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期沙龙回顾之二:美国高等教育核心培养点

 shelley_wang66 2015-07-09

咱们先来了解下本篇的分享嘉宾王老师的学术与职业背景吧!



王继伟老师是“老南外”,1979年入学的。那个时候南外还是一个住宿的学校,而且是八年学制。他们那届是最后一届八年学制,入学竞争很激烈,6500个人里选拔80个组成新初一年级。87年他从南外毕业后进入北京外交学院,在北外交学了两年后,89年他决定去美国学习,并很幸运地被哈佛录取。从当时看来,到哈佛上本科的人凤毛麟角,全国也没有几个,他也算是在南外的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哈佛的人。在哈佛他主修政府学,还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兼学经济学。



王老师介绍到,他们当时毕业基本上俩方向。一个是做金融,去华尔街,做投资银行,另一个是做战略和管理咨询。“我对后者比较感兴趣,因为战略和管理咨询里面牵涉到各个行业,然后商业的各户解决他们企业增长和运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对大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从最初进入这个行业,相当于分析师,为客户收集一些数据啊,然后做一些数据的分析,慢慢一点点上来做项目经理,然后负责一个业务,帮客户不断去做这些项目,而且去卖项目,就是这样的一步一步地上来。”



2007年,我决定回到中国来,因为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有各种各样的企业,像华为,像联想,他们都更需要更多地走向国际化,走向全球。他们更需要国际化人才加入。所以回国后,我主要是帮助一些中国本土的企业,还有就是跨国企业做各个方面的咨询。在我咨询生涯的前端,特别是专注于商业,业务方面的战略,业务的流程等等,到了后期,我发现自己其实对人、对组织有一个特别深厚的兴趣——你会发现企业确立方向后,战略能真正地落地,关键还是在于人。”



“我在不断思考。公司花这么多资源去参加人才竞争,得来的其实都是很难以改变的成年人了,如何根本性的解决人才荒?我很自然想到了教育。我们得抓住“机会窗口”去塑造人的性格、能力等,越到后期越难。所以我对教育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之后,就抓住契机,回到母校南外,参与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升学指导体系。“



接下来是王老师介绍美国高等教育格局。



美国约有4500所大学。美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diversity(多样性),它表现在多方面。是从规模来看,有的大学小到就有几百人,有的大学上万人;从历史传统看,有的大学像哈佛,是1636年成立的,有的是二战以后成立的,有的是给犹太人提供一个教育的机会,比如波士顿的布兰迪斯大学。



从类型上来做划分有这么几个类别。首先是文理学院,哈佛大学最初的时候是一个文理学院,他的校榜是上英国剑桥这种学院的,实际上是英国的体系,就包括哈佛所在的那个镇,town,也叫Cambridge,也叫剑桥,一开始在美国最早的时候,甚至于他的国家还没有成立,就是所谓的殖民地的时代,它主要的都是以人文学院为主,它传承了欧洲的这一套系统。像这样类型的文理学院,在美国大概有1000多所的文理学院。



还有一种研究性大学大概有200多所。研究性大学是美国19世纪是“大国崛起时代”,对人才需求很大,所以出现了研究型大学——英国教育和德国教育的结合体,既重视经典教育,也看重职业方向上的学术能力培养。



美国还有700多所是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大多公立,规模通常比较大,不少是几万人规模,我们通常称其为research university 或者comprehensive university,简称为“大U”,所以说将来你们的孩子在申请美国的大学通常会有这样的一个讨论,到底是上美国小的一两千人的文理学院呢,还是上这种大右,哪一种对我们更适合。其实我觉得,你如果从他们的人数来看,还有他们的侧重点,比如说文理学院,他们更加侧重教学,因为在文理学院里面,基本上这种教授,他们教授和学生的师生比,常常是6171这种单位数的比,能够使学生有这样一个互动,特别是对于本科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孩子还是在中学这样的一个阶段继续深造。



(晓扬补充:在美国,教育改革一向很激烈。除了上述的几种大学之外,还有一些很特别的大学。比如,一所今年融资7000万美元却只招生29名学生的智慧女神大学。别着急,文末有惊喜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培养点究竟是啥?咱听王老师继续说。



美国本科教育里面最根深蒂固的理念,也是精髓所在,就是“liberal art education”,它有几种翻法,人文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或者自由教育。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先打好根基,再枝繁叶茂。美国的本科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是一个通实的教育。在美国读大学前两年,你是不选择专业的。他前两年给你的事情,是让你在各个知识领域里面有所探索。之后才选定某个专业领域发展。



斯坦福最近这几年开展了教育改革,并总结出了一个体系我认为可以代表美国高校的水平:Well-knowing, well-thinking, well-doing。翻译成中文就是说知行合一之道。这个体系,强调了七大能力。



第一个能力是对美的解读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我要对人类文明已经到发展到至今以来的不管是他的文学也好,它的艺术也好,它的宗教的信仰也好,你要有一种鉴赏的能力。可能是一本书,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可能是文艺复兴作品,比如达芬奇的某一幅作品,或者是一种理论,比如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你知道如何欣赏它、评判它。斯坦福大学认为这个能力非常重要,这个重要是因为,教育里面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处的这样一个位置,实际上它有很多一种传承,不管你是将来你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好,或者就是哪怕作为一个,真正能够参与到就是这种社会当中的一种有责任感的一种公民,你必须要具备这样的一个对过去的历史,文明,人类的这种文化成果,能够鉴赏的能力,它用的一个关键的词叫做“critical appreciation ”。


接下来咱们来个投票,投票选项,是斯坦福大学七大能力的其他六大能力点。第一个能力“对美的解读”,我已经说啦。而其他六大能力,如果单纯从名字看,你觉得哪个能力点你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关注?


请投票吧!


在这里,我有点儿迫不及待的向你推荐一所美国目前我看到的最奇葩大学。回复【102】阅读“智慧女神大学”的介绍吧!这所大学,居无定所,移动学习。这所大学,背后有数位美国行业领袖参与设计和教学。


转发之前,先分享本文!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