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券研究院| 揭秘暴跌后的2大投资逻辑

 北书房2014 2015-07-08


两大结构性利好助A股形成中长期牛市


史无前例的“暴跌”,在史无前例的政策救市之下,前景依然迷离——自上周末国务院会议决定暂缓IPO、21家券商联合救市(且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之后,本周一沪指上涨2.41%,周二再度收跌1.29%。这与此前10个交易日的持续下跌相比,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缓和。


但是,近两个交易日沪指的相对趋稳,主要是由“两桶油”等央企蓝筹和银行股拉动,其他股票仍然以跌为主。再纵观中小板和创业板,前者两日跌幅分别为0.49%和6.19%,后者也则分别下跌了4.28%、5.69%,其中创业板个股周二几乎全部跌停。


在A股仍然震荡难稳、且格局分化加剧之下,很容易使投资者、尤其是信奉“政策托市”的中小散户,不知所措、甚至产生误判,胆大者试图呼应政策疯狂补仓或抄底,谨慎者则可能会心生止损出货或持续旁观之心。


其实,面对当前下跌的去杠杆、去泡沫,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A股或许在未来半年内,将会逐渐挤尽泡沫,迎来长牛走势。笔者的判断,基于股权市场的两重结构性“利好”,一者,在实体经济持续筑底之下,未来3—5年内,我国货币政策必将维持持续宽松态势,而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又必然会导致无风险收益率递减、以及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打破,这是所谓的“货币牛”;二者,深化改革和经济调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周期,这是所谓的“改革牛”。


实际上,“货币牛”和“改革牛”,亦是自去年年中发起的本轮A股疯牛行情的两大原因。虽然,在2008—2014年熊市压抑过久、相关机制不完善、以及市场各方炒作心态严重之下,本轮牛市来得过早也过热,但是,货币和改革这两大中长期牛市的核心判准,并不因当前市场的去杠杆和去泡沫而改变。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前市场的去杠杆和去泡沫,A股根本毫无可能形成一个中长期牛市。


那么,在上述大的核心判准之下,我们讨论投资者应如何面对当前的股灾,就相对一目了然。尽管,此次股灾来得过急、冲击力过大,但是,由此带来的A股整体估值的合理回归,从中长期来看,恰恰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投资区间。而在投资的具体操作层面,投资者则有必要结合当前政策维稳的重点,以及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分化结构,在A股“价值洼地”效应逐渐形成时,谨慎地、有节奏地参与其中。


两大策略浪里淘沙:基本面+维稳重点


概而言之,7月份,投资者可以从公司基本面、救市维稳的重点对象出发,去选择合理的投资标的。就如笔者6月24日发表的《请换上突击步枪重返A股市场》一文中所建议的,7月份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市盈率低、业绩稳定、没有概念包装的上市公司,这些股票不仅当前的估值水平极其合理,而且股息率一般都很不错,适当持有这些股票,跑赢无风险收益率大抵不成问题。应该看到,这些股票也是本轮政策救市的维稳重点,这次多部门力度空前的政策维稳,主要是维稳券商和银行,避免其受到去杠杆的风险冲击。当然,维稳也包括“两桶油”等央企蓝筹,这些本来就是以国资为主导的,而且对稳定大盘有一定的支撑力。投资者有必要了解,救市维稳的政策资金,从中长期来说,也是要相对规避风险的。


8月份,可以重点关注一些估值相对合理,但又不存在明显过剩产能的传统产业。比如一些有国资背景的通信、交通、电力等板块,要知道,这些国资背景的板块,不仅当前估值相对合理,而且在过去几年的大力反腐之下,这些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好转。当然,除此之外,一些以民资为主的产业龙头,也可以适当关注,在大盘持续的暴跌之后,他们的投资价值也将逐渐显露。


对中小板、尤其是创业板的关注,至少要等到9—10月。如果有投资者想在创业板中沙里淘金,捕捉未来中国版的FACEBOOK或者苹果公司,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再等等。在当前创业板整体估值仍然高达90倍之下(纳斯达克才25倍),我们有理由相信,创业板整体还存在至少2—3月的去泡沫过程,尤其是在半年报发布之后,还有可能持续迎来一轮暴跌潮。


须知,政策救市维稳,并不代表一定要将指数控制在某个点位之上,这在实质上也是不可能的。故而,尽管未来两个月沪指的下探空间会相对有限,但沪指上市公司的分化却仍会逐步展开。而至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一来泡沫仍然巨大,二来又是以民资为主,所以并不是此次救市的主要维稳标的,未来可能还会有较大的回调空间。何况,A股在短期的政策维稳后,未来必竟还要向市场化改革迈进,股票的定价还得回归市场化属性,这一点确定无疑的。


即便是未来创业板完成回调之后,我们还是希望想押宝创业板的投资者有的放矢,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挑选自己能够看得明白、并对上市公司相对了解的投资标的,而不宜人云亦云地去追风。要知道,从中长期来看,在本轮政策维稳之后,未来A股包括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市场化路径仍将深化推进。这也就是说,在未来注册制改革全面推出后,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技术优势不明显、业务模式不清晰、赢利能力偏弱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根本不具备太多的价值。


在牛市基本逻辑未变之下,对于当下的“股灾”以及救市政策,投资者应该正确分析和看待。深度的调整,实际上带来了宝贵的投资机遇,投资者可以分阶段适当转换关注的对象:本月可追随救市维稳的对象,关注央企蓝筹板块和一些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此后可以关注暴跌后显露价值的非产能过剩产能行业的国资公司及民企龙头,对创业板的投资则应有专业眼光,并耐心等待其充分回调。总之,在投资策略上,应尽可能回归价值本位,不宜再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