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我和好

 汕头能率 2015-07-06

图:Joseph Clarke


连叔,

在我观察里,我其实从来就不care别人,我从来也不主动社交,基本都是被动或被动地主动的。我最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最自在。虽然跟别人在一起我很阳光显得很外向愉快,大家都很容易喜欢我。

我很容易受他人影响,难以说“不”(同时我又是极固执,只能按自己的pace规划自己的时间和人生)。只要别人开口,甚至只需要让我感觉对方需要,我就会把时间把自己献出去(讨好型人格)。结果我自己的事情无暇照顾,于是就一直活在焦虑中,就更不喜欢社交。不是没有好朋友,不是没有好环境,不是没有好风景,是自己虚不受补。我这种人,至今还有三两知己,真是奇迹。

搬来这里以后,我认识的人都离我很远了,除了极爱我宠我的老公。多理想的状态啊!

今天吃饭时,想到昨晚发布了又删掉的那条展示自己在这孤岛有多可怜的微博,发现自己的心机:我远远没有预期那么胆小害怕。那我为什么还会下意识地发呢?

我是故意展现自己的不堪:只有这样我才感觉安全,才不会吸引羡慕的期待的目光--这种关注让我无所适从让我窘迫羞涩焦虑。难道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只配拥有不堪,只配成为loser--然后心安地甚至有点自怜地享受臆想中他人的失望和鄙视。这种变态的低调居然让我感觉安心!

我无法不联想到我爸,从小到大他的那些“恨铁不成钢”,“人生苦海世无情,生存只为儿女债。”的金句,无法不联系到他充满厌恶和鄙视的眼神--虽然偶然会露出自豪,但往往很快就被新的厌恶和鄙视取代,后者才是常态,像离离原上草。有他在,就得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就得收起笑容展现出“我是摧残折磨你人生的loser”的形象。

虽然他现在被诊断为抑郁症,我也已经不再被他的高压影响,我甚至似乎也已经原谅了他--他这些年被我发现的真实形象惨不忍睹:胆小懦弱,虚伪自欺,贪婪自私,他才是最大的loser--可是,还是在配合他玩着啥都不成器的loser游戏,努力维持着这个形象。

想到老公,当年被他追到,只是因为他对我太好。而我对一切对我示好的人都无法拒绝。我没太想他的家室--事实上,我只想尽一切努力不要让他停止对我好,我只想热烈回应这份好使得它长久。我伤害了她们。这是孽。

不可能走回头路。他一直以来的爱也在帮助我不断自愈。但我需要有更高的觉知,不能让这种思维真的毁了我人生。出生到这个世界,我没有错。我本来是个很有天分的孩子,我现在努力也会达成我的理想。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我值得梦想有更鹤立鸡群的成功的人生:实现理想、获取财富、过着精彩的拉风的生活。我应该值得被关注被羡慕--我本来就应该值得!

——这是我犹豫生孩子的最深层原因。我还是个小孩,带病的小孩。我还没治愈自己,不想延续给下一代。

啊,听起来像个伟大的借口,听起来就像我爸——事实上,他当年有多鄙视我厌恶我,我现在就有多鄙视他厌恶他。但我还是manage to面带笑容,扮演着我该扮演的角色。还好,没有孩子的话,我有下半生那么长的时间让我secretly消化,应该够了。

只是想找个人无负担地分享一下我的自省。谢谢。祝开心。

虚不受补的幸运蜗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不受补的幸运蜗牛:

我不信星座,但由于流行文化的强势,闲聊时,经常得答复自己所属的星座。聊天嘛,没哪么多正确,我总是很配合:我是双子座。

哦,双子,你内心有两个人!

这点我倒是同意,因为任何星座的人,内心都有两个人。你是可分的,你内心有两个人,一个是你,另一个还是你。很多苦恼,在于这两个你并不友好,他们互相抵毁、互相藐视、互相陷害,像争风吃醋的两个女人,又像争权夺利的两个政客,而你不知道听谁的,觉得他们都有道理,或都没道理。

对父亲的家庭教育,你毫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反感与厌恶,就是在中国这个所谓有“孝”道传统的氛围里,现在这么说也不算犯多大的忌,事实上,很多人已有这个常识:儿时与父母的关系,很可能影响自己的性格,各种各样的强迫症,源头就在于父母的强迫。

其实,中国的家庭并不特殊,在上个世纪初,德国的畅销书里,还在教授父母如何毫无留情地、冷酷地镇压孩子的一切不服从言行,家庭中必须建立“父母永远都正确”的信仰,要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父母一道严厉的眼神、一丝不快的脸色,孩子就吓得浑身发抖。不知这样的奴役教育,对纳粹的上台有无帮助,至少有心理学家认为,希特勒小时候被父亲虐待,使他学会了残暴、无情和嗜血,他无法排解的愤怒发泄到了犹太人身上。

当欧洲最早一批心理学家发现家庭对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时,他们害怕得罪大众,并不太敢说。人们从小认为正确的观念,它被否认时,会引发强烈的抗拒与反感。

所以,我们还是幸运的,时间已经让人慢慢接受原本大逆不道的观点,有前人的发现和抗争,我们内心里的两个我,更容易找到和解的方法。

比如你,你觉得自己不care别人,但又是讨好型人格,发微博和微信,都要揣摩观众的意思,迎合他们的想象,相当care。Care的你和不care的你,他们互相嘲笑,你自己会听到尖刻的笑声从胸腔渗出,你分析得很对,因为扮演loser可取悦你父亲,你认为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扮演loser,winner会带来斥责、羞辱和被遗弃的恐惧,你的loser强迫症就这么来的。

当人们绝对不敢在家庭内部找病因,将父母长辈视为绝对正确时,你只会觉得自己错,这样心病永远好不了,只好希望在孩子身上弥补,悲剧传递,你的孩子像你一样,他也不可能是一个独立、自由、快乐的孩子。

我觉得,你已经具备斩断悲剧链的能力,你不太可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模仿你父亲的教育方式,你的孩子,不受虐待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祝开心。

连岳(lianyue4u@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