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旗史话 (九)旗人兵饷

 火娃小议 2015-07-09
来自    晚晴四合院网    作者    春华秋实

                                     八旗史话 (九)旗人兵饷
 
       有清一代,清政府禁止旗人从事农、工、商各业,当兵成为旗人唯一正当的职业。八旗军队中的兵丁是从各旗中的壮丁中挑选的,挑选兵丁俗称“挑缺”,被选中的称为“披甲”成为一个正式八旗兵丁。清廷为确保八旗军的稳定和具备较高的战斗力,陆续建立起一系列的兵丁挑选、演练、粮饷等完备的制度。
       旗人粮饷,俗称“钱粮”。其中包括月饷(每月一次)和季米(每年四季发放)。康熙朝定制:京旗前锋、护军、领催,月饷4两,马兵月饷3两。每年饷米均46斛(合23石);步兵领催月饷3两,步兵月饷1两5钱,每年饷米均22斛(合11石)。这是所谓的“坐粮”,在出征时另有“行粮”每人每月银2两,每月小米8合3勺(《广阳杂记》卷1)。旗兵饷银,由各旗领催于每月初二统计分配后,于翌日发放。除按月领饷外,旗兵领米也由各旗档房和领催掌其事。每年四季,每季领米一次,所以又叫“季米”。领米时间分旗定期,一种为“二五八冬”,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为领米时间;另一种为“三六九腊”,即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为领米时间。
       另有文献记载,将军岁领俸银180两,养廉银1500两,白中米石折银144两9钱,四季津贴银1700两,每年可支领银3524两9钱。副都统岁支俸银155两,养廉银600两,白中米石折银126两5钱1分,四季津贴银500两,马乾折银152两2钱8分,米豆草折银174两,每年共可支领银1707两7钱9分。协领岁支俸银130两,白中米石折银108两1钱5分,马乾折银121两8钱2分4厘,每年共支领银359两9钱7分4厘。佐领岁支俸银105两,白中米石折银71两4钱,马乾折银81两2钱1分6厘,每年共支领银257两6钱1分6厘。防御岁支俸、米、马乾等银共180两1钱1分。骁骑校年支俸、米、马乾等银共142两6钱8厘。笔帖式因出身不同,岁支银115两6钱8厘或103两2钱5分8厘或80两9钱7厘不等。领催岁支俸、米、马乾等银共96两3钱3分。甲兵岁支饷银、米、马乾等银共84两3钱3分。轻车都尉岁支银255两2钱8分7厘5丝等等。另外,驻防官兵遇有出差或家有红白事件又可借银。
        当时,清廷有意给旗人规定较高的饷额。如饷米一项,高的每人每年23石,低的也有11石。本人吃不了可变买养家。正如嘉庆在对户部官员的谕旨中所说的:“自王公以及官兵等应领米粮,定额俱酌量从宽,并非计口授食。即如亲王每岁领米万石,甚为宽裕,岂为一身计乎?原以该王公官兵等禄糈所入,即可赡其身家,并可酌粜余粮,俾稍沾润,立法至为详备”(《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5)
        清代一个七品官员的俸禄是每年银45两、米22石5斗,八品官是银40两、米20石(《清朝通志》卷71)一个甲兵的俸饷是超过这一数目的。所以雍正曾对满洲兵丁说:“从前满洲人等虽不能咸备,各饶裕,凡遇出征行走俱系自备,并无贻误之处,此皆由平日节俭,勤于生计,故其家赀,皆足自给。今兵丁等钱粮较前增加一两,又有马银,计其所得,已多于七、八品官之俸禄。即此有能谋生之人,尽足具用矣。”(《八旗通志初集》卷67)清朝对旗人采取这种“优养”政策,旗人生下来就有钱粮,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八旗兵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地当兵当差,以巩固统治政权。但是,这种政策也造成了旗人“不士、不农、不工、不兵、不民,而环聚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计日蹙,而无可为计”(《皇朝经世文编》卷35),其负面效应整整困扰清朝到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