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康:从口味谈健康之“甜”

 pgl147258 2015-07-05

  关于吃糖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一吃糖就会得糖尿病

  糖和糖尿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即并非吃了糖或吃糖多就一定会得糖尿病,也并非完全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糖、血糖、激素在人体中是动态调整的关系。一个人大量吃糖并不会直接患上糖尿病,而是会间接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因为吃糖过多容易导致肥胖,肥胖状态下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一个发病基础。正常情况下,如果血糖升高,只需要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就可达到降糖效果,但由于肥胖状况下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因此要达到同样的降糖效果,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因此吃糖和患糖尿病并非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误区二:不吃糖的瘦子不会得糖尿病

  并非只有肥胖的人才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瘦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如果瘦的人不经常运动,肌肉力度较小,就有可能导致胰岛素发挥不了原有的降糖作用。这是因为胰岛素需要跟一定量和敏感度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糖作用,而这些受体和肌肉量有关,因此如果没有肌肉作为受体,胰岛素的作用完全有可能发挥不出来。这在一些肌萎缩的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于康教授建议大家多在日常利用生活用品进行一定程度的负重运动,同时建议年轻人不可减肥过度,以免因肌营养不良造成糖尿病。

  误区三:吃糖的同时可以补充钙和其他微量元素

  于康教授认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白糖、红糖冰糖都算是蔗糖,有不少人看了糖类营养成分表后错误地认为这些糖中含有钙铁等微量元素,吃糖可以达到补充微量元素的效果。于康教授指出,糖的作用只有两个:增加口感与提供能量。糖由于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可以提供很高的热量,但是微量元素的含量却是微乎其微,如果要用糖来补充微量元素,在那之前首先会因为糖的摄入过多引发肥胖和其他的慢性疾病,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因此决不可以幻想能够通过糖补充微量元素。

  误区四:糖醇不升高血糖因此可以多吃

  木糖醇更多的是一种甜味剂,可以算在大的糖的范畴内,糖醇有不同于白糖等糖的特点是在人体体内几乎不引起血糖的升高,但又可以满足人对于甜的口感需求,是大多数糖尿病人使用的一种糖类。但这并不代表糖醇对人体健康没有害处,糖醇虽然没有升糖效果,但其依然含有大量的能量,1g糖醇能够产生2.4-2.6kcal的能量。如果大量摄入糖醇,会导致身体内能量过多,进而引发肥胖及连锁反应的一系列麻烦。

  于康教授认为,在糖的摄入上必须要适量。所谓“适量”有一个最基本的量化标准——体重。每公斤体重能够给予的甜的简单糖的量大约为0.4g/天。但如果是肥胖患者则不满足这样的量化标准,糖吃得越少越好。

  (整理自北京卫视《养生堂》:从口味谈健康之甜 嘉宾: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于康教授)

(责任编辑:徐晓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