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题作文“那截树枝”评析

 江山携手 2015-07-11

  话题作文“那截树枝”评析
  一、关于题目
  1、话题≠作文题,不能以“那截树枝”为题。
  2、写的是记叙文,所拟的题目让人觉得是议论文。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信念的力量》等。
  3、拟题过长。
  要拟好题目。
  作文题目要准确,更要讲究生动、凝练、含蓄、新奇,要有美感,并能使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大体知道作文内容的写作方向。
  2001年安徽省得作文话题是“最需要”,试题特别要求“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有一考生拟的题目是“我最需要的一剂良药”,还有一考生拟的题目是“发展了,我们最需要绿色”,这些文题就拟得不错。
  再如山西省2001年的作文话题是“家”,一些好题目如“我们都有一个家”“回家的感觉真好”“两束康乃馨一份爱”“一生倾情”等,都深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生能拟出一个高人一等的标题,便抢占了考场作文的制高点。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漂亮的标题呢?一般说来,拟定标新立异题目的方法有:
  1、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拟题。
  2、逆向思维,力求出新。、
  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4、引用名言或流行的短语、歌词。、
  拟题中一般会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如以一次考试题“以‘换一种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为例,
  (1)用独有之笔命独特之题。如:1、大路不通走小路2、换一种思路真精彩3、新思路带来新发展4、换一种思路看生活5、换一种思路到罗马6、换一种思路海阔天空7、山不过来,我过去
  (2)不求创意求保险,扩展话题。
  (3)语言调遣能力低,题目太长太口语。如:1、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换一种思路的好处2、换一种思路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审题不清认识浅,命题难显作者意。如:1、我的疯狂英语2、补课3、作弊4、老爸
  (5)题目太大难把握,匆匆忙忙草收兵。如:1、谈创新2、思路创新3、谈思路4、创新精神
  以上的命题情况优劣清楚,请同学们慎重命题。(3—5则是应该避免的)
  二、要扣住话题题目写文章,有的学生写的素材是切题的,但是在叙事的行文中,只字不提所写的话题题目,这样的作文,在中考中写得再好,也只能算基本切题,拿不到高分。建议:开头部分见话题,中间部分扣话题,结尾不忘点话题。
  如:1、结尾写道:正确对待失败挫折,并不断反思,完善自我,我想,这正是表叔,飞过大洋时,落脚的“树枝”。
  2、开头:小鸟拥有树枝而得以飘流过海,高山拥有云雾而显得神秘莫测,勾践拥有复仇的信念而重振国威。而我却拥有“妈妈的唠叨”。
  结尾:而妈妈的唠叨就是我成长中的那截树枝,让我懂得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真诚的回报,明白敬老爱幼,诚信的重要性。
  三、选材立意
  (一)、选择“新颖”的材料
  示例一:
  1、参加作文大赛,缺乏信心,受到名人的启发,拥有自信力,获得了奖项。
  2、理想是考一所大学,为了实现理想,制定学习方案,认真学习。
  3、月考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后拥有自信,认真学习,终于考好了。
  示例二:
  1、拥有“妈妈的唠叨”的那截树枝,让我懂得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真诚的回报,明白敬老爱幼,诚信的重要性。
  2、拥有“寄予着妈妈爱和希望的一条丝巾”,为了不使妈妈辛勤劳动白费,不辜负妈妈的希望,为了责任,努力学习,认真复习,试卷上出现了久违的高分。
  3、叙写表叔的“那截树枝”,---善于从失败挫折中反思不足,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考上大学并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尾写道:正确对待失败挫折,并不断反思,完善自我,我想,这正是表叔,飞过大洋时,落脚的“树枝”。
  示例一材料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俗套的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则独辟蹊径,写出了新意。
  (二)选择小巧的材料。
  如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1、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2、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第二次搬进了真正的二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可时间一长,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爸爸从单位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视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三)选择真实的材料。
  如以“说说咱们班”为题的选材。
  1、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咱们班班风较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2、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趣闻绯闻津津乐道。。。。“眼睛一族”、“足球一族”电脑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材料1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的不真实性,材料2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选择深刻的材料。
  如以“生日“为话题的材料。
  1、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了祝福的短信。我感到好温暖好幸福。
  2、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张琴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次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第一则材料肤浅,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情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