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车钩:因传言与国人结缘的发明

 dongchang 2015-07-04

火车自动车钩,这项安装在火车上的重要发明,曾经一度和中国人传出“绯闻”。

  火车车钩是用来连接火车机车和车厢的车辆部件,同时还能传递牵引力和冲击力,使车厢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类型来分,有螺旋车钩、自动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旋转车钩等。其中螺旋车钩出现较早,已基本被淘汰。自动车钩对火车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并且沿用至今。
  自动车钩最初在国内的译名是“詹氏车钩”,因此曾经一度被人认为是詹天佑发明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骨感的。詹天佑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是国人的骄傲,“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出自他的智慧头脑,但火车车钩的发明却和他无缘。甚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听到了他发明自动车钩的传言,他急忙跟人澄清“没有这件事”。后来,詹天佑主编词典时还将“詹氏车钩”译成了“郑氏车钩”,以免国人误读。

1961年发行的纪念詹天佑的邮票(网络图)

1961年发行的纪念詹天佑的邮票(网络图)

 

  自动车钩,英文写作“Janney CoupIer”,是一位姓詹内的美国人发明的。就是这个“詹内”的“詹”字被国人联想到了詹天佑身上。在古代,中国曾经有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但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能影响世界进程的发明寥寥无几,这实在让人感到惭愧。
  发明创造,除了自身要具备掌握大量科学知识的硬实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有时候还需要那么一点点机缘和点拨,詹内发明火车挂钩的故事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1867年的一天,夕阳已经落下去了,詹内踩着铁轨,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他又被老板拽去加班了,这时的他已经是身心俱疲。原来他是一名铁路工程师,主要负责技术工作,但由于火车站内经常出现各种状况,也就时常被老板临时拉来救急,甚至要做一些体力活,这让他十分苦恼。

  比如刚才,在加挂车厢时又出现了故障,虽然经过大家的努力,排除了故障,但火车还是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出发,这让老板大发雷霆,当场对大家就是一顿臭骂。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这么一折腾,老板可能会少赚不少钱,当然不高兴了。

正在通过一座大桥的火车(网络图)

正在通过一座大桥的火车(网络图)

 

  詹内边走边想,如何才能结束这种预料不掉的加班情况呢?那就需要火车少出故障。他忽然想到,多数加班都是在联接或者拆分车厢时发生的。用铁链联接车厢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故障率高,甚至有时在火车开动时还会脱节导致事故发生。要是能改进火车车钩,让车厢联接和拆分变得简单易操作、安全性能高,不就可以解除大量麻烦,也同时解放自己的时间了吗?
  从此后,他就注意收集资料,力图找到一种改进车钩的方法。但一直没有头绪。直到有一天,他的思考被窗外一群做游戏的孩子的欢笑声打断。他迎着声音向外望去,只见一群孩子两两一对,脚抵着脚,手挽着手,身子向后倾斜着在一块玩耍。孩子们时而把手挽在一起,时而分开,玩得很欢快。他注视着孩子们玩游戏,忽然脑中灵光一现,他深呼吸一下,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两只手可以轻松挽在一起,分开时又很容易,若是把火车挂钩设计成十指相扣的样式,是不是就能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了?想到这他有了头绪,赶紧画起了草图。

詹内发明的火车车钩的设计草图(维基百科)

詹内发明的火车车钩的设计草图(维基百科)

 

  最初,他用木头做成挂钩来实验,经过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自动车钩。他发明的车钩从外形看像两只握紧的手,由钩头、钩身和钩尾构成,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锁铁等部件。当车钩内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时,两个车厢就连挂在了一起;当钩锁铁被提起时,钩舌被拉开,就可以分开车厢;而任意一个被拉开钩舌的车钩与另一个车钩碰撞,就可以联接在一起。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连挂和拆解车厢的时间。
  詹内发明的火车车钩在1868年4月21日取得了专利权,后来他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发明,在1873年第二次获得专利权。到了189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条款,命令各铁路公司必须采用詹氏挂钩。

火车车钩(维基百科)

火车车钩(维基百科)

 

  詹天佑在1888年担任了天津中国铁路公司的工程师,这时从北美进口的火车就已经采用了詹氏挂钩了。虽然詹天佑不是詹氏挂钩的发明者,但这一点不影响他的伟大,他依然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先驱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