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复兴

 妙手拨心弦 2015-07-06



传统村落在我国早期名为“古村落”,后为了彰显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更名为传统村落。2012年起,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开始进行传统村落评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有3批994个自然村当选为传统村落。在我国目前已知的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大多数都只存在于传统村落中,传统村落已经成为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


入选的传统村落大致都具有以下一些共性:1.较长的历史演进历程;2.具有完整的区域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态;3.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美学价值。村落作为我国农耕经济时代最适宜村民生活和劳作的社会集聚形态,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以最适宜的方式为“人”服务,是方言、服饰、技艺、建筑、生活方式、民俗等赖以存在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传统村落在文化、美学及历史方面的价值,并不足以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为自身创造足够的生存动力。传统村落一般都位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加深这类村落的空心化,离开“人”的传统村落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社会演进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没有产业助力的传统村落的消失是一个自然和必然的过程。


一、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


旅游业是一种连接自然文化资源和市场的媒介型产业,为传统村落的生存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城镇化率越高,旅游的潜在客源市场就越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也就相应越大。乡村旅游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对带动乡村就业、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某些城市人群常态性的休闲活动,游客对乡村旅游环境、服务及产品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建设现代元素与传统风情相结合的,具有浓郁地方识别特征的,文化完整,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留存;另一方面又将处在末路的乡村特色资源重塑并推向市场。


旅游业发展对传统村落的促进作用早就引起了我国专家学者的注意,阮仪三早在1986 年周庄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方针。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乡村的特殊类型,具有高于一般村庄的文化和自然美学价值,旅游的介入可以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现,促使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找到赖以生存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




二、 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复兴实证分析


1.西递历史


西递村是徽文化和徽商创造的具有典型地方传统特色,以单一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村落。西递村位于黄山风景区旁,距黟县8公里。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2.96公顷,共有三百余户居民,古代是一个传送邮件的驿站。西递始建于1047年,距今有960余年历史,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初雍乾时期。最鼎盛时期,西递村有600多所豪华的住宅,历经百年风雨目前仅存300幢民居,保存完好有的124幢。西递村素有“世外桃花源”的美誉,于2000年11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是中国诗意山居的典型代表,其村选址和布局充满着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单体民居设计浓缩了朱程理学的伦理思想,是生态、形态和情态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在建筑、装饰、园林、造景、人文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


2.西递旅游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建筑界和美术界的人士经常到西递村考察,村落的价值逐渐被当地政府所认识。1986年,西递村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门票为0.2元/人,是西递旅游业发展的初级形态。1993年9月成立村办西递旅游服务公司,2005年西递村又成立西递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自1986年西递村开始实行旅游兴业的发展策略之后,一直采用自主经营的发展战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西递村知名度大幅提升,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2003年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西递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8.1:1:25.1,到2010年西递村年接待游客量达64.55万人次。



3.旅游发展综合效应


改革开放之前,西递村只是一个闭塞的山村小城,四周被农田包围,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西递村的支柱产业从封建社会的徽商经济转变成为农业,村内90%以上的人口成为了农民,农业产出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西递村成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村落内遗留的各种民居、文化遗产及建筑进入一个渐进式的损毁时期。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需要,当地村民不得不将部分损坏的民居、祠堂等改造成为饲养牲畜的窝棚及仓库;此外,较低的经济收入使得当地居民无法对古老的住宅进行维修,同时也无法建造新住宅。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村落文化和景观价值的发掘,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并且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农民增收、民居保护与村落建设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


经济发展:旅游的介入,不仅向国内外游客诠释了西递村文化魅力之所在,更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西递接待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业为西递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特别是2000年,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这些效应更加突出。1999年,西递村有人口997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5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99元,到2007年时上述三项指标分别增长到1070人、1235.2万元、5400元。八年来西递村人口、经济总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分别增长了7.3%、248.7%及100.1%。


人口回流: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务工机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西递在黟县下辖的7个行政村中外出务工的比例是最高的。从1988年到1992年,西递村外出务工比例分别从5.7%上升到6.57%,而同期其它6个村落外出务工最高比例仅保持在2%左右。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增加是促进西递村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影响因素。1996年西递村外出务工比例已经跌落至全镇第四。到2004年,西递村外出务工比例为8.84%,虽然从比例来看略有上升,但已经位居全县倒数第一,与最后一名潭口村14%的比例相差5.16%。旅游带动的劳动力回流趋向十分明显。


村庄建设:旅游业发展对西递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之前的以新建房屋、设施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微改造”时期;1996年之后的新建设施与传统风貌协调发展的稳定期。1996年之前,游客量较少,旅游经济收益也十分有限。大多数村民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少数村民经济实力较好的村民在村周围建起新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不断增长的游客,村集体和旅游公司开始在村旁修建停车场、售票厅等商业设施,具有经营眼光的村民开始在停车场、村落入口处建设餐馆、旅馆等。1996年之后,村落传统风貌的旅游价值逐渐得到认可,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村落内的建房行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为了增强旅游吸引力,还将西递村入口处的11亩田地改造成为水塘。进入稳定期之后,村落区域、边界、整体风貌、街巷等基本都保持不变,除了维修原有房屋之后,新建房屋极少。


风貌保护:西递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这一特殊类型固然强化了各方力量对其核心文化遗存的保护,但在其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旅游业的发展就对村落风貌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西递还不是世界遗产地和国家保护单位的时期,旅游业可能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促进了当地政府超前的将西递村纳入县城规划管理的范围,投入了专项古民居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对村落周边环境实施封山育林改善村落生态环境。




1996年旅游业大发展之后,村集体开始将门票收入作为红利分给村民,并实行按照人数和民居共同作为参考指标的分配方式,以加强村民对民居和建筑的保护。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业同时促进了政府相关保护措施的出台,1997年黟县人民政府制定《西递保护规划》、1998年制定《西递保护规划》。


1999年西递村委申报世界遗产投入600多万元资金来治理西递村落环境,这600多万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旅游企业以门票收入作为担保从银行贷款而来的。遗产申报成功之后,县政府每年都会从旅游门票收入中抽调20%作为村落维修和保护的专项基金。利用旅游门票的收入,村集体拆除了村落内无法改造的新建筑12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了村落内状况较差的古建筑,并对古建筑进行了白蚁防治,整修了村内道路。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居民保护村落遗产的意识,并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来源。如果西递村仍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其保护现状必然与现在大相径庭。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经济大繁荣时代所留下的宝贵民族财富和文化遗产,但在追求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已经失去的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发展的绝对保护只能是一纸空谈。旅游业的介入可以弥补传统村落在非农业经济时代的产业缺失,促进传统村落开辟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系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提供,转载、引用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