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录:从泉州老太上错公交车打哭司机,看网民的盲目跟风(原创首发)

 商榷 2015-07-07
从泉州老太上错公交车打哭司机,看网民的盲目跟风(原创首发)
 
sclgh2013
关注阅读设置 分享 阅读(134) 回复(2)  2015-07-07 11:45:07赞(2)快速回复

                
一则“泉州老太上错公交,拐杖暴打司机,司机被打哭”的视频在网上疯传。7月2日,随着各大官微的转载发布,网友对于此事的舆论争议一再发酵,网民大多“义愤填膺”,纷纷谴责老太,更有甚者口出脏言辱骂老太。然而,网民的“正义感”只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绝大部分网民都没有看过完整版视频。
视频完整版:
从视频中可看出,第40秒,老太发现坐错站后着急地与司机商量下车,此时司机的语气“有些不耐烦”。而后更是爆出一句“你好好讲我还给你停,现在我就不给你停了,知道吧?”司机的这句话让老太错误地理解为,司机不是遵守什么规章制度,而是有意欺负一个残疾老人。由此矛盾激化升级。老太开始用拐杖敲打车门。随后司机再次发话,“砸吧砸吧,反正砸坏了要赔。砸我也可以……”被激怒的辛老太彻底急了,回呛道“那我就打你”,这才出现了“拐杖暴打公交司机”的一幕。
记者采访,打人老太的辩解:
老太告诉记者说:自己落下残疾已经多年,平日走路都要拄着双拐。“我走不了那么远的路,别人走10分钟,我可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能到。
从视频的完整版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司机对此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激化了矛盾。假如司机人性化一些,把老太视作自己的亲妈,或者说司机能够理性地耐心向老太解释不能停车的道理,问题也许不会发生。
制度、法律、人性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指责打人老太的网友普遍认同大概都是:公交车不能随便停车,只能停靠于指定站点。要知道,这只是公交公司一个部门独立制定的制度。铁路、航空、航运等运输部门都不能认可,也不适用。这种制度更不等同于法律绝对不可以触犯。公交公司的制度有一定的独立操作空间,是可以灵活运用的。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公交车上出现一个快要生孩子的孕妇,司机在征得全车乘客的同意后,一路闯红灯把孕妇送到医院。结果司机不但没有受到处罚,相反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与称赞。
再者,指责打人老太的网友提出的另外一个争议点就是,公交车随意停车会不会出交通事故?笔者回答你,如果司机处理得当是绝对不会的!
公交车不同于火车。火车有严格的时间概念,火车调度不能出现分秒差错,如果出现差错就有可能导致火车相撞等重大事故发生。而公交车则没有时间概念。笔者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市乘坐公交车时,因为堵车,公交车一个小时都没有走完一个站点。北京市的公交车站点之间相距也不过是一公里左右。乘客都干着急,可是谁都没有办法,也没有哪个乘客无端地去指责公交车司机。也有一些乘客等的不耐烦了,和司机商量,司机就打开车门任其自行离去。
再回到这个事件中来,我们从视频中也看到,司机说“你好好讲我还给你停,现在我就不给你停了,知道吧?”这就充分说明,对于公交公司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在这个司机的心目中也不是什么死规定,他完全可以灵活操作。他完全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停车让残疾人老太下车。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他为什么用蛮横的语气把问题给激化了???
作为一个公交车司机,当你手握方向盘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你的工作开始。一车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就掌控在你的手上。你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去工作。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你是在为整个社会服务,而不是在自己家和老婆孩子过小日子。怎么可以任性地和一个残疾人老太斗气呢?原因就是这个司机的特权意识太强烈。假如出了重大事故,打人老太毫无疑问地要负法律责任,鉴于司机在整个事件的实际作为,司机也必须负法律责任。
希望中国公交公司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好好地反省一下。给所有的公交车司机上一堂课,让司机们懂得,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法律;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对网民的盲目跟风之分析: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它传播信息速度之快令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它能够以分、秒作计算单位,迅速把一个国家的信息,展现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民众面前而毫无秘密可言,这就令统治者们手足无措。当然,它传播信息速度之快捷,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这就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利用它,进而企图驾驭它,这怎么可能呢?
互联网的好处也并不是为统治者专一设计的,它不同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新闻事件需要体制内审核、审查后才能与大众见面;而互联网则不需要任何人审核、审查。老百姓想说什么只需要敲击一下键盘,全世界都知道你想说什么。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面孔一夜之间全出现在互联网上:好人好事;歪门邪道;公益慈善、坑蒙拐骗等等、等等,现实生活中有的,互联网上就有;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互联网上也有。那是什么?谣言!
因此,不仅仅是统治者们企图驾驭互联网,就有一些别具用心的人也在利用互联网兴风作浪。
比喻:某些人企图把个人的思想意识作为全社会的标杆,于是就有某些大网站追捧,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网络时代的新名词“公知”;某些人由于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就编造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很快得到同感者的响应,使得子虚乌有的故事迅速传遍网络,结果就出现了“谣言”;某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把一个原本存在的事件涂鸦至广大网民无法辨明是非,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近年来,用强大的互联网舆论给法官施压,迫使法官违心地做出违法判决,制造冤假错案的案例不胜枚举。
那么,我们今天讨论老太打司机的案例又属于哪一类呢?
首先,我们从完整版视频上清楚地看出,这个事件中,打人老太有错,司机也有错,正确的对待就是各打五十大板。为什么互联网上会出现一面倒的现象?这里的原因很多、很多。从各大官微转载发布的迹象看,有一种可能不能完全排除,那就是有人企图把公交公司独家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严肃的国法划等号,这显然是不理智的。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突发新闻,这就要求网友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在这里我们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早已熟悉的故事:
有一个男人在路上行走,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美女。从美女的身后看,美女有着魔鬼般的身材,走路姿势更是无比的优雅,令这个男人无比的心动。于是,这个男人快步追上美女。等那美女回头,吓得男人一跳。只见美女满嘴大板牙,一脸麻子坑,加上其他缺陷简直就是一个魔鬼形象。只把这个男人恶心的吐了一地。
这个小故事虽然有些虚构成分,但它包含很深奥的哲理,寓意深长。它教育人们,看问题不要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亲爱的网友们,互联网就像一条流淌的大黄河,也许它永远都不会清澈。但是,我们应该有把它变得清澈一些的想法和追求。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遇到一些突发新闻时,在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也无法甄别其真伪的情况下,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盲目跟风。以免在真相大白后后悔,恶心的呕吐一地。
 
2015-7-7
 
 
  ——中国律师中介网刑案专家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