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木云三君 2015-07-09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说起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不少人会在其前面加上“日本国宝级大师”的修饰,也有人称之为“征服西方的东方设计师”,这些都不为过。他是日本当代最早融入西方设计界的代表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在意大利米兰生活和工作。1969年,他因为在意大利设计的猿山沙发(Saruyama)而一举成名,这款沙发可以让人从任何角度攀爬上去,并舒舒服服窝在里面,这也成为喜多俊之最爱的作品。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在那之后,喜多俊之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从家具、餐具,再到电视屏幕、火柴盒和机器人,他的许多作品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通过设计挽救品牌于危难。而他最新的作品便是和震旦合作的办公家具。

新一代年轻高管喜欢什么办公家具?

Q:此次与震旦的合作的家具,特别强调“新一代年轻高管”,您觉得这群人有什么特色?反映在家具的选择上又有什么特点?

A:现在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年龄都趋向年轻化,他们的行动力非常强,做起事来非常快速,而且中国各个领域的变化非常迅速,相信有新意、有创意的东西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尤其决断力也很强,这一点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魅力,这背后显现的是中国越来越大的市场背景,也让我感受到市场有很大的可能性。

基于这些特色,要求办公家具首先功能性、实用性要强,所以这次我们的“天马系列”将诸多以往办公家具没有的功能设计到产品里面;而且作为使用者,企业的高管可以利用这款产品自由地设计自己的办公空间。像沙发,就可以通过每一个单人座进行自由组合,像橱柜,层板和吊柜位置可以自由变换。此外,高管们应酬很多,有时需要从办公室直奔商务派对,所以,橱柜同时也设计了可以放置衣服的空间,还可以安装镜子,让高官们可以在办公室里整装出发。再者,现在的企业管理者可能同时管理很多部门,或是两三家公司,办公桌上需要不止一台电脑,因此桌面的设计也迎合了这种需求。这次设计强调的是办公空间可以自由变换,以前的办公家具一旦摆好就很难改变,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单品的重新组合,让空间完全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不会刻意平衡东西方设计

Q:到米兰之后,您的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当初没有去米兰,您的设计风格还会是这样的吗?

A:我承认意大利的确对我的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讲,我对日本的传统工艺也有很细致深入的研究,这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基础上,我能把意大利那些非常快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里。当然,日本的这些文化的根源是中国,这也可以说中国是日本文化方面的老师,我作为一个东方人,到了西方,把东方和西方融合到一起变成一个综合体。

Q:您一直在日本和意大利之间来回,也会来中国,您觉得东西方设计师对待设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其实东西方设计师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可能在空间感上会有一些差异。西方人可能是比较强调左右对称,就是中心线,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但可能在我们东方人的眼里,左右不对称也许才是一种美。比如说在美学方面,在做庭园的时候,东西方的感觉就会不太一样。

Q:您如何在设计中平衡东西方设计?

A:在这一方面,我可能是在无意识中,没有刻意地平衡西方、东方,但最终设计出来的某个产品在某些地方却可能也会把这个问题体现出来。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Q:您和蛮多品牌合作过,有的产品令品牌重新焕发生机,比如说之前和夏普合作的电视机卖得非常非常好,您还帮一个不太畅销的火柴品牌做了设计,结果让它的状况有了改观。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合作,您怎么找准切入点?

A:没有一本教科书来教你怎么应付这些问题,可能在我的身体里有一种不愿意放弃、不愿意认输的倔強性格,我总是想“再想想办法,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很定会做得更好”,我一直是这样想的,然后和企业合作做出更好的作品。只要自己有梦想,而且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而且相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在这基础上和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努力,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Q:您曾经是Good Design的评委,你们评选一个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A:首先要考虑使用者,这个东西使用者用起来是否方便,是否喜爱,因为即使设计再漂亮,但如果无法使用的话,肯定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然后就是环保,是不是很环保,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比如这个东西将来不使用的时候,变成垃圾的时候,能不能被回收再利用,会不会污染环境。还有价格,它的价格是不是很合理。当然它是不是很有原创性也是重要的因素。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不如预期

Q:大家几乎都在罗列您很多成功的产品,我想问有没有您自己觉得设计很好,但市场反响却不如预期的产品?

A:有的。我比较致力于一些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个人觉得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合作做出来的东西真的非常非常好,但的确市场反映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时代不同,一些传统手工艺非常好看,但是现在的人可能更偏向于一次性的东西,但我相信在今后,传统工艺的价值一定会再一次被人们认识。

Q:您会不会根据市场反馈和消费者的习惯,进一步对这一类的产品或设计进行改良?

A:这个我也尝试过,但是结果也不很理想。主要原因可能是传统手工艺在价格方面比较昂贵。但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作品是倾注了灵魂的,包括设计师,他们非常用心,用灵魂进行制作。现代的工业社会,这种非常费时费工的产品很难被大众接受,人们习惯接受那种很快的、快餐式的产品。毕竟,对很多人来说,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是热卖的。而像结合传统手工艺的作品,虽然达不到热卖的程度,但它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也需要更加耐心一点吧。我之所以成为一个设计师就是因为我非常喜欢,作为一个设计师,总是要站在时代的最前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设计师这个职业是非常有趣的。

Q:中国很多工业设计师也开始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到现代产品当中,您有什么建议?

A:传统手工艺可以和现在科技很好地结合,肯定会有更加实用的产品。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一样东西,它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有很好启迪。比如我们摒弃一些不需要多余的东西,而且有些东西不要太勉强,要顺其自然。

Q:有一个现象,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可能偏爱欧美的设计,而中国的年轻人却很喜欢日本的设计,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日本这个国家对外来文化和事物本来就有一种非常容易接受的习性,所以日本年轻人尤其是对于一些欧美的时尚的东西,来了之后就很高兴去接受,这个可能包括欧美的文化,而在一千多年以前,则是完全接收中国文化,这也是一种民族的特性。刚刚讲到中国年轻人反而喜欢日本的设计,这个可能因为我们都是东方人,有一些重要的相似的思维在里面,所以对中国人而言,日本的设计可能更容易接收,可能再过几年中国的设计就会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而且中国现在在设计方面力度也是很大,我相信中国在设计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

 
日本国宝级大师喜多俊之的设计哲学

 

未来机器人

Q:您还设计了几款机器人,像“若丸”(Wakamaru),用于照顾老人的、还有世博会的机器人,之后是否还有设计机器人的计划?

A:有的。接下来做的主要是养老方面的机器人,日本老龄化很严重,很多老年人需要照顾,这样的话设计机器人可以帮助照顾老人,像可以把老人抱起来的机器人,还有就是在教育、学校使用的机器人。

Q:大概什么时候推出?

A:养老的大概今年10月份,学校教育方面使用的大概是明年秋天

 陈树哲  福布斯中文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