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诗]文偃《金屑眼中翳》

 李灏 2015-07-07

金屑眼中翳
[五代]文偃

金屑眼中翳①,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②,佛视为何人?

历代高僧诗作 - 十三少 - 中国·太阳堂

注释译文
①金屑: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或者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②己灵:自己的灵性。

作品鉴赏
宋代理学就提出了“破心中贼”的命题。这个“心中贼”,实际上就是清净本心所受的蒙蔽。所以要反求诸己,注重内心的省悟。这种功夫是不可代替的,只有自己才能挽救自己,否则就是迷执。以迷执之心省察万事万物,当然都不可能正确。就像金屑,虽然是贵重之物,但入眼则成翳(原指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的疤痕组织,这里指迷眼的东西),因为摆的不是地方,基本方法就错了,而方法正是和世界观紧相联系的。由此推论,参禅学道,如果看重的是佛衣佛珠,则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所得到的不过佛法的尘土而已。在这里,诗人所强调的是,必须从自己的灵性上去下功夫,也就是破除外障,发现自性。倘若只依靠外物,寄托于他人,那么,不仅佛衣佛珠靠不住,纵然佛祖与你当面相对,你也还只是一个“未了汉”。

作者简介
文偃(公元864一949年),云门宗创始人,俗姓张,原籍姑苏嘉兴(今属浙江),出家之后,初参睦州(今浙江淳安县西南)陈尊宿,得悟。再造雪峰义存,更得印可。《景德传灯录》卷十九说他“因藏器混众于韶州(今广东韶关)灵树敏禅师法席,居第一座”。敏将示寂,留遗书请文偃接任住持。但文偃因得法于雪峰,不忘本,仍以雪峰为师。晚年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创云门宗,因称云门文偃。著有诗偈三十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