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慢性肾脏病,你想知道哪些?(一)

 清风123abc 2015-07-11
1. 什么是肾脏?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形似「腰果」,位于人体后腰脊柱两侧与第十二肋骨交界处的位置。绝大多数人拥有左右两个肾脏,而极少数人因发育异常,出现孤立肾(一侧肾脏缺失)、马蹄肾(两肾下极相互连接,形似「马蹄」)、异位肾(如长在盆腔等其他部位)。正常成年男性肾脏大小为 11 cm×6 cm×3 cm,左肾略大于右肾;而女性肾脏略小于同龄男性。虽然与中医理论中五脏之一的「肾脏」共用同一个词汇,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2. 肾脏有哪些功能?
肾脏基本功能是过滤血液,将身体产生的或者吸收的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等各种有害物质以及过量的矿物质和水份等,形成尿液排泄出体外,是人体重要的「废水处理场」。同时又将滤过出去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液,防止有益物质的丢失,从而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除此以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可以生成激素,影响全身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与全身状况紧密相关。比如与可以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血压密切相关的肾素系统;调节钙磷代谢和骨质的活性维生素 D3 等等。它又是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作用场所。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3. 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出现肾脏功能损害,直至完全衰竭的共有的临床状态。当慢性肾衰竭达到晚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它有一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称--「尿毒症」。但是,虽然大众很熟悉「慢性肾衰竭」这个疾病名称,但这个概念在医学上已经弃用了,逐渐将用「慢性肾脏病」取代。
4. 慢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衰竭是什么关系?
慢性肾衰竭代表肾脏功能开始受损到完全丧失的整个过程,医学上为了更好地评价慢性肾衰竭的各个阶段,以便更针对性地提供治疗干预,提出了「慢性肾脏病」的概念,并已经逐步取代了「慢性肾衰竭」的说法。
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出现形态结构上或者功能上的异常,尤其是滤过功能下降,影响它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血肌酐的进行性升高;并且这种异常持续存在,超过了 3 个月不能恢复,我们就定义它为「慢性肾脏病」。这种异常具体可以体现为血、尿成分异常,或者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根据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慢性肾脏病被人为地划分为 1-5 期。
同时必须强调,这个定义是人为划分,必须由医生根据临床状况确定,不能自行死板套用。
5.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慢性肾脏病可以由肾脏疾病或者全身其他各个系统的疾病引起。除了这些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疾病相关症状外,肾脏功能受损本身,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从而出现广泛而非特异的表现。常见如尿量减少,而夜间小便尿量增加;全身浮肿;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瘙痒;咳嗽,胸闷气急,无法平卧;甚至可以猝死。而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往往比较隐匿,多数时候对生活并没有任何影响,而不为广大患者知晓和重视。
6. 患慢性肾脏病的人多么?
中国有多少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确切的数字。最新的北京大学附属北大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大于 18 岁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约为 10.8%,大约 9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而其中仅有 12.5% 的人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
7. 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肾脏功能?
(1)老年人;
(2)长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
(3)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4)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个体,比如多囊肾;
(5)有过急性肾脏病(如急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个体,需要关注肾脏恢复情况;
(6)长期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7)某些感染如咽部、肠道、泌尿道或乙肝病毒感染及长期应用某些肾毒性中、西药物者;肿瘤患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
因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在功能受损早期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更需要依赖定期检查肾脏相关的指标,以早期发现。
8. 评价肾脏功能可以做哪些检查?
肾脏方面常规的检查有:
(1)尿常规,可以从中发现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情况;
(2)24 小时尿蛋白,收集 24 小时尿,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尿中蛋白的含量;
(3)肾功能检查,比如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 C、肌酐清除率、肾脏灌注 ECT;
(4)影像学检查,比如肾脏 B 超、CT,可以发现肾脏的变化:大小、多囊肾等;
(5)甚至可以通过穿刺的方法,取到肾脏的一部分组织来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肾脏损伤的原因。
9. 肾功能就是指血肌酐吗?
血肌酐因为检测简单,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评估肾脏功能的检测指标。很多人都在常规体检时就会接触到。很多医生也会根据血肌酐是否在正常范围来判断肾脏功能好坏。

但血肌酐不等同于肾脏功能。肾脏功能,是指血液在肾脏中滤过清洗的能力,本身无法检测。而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一定时间里,人体内肌酐的产生相对恒定,同时大部分肌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如果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肌酐就会在体内蓄积。因此血肌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作为间接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也仅仅只是一个指标。血肌酐有诸多缺陷,仅凭血肌酐并不能及时和准确地反应肾脏功能,而且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可能血肌酐水平并没有升高。同时,有些药物,通过影响肌肉代谢,来降低血肌酐值,并不能代表肾脏功能的改善。目前认为血清光抑素 C(Cystatin C)更能代表肾功能的状态,尤其对早期的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更加有意义。
10.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病变,如果受损部分已经硬化,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无法逆转,也就意味着丧失功能的部分肾脏无法恢复,只能依赖剩余部分肾脏代偿损失。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不是恢复完全健康,而是保护剩余的肾脏功能,延缓肾脏功能进入衰竭期的时间;从而延长患者生存寿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11. 慢性肾脏病如何治疗?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找到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罪魁祸首,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2)危险因素控制:如果病因无法祛除,那么需要减少其他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避免雪上加霜。目前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持续蛋白尿;持续高尿酸血症;使用肾毒性药物;使用造影剂等等。
(3)并发症防治:在肾脏功能逐渐丢失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异常,即并发症。需要针对这些异常进行干预,以帮助身体维持稳定。
(4)慢性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当肾脏功能已经完全衰竭,不足以维持生存所需,需要寻求替代自身肾脏功能的办法,即肾脏替代治疗。
12. 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饮食并不是一成不变。
(1)在患慢性肾脏病之前,作为一级预防,饮食上需要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比如低盐饮食,糖尿病饮食。
(2)在慢性肾脏病逐渐进展的过程中,作为二级预防,饮食的目的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推延进入慢性肾衰竭,同时需要关注并发症的防治。根据临床情况需要考虑低盐饮食,糖尿病饮食,低嘌呤饮食,低磷饮食,并需要控制饮食中蛋白的类型和含量。原则是:够用就好,多了就是负担。
(3)在慢性肾衰竭期,尤其是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开始成为威胁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保证足够的营养需要受到更多重视。
13. 为什么要低磷饮食?
磷是我们体内重要的矿物质元素,有机磷是构成蛋白质、细胞膜、和体内能量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而无机磷则和钙一起构建了我们坚固的骨骼。肾脏功能受损,意味着大量的垃圾无法从体中排出,将蓄积在体内,磷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蓄积的磷,对患者的心脏,血管,骨骼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血磷的管理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工作。
14. 什么是低磷饮食?
磷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往往富含蛋白的食物,比如猪肉、家禽和鱼,含磷量都很高。但蛋白摄入不足又会引起营养不良,同样也会影响健康,增加死亡率,顾此失彼。
如果血磷超过了控制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限制磷摄入(800-1000 mg/d)。
(1)限制摄入蛋白质的总量,保证蛋白充足的前提下减少蛋白摄入。为了兼顾低磷和摄入足够的蛋白,可以选择磷和蛋白比值低的食物,比如鸡蛋蛋白。
(2)选择适当的蛋白质种类与来源。因为植物来源的磷不易被人体吸收。
(3)限制含磷的食物添加剂和某些高磷食物的摄入。磷是食物制品中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以磷酸盐形式存在,包括某些饮料、加工过的肉制品、速食食物、快餐、速溶食物、谷物、奶酪以及冷冻的烘烤产品等。添加剂中的磷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明显增加磷负荷。
15. 什么是低蛋白饮食?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蛋白摄入,可以延缓肾脏功能减退的速度。并且尽量摄入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比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即所谓「优质蛋白」。尽量减少植物蛋白,比如花生及其制品。具体每天可以摄入多少蛋白,目前没有权威定论,大约每天 0.6 g/kg 可以满足人体基本需求。再次强调,必须十分关注营养状况,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低蛋白饮食本质上不是不吃蛋白,而是指尽量避免过多摄入蛋白。
16. 为什么要低盐饮食?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人体摄入「钠」的重要途径。对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过多摄入「钠」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尤其是对于有水肿,少尿,或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我们能吃多少盐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食盐(氯化钠)应不超过 5 g(大约相当于 2000 mg 钠)。
17. 为什么要低嘌呤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尿酸排泄也受到影响,往往合并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反过来也可以加重肾脏损伤。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因此,大多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低嘌呤饮食。嘌呤是嘌呤核蛋白的组成部分,是细胞不可或缺的物质。因而,不那么考究地说,细胞数量越多,嘌呤含量也就相应地会越高。比较「著名」的高嘌呤饮食包括: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同时需要避免酒精摄入。

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