卵母细胞退化坏死,被吞噬细胞清除,颗粒细胞层分解,细胞脂肪变性,卵泡塌陷最后纤维化。
排卵 卵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其机制:
l         雌二醇高峰对垂体、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及孕酮的协同作用所致。
l         成熟卵泡壁破裂相关的因素为血LHUFSH峰的出现,促使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结缔组织胶原酶、蛋白溶解酶等,使卵泡壁溶解。LH/FSH峰出现亦使前列腺素(配)及组胺增多,这两种物质使卵泡壁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易于破裂。在配及神经作用下,卵巢皮质及卵泡外膜层平滑肌纤维收缩,促使卵泡破裂及卵细胞释放。
l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l         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粘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进人输卵管,并循管腔向于宫侧运行。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形成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璧,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达最高峰。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l0日开始退化。
3. 卵巢分泌的淄体激素   主要为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淄体激素。
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卵巢激素的分泌随卵巢周期而变化。
雌激素 排卵前形成第一高峰
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
在月经前达最低水平。
孕激素: 在排卵后7-8日达最高峰
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其对照列表如下)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肌层
促使子宫发育;使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增强子宫收缩力;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使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内膜
使子宫内膜增生。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宫颈
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
使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
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发育
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阴道
增强局部的抵抗力;使阴唇发育、丰满。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乳腺
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
卵巢
促使卵泡发育;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下丘脑
正负反馈调节
负反馈作用
体温
 
使体温升高。0.3-0.5摄氏度
水钠的代谢
促进钠与水的潴留
孕激素能促进水与钠的排泄。
脂肪代谢
可降低总胆固醇;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有利于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钙、磷的代谢
足够量的雌激素可使钙盐及磷盐在骨质中沉积来维持正常骨质。
 
综述
上述生理功能,显示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可见二者有协同作用;另一方面,雌激素和孕激素又有拮抗作用,表现在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宫颈粘液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和水的潞留与排泄等。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是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
为雌激素拮抗物
对机体的代谢功能影响:对机体代谢功能有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还可使基础代谢率增加,并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增生。在性成熟期前,促使长骨骨基质生长和钙的保留,性成熟后可导致骨垢关闭,使生长停止。
它可促进肾远曲小管对Na+、Clˉ的重吸收而引起水肿。
卵巢多肽激素
卵巢除分泌淄体激素外,还分泌一定量多肽激素。
松弛素   卵巢分泌的松弛素是一种多肽激素。在妊娠期主要起松弛骨盆韧带,并具有减少子宫收缩的作用。
促卵泡素    其化学本质己确定为多肽。促卵泡素主要的生理作用是抑制腺垂体FSH的分泌,因此对卵泡的发育产生影响,并参与排卵过程。此外,卵巢还分泌性腺分泌素、抑制素、卵巢的生长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