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清联十大家之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刚直。湖南省衡阳人。湘军将领。1853(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在湘潭、岳州(治今岳阳)、田家镇等处与太平军作战。1855年在湖口、九江被太平军击败。此后率所部水师配合陆师封锁长江,围攻九江、安庆和天京(今南京)等地。累官水师提督,授兵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有廉直名。1883年(光绪九年)擢兵部尚书,以衰病辞,受命赴广东督办防务,中法战争中,反对主和,以后因病开缺回籍。彭玉麟联语颇多,其撰写的名胜楹联多有艺术价值。
一。刚健清新
彭玉麟的楹联有刚健清新之风,所以在读他的楹联时候,常能感觉到这种风格的震撼魅力。如题江西省湖口石钟山坡仙楼“开窗纳宇宙;把酒对湖山。”读此联见大家胸怀,是酒龙诗虎之意态,以湖山对宇宙颇有豪情,如见老苏轼。题山东省济南千佛山极乐洞“石压笋斜出;岩垂花倒开。”此一联的原貌出自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诗谶》-----时衡州天庆观主石道士有《春夜泛舟》诗云:“石压笋斜出,崖悬花倒生。”个人觉得彭在下联的修改处更有画笔之意,笔力更健。下面再品几则类似的联风作品。
题江苏省镇江焦山彭来阁
商舶夜飞江月白; 天门日射海潮红。
此一联自是将军风度,本色作联。上下联色彩鲜明,动静分明,夜飞与日射颇有气势。在彭玉麟的丛征草诗集中,多有豪气干云之句,如“撼起楚天金鼓震;劈开粤嶂羽书通”,如“犀甲雄吞云梦北;鸦军劲扫洞庭西”,如“藤萝缠裂千年石 ;鲸鳄眠寒万古潮”,如“万里火云蒸几案”等等,所以有此“夜飞日射”雄奇刚健之句自然不足为奇了。
题江西石钟山梅花厅
长啸一声秋日白; 寄怀千古远峰青。
此联为彭玉麟题梅花厅联,原名“六千本梅花寄舫”,清咸丰年间新建梅花厅,厅四周原植有梅树,故名。后彭在厅周亲手种植梅花六十株。此联的心绪与“心将客星隐;身与浮云闲。”是截然不同的。上句颇有“到此供长啸,鲸吞酒百杯”的气概。下句有旷达之怀,此联应是彭玉麟战功事业达到巅峰时期所作。
题江苏省江阴申巷吴季札墓亭
星斗芒寒君子墓; 风雷灵护圣人碑。
梁章钜楹联丛话里记载道:“吴季札墓在江阴县西二十五里,墓中古篆九字,相传为孔子所题;碑仆中断,一夕雷雨,碑石完好如故,但微有断痕耳。碑亭联云:“星斗芒寒君子墓;风雷灵护圣人碑。”不知何时何人所题也。”然彭玉麟联集中收入此联,此联刚健凝重,颇是本家言语。季札继承先祖太伯的高尚品德,三让王位,被后人尊称为“至德第三人”。无独有巧,彭玉麟也曾一生六辞高官,所谓心有戚戚焉,如此说此联是彭玉麟题之较有说服力。
彭玉麟的刚健风格还体现在其它联作里,如题湖北省武汉黄鹤楼“星斗摘寒芒,古今谁具摩天手;乾坤留浩气,霄汉常悬捧日心。”题安徽省宿松县小姑庙“飞阁自凌虚,我步云梯来上界;狂澜谁说倒,天生砥柱在中流。”题江苏省镇江东来阁“鹰岛白浮空,月涌江流闲鹤梦;象山青入座,潮来窗外有龙吟。"等等,这种风格与他的军旅生涯是分不开的,与他的刚直秉性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他的梅花也是刚骨之作。在彭玉麟的长联创作中,这种风格会更明显,后面将会读到。
二。风雅情致
在品读彭玉麟的楹联时候,常常为其“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的句子所震撼,但从内心的另一面,我们又能体会其“春光二三月,莺花全是美人魂。”的柔情旖旎的一面。或正应其诗中语“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如题南京也园来雨楼联两幅作品。其一“把酒谩谈三代事;推窗好纳六朝山。”见其刚健,其二“隔岸莺啼春树绿,卷帘鱼接落花红。”则又见诗人雅致,柔情似水颇为小资。下面不妨再小品几则幽雅之作。
题浙江省杭州西湖迎翠轩
两岸凉生菰叶雨; 一亭香透藕花风。
此联对仗风雅,面对西湖,举目轩外,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许些菰雨生凉,满是荷叶花香,仿佛有世外源之意。联想到作者在战场中的风雨,有如“踏刀丛且兴战歌”,那是种豪情干云的进取壮举。而此联中的风雨则是退思战场之意,有如“西湖长盼主人回”,完全与世无争,享受着山水之自然美。整联好似置身在西湖的山光水色中游览一样,心坎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新舒适。另有彭玉麟集句版本“枫叶荻花秋瑟瑟;闲云隔水日悠悠。”亦为佳作。
题江西省湖口石钟山且闲亭
小池波皱风三面; 乱石崖围月一窝。
此联交代了且闲亭的地理位置,三面临水,一面着陆,形如半岛,故有水上吹来风三面之说。另小亭依山而建,多有峥嵘石崖围住,如月亮湾。上联从触觉美感体会了清凉之风,下联从视觉美感描写了清幽之月。整联如画,拟人到位,语特纤巧,动词皱字与围字体现了立体感的文学形象。另下句月一窝颇有养月之情趣,令人向往。
题江西省湖口石钟山芸芍斋
春来小苑鸟声碎; 雨过回廊花气流。
彭玉麟题石钟山芸芍斋联共有三幅,不妨比较欣赏,其一“呼酒捻花谈旧事;曲栏小阁赏新晴。”读此则是快明言语,道出好场所。其二“好花香腻锦囊肥,红翻芍圃;芳草情绵书带瘦,绿锁芸栏。”读此则仿佛女儿家手笔,生香活色,极为小资和旖旎。而“鸟声碎”此一幅才是诗的语言,上句意化自杜荀鹤诗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提供了个春的声场环境。下联才是妙笔所在,读之应感觉是早春,充满生机活力,不是晚春的那种“花落春泥香自固;藤攀墙壁绿相逃。”的揶揄,而是真实内心的愉悦赞美。仿佛一个触手可及的花香世界,把诗人定格在那个多情的春雨回廊中。花气流是想象语,是诗家语,是动情语。
三。梅花知己
彭玉麟擅长画梅,有“古今第一伤心人”的印章,有大量的梅花诗作,如“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安得玉人心苏国,始终不负岁冷盟。”如“罗浮仙子染缁尘,谪入人间有夙因。我是西湖林处士,一轮明月是前身。”这也许就是楹联“梅花知己;明月前身”的来由处。从他的“一生知己是梅花”到“一腔心事托梅花”的深情表白,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位性情痴人与梅花的不解缘分,与梅姑的恋爱故事。或许从他的楹联作品中,体会下他与梅花的情结。
六十贱辰画梅自题之
冰心耐冷清如许; 铁骨凝寒老更奇。
此联用梅花比喻自己,彭玉麟有句名言“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寒士恰如梅花,梅花就是寒士。所以他的诗中有联句云“妆成粉黛湖山色;冷透梅花天地心。”和“历尽四朝兵燹劫;开透千春天地心。”
附 《六十贱辰画梅》
六十年来写一枝,重开花甲正当时。 冰心耐冷清如许,铁骨凝寒老更奇。 错节盘根春自足,暗香疏影雪相宜。 孤山幽静西湖洁,不许纤尘到砚池。
题梅坞亭
露叶霜枝剪寒碧: 小亭曲槛倚深红。
读此联,可见彭玉麟的情操,老而弥坚似铁梅的感觉。整联是明写景物,实则暗喻自己。上联写当时战争环境的恶劣,下联写自己情操不变。所谓霜枝向冷梅枝寒,惟有寒梅是主人。剪字见力度,倚字见深情。
题江西石钟山锁江亭
江上波平,远看渔船回夕照; 山中雪霁,好携樽酒访梅花。
此联上联写出渔舟唱晚的意境,波平另有暗喻战事结束的愿望。下联才是作者的情怀。彭玉麟的梅花杂咏诗四十四首里,有好些句子可阐述下联意境。如“好访梅花入山去,借他情操砺吾真。”如“我在山中顶上来,水边篱落见花开。”如“消受一生香雪海,至今长抱玉无瑕。”其它诗还有阐述他对梅花的喜爱原因,如“身是癯仙肌是玉,香清艳冷雪同宗。群芳未许争风韵,世外无人迥出尘。”或许如此,才有“几人醉卧梅花下”的高雅情怀。
另彭玉麟楹联作品中诸如题江苏省扬州史可法墓祠“公去社已屋;我来梅正花。”题湖北省武汉黄鹤楼联“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等,都与梅花有关。彭玉麟多才多艺,诗书画俱佳,梅花墨为清代画坛一绝,与郑板桥墨竹齐名,画梅四十余年,共画十万余幅梅花。
四。八字章法
所谓八字章法,其实是四四言对仗部分,比如清阮元题浙江贡院联“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联中“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对“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是种句内自对的八言格式,阮元另有一联题鄱阳湖望湖亭“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清游自喜,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也是八字章法经典之作。而后清俞樾亦有题苏州莳红小筑联“小筑三楹,看浅碧垣墙,淡红池沼;相逢一笑,有袖中诗本,襟上酒痕。”题红叶读书楼联“仙到应迷,有帘幙几重,阑干几曲;客来不惊,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此两联的套路与阮元的同出一辄。从年代的考证来说,是俞樾学阮元的八言对联句式章法。而彭玉麟更是学习把阮元的这种八字对仗章法发挥到极致。我们不妨小品几则。
题浙江省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孤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
从文学审美的观点来看此联,此联具有画意美,诗意美,情意美,沧桑美,上联写“云影、波光、红蓼、白苹”,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西湖秋光图。下联“天心月到”句,化用宋·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诗意。最好是与莫辜负抒发作者的极度推崇与及时行山水之乐。大凡写景多用旖旎温柔完美之句,而“红蓼花疏,白苹秋老”则是另有别韵,如沧桑之美,其实也是作者的情怀。整联清新流畅,对仗八字用法恰到好处。语句读来也琅琅上口,所以广为流传。
题江苏省南京玄武湖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胜友; 六朝多古迹,我受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玄武湖水面广袤,碧波荡漾,鸥鸟成群,荷花香国。我曾游历过并题“万支波箭飞明镜;一片龙鳞漾碧湖”。用自然之语言,抒发对大自然的向往,不是湖山主人,而是湖山朋友,心态平和。正是尾部对仗,勾勒出诗情画意的玄武湖。
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
胜地足流传,直搏得一代芳名,千秋艳说; 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
彭玉麟有诗云宿莫愁湖上:“石涧泉声瀑布流,万竿修竹拥僧楼。我来睡进云窝里,晓起推窗白满头。”由此足见他对莫愁湖的喜爱,正是这份欢喜,所以联语简括,直至联心。全联以逸字与雅字作文章。注意尾部对仗又是八字章法。
在彭玉麟的其他联作中,如题湖南省怀化县洪江衡阳会馆“回首望衡阳,最难忘石鼓书声,雁峰鸿影;羁身在沅水,一样是春风人面,逆旅乡情。”也是八字章法对仗。另他把八字章法还运用更广,拓展到上下相对,如题江苏省金陵湖南会馆“栋梁萃杞梓楩楠,带来衡岳春云,荫留吴地;支派溯沅湘资澧,分得洞庭秋月,照澈秦淮。”如题广东省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五。极具性情
从彭玉麟写的大量梅花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极具性情的将军诗人,所以也有“一生知己是梅花”的印章。同样在他的联作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极具性情,时而极度痴情,时而极度狂放,时而极度悲痛。痴情联如“莺花合是美人魂”。狂放联如题江西省湖口石钟山船厅“击筑且高歌,举杯狂醉澎湖月;推窗聊寄傲,横槊闲吟庐阜烟。”悲痛联如“舍生拼死要儿回”。下面不妨解读这些性情联。
题江苏省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
在彭玉麟的诗里曾有大量写梅花的句子,所以在他的眼里心中或有“梅花许是美人魂”的感觉。借用到此联,莺花合是美人魂。从整联去看,此一联是彭玉麟的刚健清新和风情雅致两种风格糅合的代表之作。上联“王者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句。下联化用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句意。从美人魂句可以看出他的极度痴情,联语借古抒今,切景合时,刚柔相济,是为佳作。
题广东省广州越秀山镇海楼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越秀山在广州市北部,因有越王台故址而得名。上联化用李白《夜泊山寺》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摘斗摩霄”加“目空今古”特有将军豪放。下联指从修建镇海楼的永嘉侯朱亮祖到自己现在的心境,有惺惺相惜,舍我其谁的感觉。此联用四字句式连环效果,一气而成,吊古抒怀,悲壮有力。
题杭州岳坟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可等悲歌泣血? 墓门萋碧草,是也?非也?看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句式或模仿桃花源长联,然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腔热血,正是百战河山增感慨,沸腾着千秋正气。
彭玉麟挽子
怎能够踏破天门,直到三千界,请南斗星、北斗星,益寿延年将簿改; 恨不得踢翻地狱,闯入十八重,问东岳庙、西岳庙,舍生拼死要儿回。
彭玉麟自已有将军不怕死的精神,然回到平常人的心态,本联表达了彭玉麟作为父亲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这也许就是人性的真实,联语上下腾挪时空晃荡,上天则请寿星撰改寿簿,入地则问庙神为何带走他儿。如此精神中一愕然的感觉之作,可以见失子之痛的慈父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六。长联特佳
在彭玉麟的楹联中,已经有大量的长联作品出现,而且制联艺术水平相当高,几乎幅幅皆佳,如题黄鹤楼联,如题江西省吴城全楚会馆联,如题江苏镇江招隐寺昭明读书台联等等。这也说明清联的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水平的时代。品读几则。
题湖北省武汉黄鹤楼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直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唤回黄鹤飞高。
作为同时代的中兴四将之一胡林翼曾写过黄鹤楼两联,其一“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其二“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其一逍遥旷达,自是胡之代表作,其二有性情,可为参读彭玉麟题写黄鹤楼联。彭联中“红羊劫”一指国难,二有谐音洪秀全与杨秀清。联中以我入笔,直抒胸臆,语句流畅,把古把今融合到一起。结尾语黄鹤飞高颇有壮怀,如自喻担当解救国难之精神。相比下,胡林翼第二副作品就缺少了这种深度,只是应景之作。另彭玉麟再题黄鹤楼联:“心远地天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此联则与胡林翼第二联大抵相同。
题江西省吴城全楚会馆
到处便为家,望楚尾吴头,异地同临明月色; 他年谁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邻看。
吴城今属江西修永县,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与吴相连,故有“楚尾吴头”之称。上联写出了彭玉麟的军旅生涯,四海为家,但胸襟广阔。上联结句意颇有化用张九龄诗句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吴城连接衡山、鄂州,下联写出了对清时局的担忧。下联结句化用了王勃诗句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语语气从扬到抑再到扬,完成了一个冲突的心理过程。“旷达中自有忧怀”。
题江西省永修吴城望湖亭
战舰列千军,想当年小乔夫婿,破浪乘风,多少雄姿英发。今我戈船来击楫,吊古凭栏,叹几许事业兴亡,只赢得残灰劫火; 湖天开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鹜,无非活泼生机。谁家铁笛暗飞声?悲歌击筑,把那些沧桑感慨,都付与芳草斜阳。
浔阳即今九江。望湖亭在鄱阳湖岸,今已不存。上联以借三国大将周瑜的事迹,借古抒今,联想到当时的战局,感慨一番。下联继而从眼前的战舰河山,借王勃诗句落霞孤鹭,抒发自己的悲壮情怀。联语巧在借用典故的切,借用诗句风景的切,暗合自己心情的沧桑与悲壮。另此联有些散文化的手法,句式安排自然,读来不觉停滞。
在彭玉麟的楹联集中,长联作品三十多幅,占总联集的八分之三,由此可见其长联的创作水平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