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研究

 文山书院 2015-07-11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受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湖南“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择要发布如下: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国内经济步入中高速发展新常态的战略挑战期,更是我省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产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省必须以新的战略思维,紧密结合世情国情省情,准确把握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线,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新优势,大力实施“五化两型”新战略,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十二五”时期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评估


(一)主要成就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量”同步提升。2014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7万亿元,稳居全国前10位。2011-2014年,GDP年均增长10.9%,高出全国平均2.9个百分点,其中,2011-2013年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4%、14.2%、27.2%、15.7%、19.7%、20.8%、23.4%,分别高出全国平均2.7、5.7、6.2、0.9、7.9、5.0、4.1个百分点。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4.5:45.8:39.7调整为12.2:47:40.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比2010年下降3.6个百分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高7.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7.96%,比2010年提高4.6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7.9%,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40.8%,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全省四大板块全部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11-2013年长株潭、大湘西、湘南GDP分别年均增长12.9%、11.2%、12.0%,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2-2013年GDP年均增速达11.2%。


3、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11-2013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299.25亿元,年均增长19.7%。2013年,全省公路线路里程达到23.54万公里,比2010年增加0.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084公里,比2010年增加2698公里,排全国第4位;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4028公里,比2010年增加333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604公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居中部六省之首、全国机场第12位、全球第98位;移动电话、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4569.97、718.12万户,分别比2010年增加1310.21、329.99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3%,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全省统一的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平台基本建成;设市城市用水普及率、用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9%、92%、88.36%、96.0%,分别比2010年提高1.7、4.0、13.36、17.0个百分点;天然气管道长度达到10167公里。


4、对外开放水平有所提高。2011-201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661.05亿美元,年均增长19.7%,其中进口年均增长15.4%,出口年均增长23.0%;一般贸易进出口达到482.39亿美元,年均增长10.8%,加工贸易进出口达到163.74亿美元,年均增长62.4%;利用外资达到221.35亿美元,年均增长18.9%,利用内资达到7435.52亿元,年均增长18.5%;新批境外投资企业426家,中方合同投资额达到44.16亿美元,连续7年居中部第一。2013年,全省贸易依存度达到6.3%,比201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31家,居中部第一;服务外包企业登记数达605家,从业总人数超过13.3万人;衡阳综保区封关运行,湘潭综保区成功获批,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岳阳城陵矶进口肉类口岸查验平台开工建设,长沙“无水港”正式运营。


5、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长株潭试验区第一阶段改革发展任务全面完成,第二阶段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启动实施了资源型产品价格、产业转型升级、联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PM2.5监测及防治、排污权交易、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出行、绿色GDP评价十大重点改革。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和规模工业增加值水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4.5%、24.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6.89%、9.63%、6.63%、2.68%;自然保护区达到120个,面积达到125.6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7.52%,比2010年提高0.51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长10.7%;主要江河省控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达到95.9%,比2010年提高4.8个百分点。


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3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8.2%,分别比2010年提高0.04、3.2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在校学生达到32.59、110.08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61、5.65万人;普通学校在校学生占全省人口比重达到17.82%,每万人口中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在内的高校在校学生数达到210.6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比2010年提高0.3个百分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3.3%、97.4%,分别比2010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17364个、32.34万人、31.7万床,分别比2010年增加3189个、6.08万人、8.37万床。


7、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2%、14.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5%、10.6%;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25.64万套,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完成省政府承诺的71件9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农村公路18423公里,解决了1023.1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2.26万户。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1%、38.4%,分别比2010年下降1.4、10.0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为271元、119元,分别比2010年提高106元、64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到1091.73、2316.2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54.07、421.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到3381万人、比2010年增加238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8%、比2010年提高3.68个百分点;城镇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器121.9台、消毒碗柜24.6台、汽车18辆、移动电话213.4部,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1辆、接入互联网8户。


8、社会治理水平逐步提升。2011-2013年,全省规模企业动态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8%以上,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4.0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连续3年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013年,全省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5%,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惠及农民工80万人次;县以上信访部门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3.5万件(人)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47.4%、48.3%、57.3%、28.3%。


(二)主要问题


1、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临的压力较大。从GDP增速看,2011-2014年我省GDP年均增速比“十一五”回落3.1个百分点,2014年GDP仅增长9.5%。从发展趋势看,我省经济发展不仅面临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和地方债务的严峻考验,而且还面临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多、新动力不足,投资项目规模偏小,重大项目支撑乏力,工业企业运营困难等宏观、微观因素叠加影响。


2、转型发展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产业转型发展压力较大。2013年,全省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1.6%,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仅为10.7%,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二是以开放促转型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1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22位、中部第5位,外贸依存度仅为6.3%,远低于全国48.8%的平均水平。三是以科技创新促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2013年,全省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仅占GDP的1.33%,居全国第15位、中部第3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0.6个百分点扩大到0.7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仅占14.1%。


3、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一方面,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偏低,以城带乡能力偏弱。2013年,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低5.77个百分点,71个县中仅长沙、攸县2县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12个县城镇化率不足30%。另一方面,全省区域间差距拉大、区域内部差距明显,区域协调发展仍存在多方面不足。2011-2013年,全省经济实力最强的长株潭地区GDP年均增速比最弱的大湘西地区快1.7个百分点,两者之间GDP差距从2010年的4689.3亿元扩大到2013年的6395.15亿元。


4、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一是能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2013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分别达到8461、17561万吨标准煤,缺口达9100万吨标准煤。二是水、土地等资源约束趋紧。全省每年用地计划缺口达到10万亩以上,29个建制市一半以上出现季节性缺水现象。三是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2013年,全省单位GDP能耗比全国平均高0.033吨标准煤;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高出全国24.8%、41.4%。四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2013年,我省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4.42%,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2位,废水中铅、镉、砷、汞排放量均居全国前1位,总铬排放量居全国第6位;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14、16和14位。


5、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全省城镇劳动力供求年均缺口仍达30多万人,还有近3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或不稳定转移就业状态。二是扶贫攻坚任务繁重。截至2013年底,我省仍有64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三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2013年,全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52人,排全国第21位;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4.69张,排全国17位。四是安全生产压力较大。全省高危生产经营单位门类全、数量多、规模小,安全隐患仍较突出。此外,城乡、行业、社会阶层之间差距较大,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


二、“十三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


(一)国际环境


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处于一个后危机改革、整合与发展的阶段。一是世界经济转入低速增长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整体乏力,外需减弱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小的压力。二是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新变化。新兴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创新将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新兴产业将成为“十三五”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三是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和秩序正在变革,区域一体化将保持快速推进势头,全球能源结构与供求格局产生深刻变化,进入油、气、煤、可再生能源、核能五足鼎立的能源结构新格局,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将更为深入。四是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加速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为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提供机遇,有利于我国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扩大在全球经济、政治等平台的影响力,但同样也存在国际规则朝不利于我国利益方向演变的可能。


(二)国内环境


一是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再平衡”的过程中,面临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问题和潜在风险,与此同时,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等进一步凸显。虽然在此过程中阵痛难免,但调整成功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需求将拓展国内市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调整中也拥有了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机遇。从国际环境和国内供需条件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可能稳定在6%-8%区间。


二是经济增长将呈现新的支撑点。继新型工业化之后,新型城镇化成为另一个强大的动力引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兴经济区和城市群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民间投资规模将持续增大,民间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显著。


三是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凸显。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倒逼我国转变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向创新驱动过渡的阶段,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四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进一步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由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由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由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服务业将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发展模式将更加绿色低碳。


五是民生优先将更加突出。


六是改革红利将更大程度释放。


(三)“十三五”湖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湖南将处于人均GDP向10000美元迈进的发展阶段,总体上,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面临的四大机遇。一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我省带来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机遇。既有利于我省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与产业活动,提升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也有利于我省整合全球资源,推进技术与产业升级;还有利于提升我省出口结构,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并带动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制成品的出口,并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同时,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省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我省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十三五”期间,我省“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将逐步凸显,有利于我省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三是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给我省提供动力源泉。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仍将是“十三五”推动我省快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我省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水平,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具有巨大潜力和强大动力。四是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2、面临的四大挑战。一是区域间同质化的竞争加剧,使得对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要素资源争夺更趋激烈。二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困难增加。一方面,全球金融动荡压力增加,局部正在累积新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国内财政金融风险不小,地方债务问题还将存在,金融系统风险、非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风险都不容忽视。三是社会建设和治理如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四是补齐我省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三大“短板”的压力较大。


三、“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一)战略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一带一部”新优势,遵循“五个发展”新原则,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加快实施“五化两型”新战略,实现“四个全面”新目标。


(二)战略要点


1、发挥“一带一部”新优势。“十三五”时期,优越区位和发达交通的有机结合,使以湖南为中心的商圈吸引力不断增强,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布局中国的重要节点的特征日趋凸显;国家大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的推进,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开辟新途径;“一带一路两廊”重大战略,将助推更为统一、开放、活跃的内外需市场形成,极大推动湖南与长江流域各省市以及丝绸之路上各国、各省市之间的互动合作,提升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2、遵循“五个发展”新原则。“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是助推我省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解决我省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具体要求。要紧紧依靠转型发展,抓住关键创新发展,运用统筹发展的方式,以和谐安全发展为保障,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保持中高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要落实“三量齐升”新要求,不断做大总量、做强均量、做优质量,促进湖南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


4、实施“五化两型”新战略。“五化两型”是“四化两型”战略的升级版,是湖南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具体体现。“五化”即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际化。“两型”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五化两型”是“十三五”时期我省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仍是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信息化是提升我省综合实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更是我省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象征;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我省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省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要途径;国际化是我省更好统筹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5、实现“四个全面”新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湖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法治建设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这是党中央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省在“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四、“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中期阶段发展任务,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长株潭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基本现代化。


(二)“十三五”湖南经济发展多方案测算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处于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国际环境,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等任务。根据“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结合我省经济发展阶段、任务的要求,对“十三五”我省经济发展的高方案(GDP年均增速9.5%)、中方案(GDP年均增速9%)、低方案(GDP年均增速8.5%)三种方案进行测算。


从必要性来看,我省要在“十三五”时期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翻番目标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2020年实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若“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和人均GDP分别按年均增长7%和6.4%测算,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64900元左右(2013年价,下同)。从我省GDP来看,“十三五”期间只要GDP年均增幅达到5.5%,就可顺利完成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任务。从我省人均GDP来看,高、中、低三方案人均GDP年均增幅分别为8.5%、8%和7.5%左右,2020年我省人均GDP分别达到64716元、63530元和6207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均将超过10000美元。与全国比较,到2020年,高方案中我省人均GDP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方案中人均GDP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两者差距大幅缩小至1000元左右;而低方案中人均GDP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00元。从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来看,2014-2020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6.3%和5.5%即可分别实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从可能性来看,首先,从经济增长趋势看。虽然“十二五”以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省GDP增速有所下滑,但2011-2014年年均增速仍保持在10%以上,并且自2008年以来GDP增速均保持在9%以上,超出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以上,因此“十三五”我省经济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次,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近年来我省加快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产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进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创新创业的持续发酵,都将为我省“十三五”经济较快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第三,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十三五”时期,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加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稳步增长;外贸出口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开发开放能力不断提升,将保持稳定增长。需求端的“三驾马车”将为我省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保障。最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十二五”前四年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6%、12.5%、11.4%。考虑到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发展速度会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且稳定,第二产业出现减速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将有所加快。要完成GDP年均增长8.5%的目标,要求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2.4%、8.3%、10.3%;GDP年均增长要达到9%,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需分别达到2.5%、9%、10.7%,均低于近年来我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均增速。因此,在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上述两个方案完成的可能性较大。GDP年均增长9.5%的方案要求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3%、10%、11%,若国内外经济环境好于预期,此方案经过努力也可能实现。


综合以上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调整对我国和我省经济增长带来的发展压力、未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我省经济发展趋势,同时考虑我省“两个加快”和“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建议中方案(GDP年均增长9%)作为“十三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三)“十三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按2013年价格计算,2020年GDP总量达到4479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GDP升至63530元,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3940亿元,年均增长22%;财政总收入超过7000亿元,年均增长11.5%;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50亿美元,年均增长1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47:45;城镇化率升至60%,达到国家平均水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3000元和16320元,年均增长9%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20万人以上;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五、“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总抓手以及转型优化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科学永续发展、文化繁荣发展、和谐安全发展六大发展需求。根据两个总抓手和六大发展需求,我省应完成十二大战略任务,为迈向基本现代化新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红利


要抢抓新一轮改革机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以问题为牵引,优先考虑改革的增长效应、紧迫性、达成共识程度和配套条件,全面有序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


一是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扩就业、增税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二是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制订负面清单,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土地要素配置改革。加快金融要素配置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金融体系,探索符合省情的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


三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建立健全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实现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政府向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转变。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促进财政投资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跨越


要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


一是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民生考核,把涉及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和基本保障的指标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鼓励创业就业政策,完善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资源配置均衡、公共服务均等、发展机会公平。


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科学合理引导产业、人口、资本等要素资源向县城集聚,从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支持特色鲜明的重点县、样板县率先发展。


三是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培育扶持一批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就业产业和项目。


四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加强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大力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推进精准扶贫。改进贫困地区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完善和落实对口定点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方式,坚持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的精准扶贫。


(三)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动力


注重“五化融合”和“五化联动”,以产业政策创新为重点,保持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朝着更高发展质量、更强创新能力的目标加速迈进。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把“腾笼换鸟”与“凤凰涅槃”结合起来,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大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在“十三五”实现新的发展。


二是加速培育产业新增长点。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运动健康等信息消费产品以及生物医药等健康产业。


三是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研发设计、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养老服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产业,重点探索发展全国特色金融中心,打造金融创新集聚区、产业基金集聚区、融资租赁集聚区、金融服务后台集聚区和互联网金融集聚区。着力打造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枢纽型的现代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完善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和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四)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形成新优势


要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


一是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和升级改造,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4G网络全覆盖、公共场所热点区域WLAN全覆盖,增强信息化发展支撑能力。


二是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产业。集中力量尽快在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链整合,培育壮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中部区域电子商务中心。


三是提升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及全流程集成,促进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经营、流通领域、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强化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


四是加快建成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强化重点领域和重要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提升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五)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新品质


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见成效,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是加快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明晰的城镇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促进城镇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全面小康等重大规划统筹衔接,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建立健全城镇总体规划实施绩效评估机制。


二是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充分用好区位优势,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六轴”的城镇发展格局,注重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继续做大长株潭城市群核心极,依托市州中心城市尽快建设一批区域性枢纽,积极挖掘全省中小城市发展潜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三是增强城镇综合功能。强化供水、排水、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城市的精细化、实时化、高效化管理,优化城市功能,做到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城镇发展,提高城市宜居、宜业水平。加强城镇旧街区和文化点的保护,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提升城市品位。


四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稳妥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治理机制一体化。积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稳中趋快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六)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新基础


推动农业大省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切实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理,积极稳步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依靠良种、良法、良田提高单产,继续实施新增补贴向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


二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做优粮食、畜禽、果蔬等优势农业产业,做大做精油料、茶叶、柑橘、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食、牲猪、食用油等湖南优势农产品方面率先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著名品牌;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


三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推动政策、资金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和电子商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供应链营销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


(七)全面推进国际化开创新局面


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通过国际化战略推动对内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拓展全省发展空间,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是巩固提升开放合作平台。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全面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大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平台上寻求合作发展机会。


二是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和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加大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技术和省内紧缺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加大自主产品出口力度。提升加工贸易的加工深度,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比重,提升服务外包发展层次。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完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和信息服务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外拓展。


三是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加强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陆水、铁、空口岸体系,大力推进水、路、空、铁四网联动,加快建成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外形成通畅便捷的立体开放空间,对内形成全省4小时经济圈;建设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带,促进高铁新区与临空经济区的融合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通关及电子口岸建设;加快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进外商服务模式,提升贸易投资服务的便利化程度;鼓励创办和积极引进国际贸易与投资专业化服务机构,提升贸易投资服务水平。


(八)全面建设美丽湖南描绘新画卷


要进一步发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优势,努力打造美丽湖南,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绿色,生活空间健康、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天蓝、地绿、水净。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节能环保监测监管机制,加强两型标准体系建设和认证,大力开展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创新生态保护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水更净”为目标,抓好洞庭湖和三湘四水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重点加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地更绿”为目标,进一步绿化三湘四水,创新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发展模式;以“天更蓝”为目标,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加强工业废气、建筑扬尘、汽车尾气和雾霾治理。


三是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努力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更加高效节约使用资源,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引导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主动加强节能减排降耗。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面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四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生活理念。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绿色生活知识,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行绿色政务、商务活动,加强绿色产品生产,引导绿色出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大力推广城镇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技术,提倡节能节地型建筑。


(九)全面推进创新提供新支撑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协同开放创新,增强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工艺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坚持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抓住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利机遇,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健全有利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与开放共享、创新成果资本化与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加快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的统筹协调机制。


二是围绕产业新增长点推进创新。促进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加强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攻关,在数字机器人、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实现创新的重大突破,加快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完善“泛珠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作体系,谋求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构筑跨区域协同创新大平台,健全完善网上技术市场,推动扩大科技成果交易,探索组建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大中型企业实行跨区域强强联合,支持有优势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企业创新国际化。


四是营造有利于全民创新的生态环境。在创新文化、科研项目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弘扬湖湘文化和科学精神,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创新成果运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发展创新服务业,制定和完善以创新为内核的产业、科技、知识产权、贸易、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


(十)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筑新格局


大力推进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各区域立足特色、强化功能,实现集约发展、优化发展和适度均衡发展,努力形成多极支撑、错位互补、多点突破的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动长株潭地区优化提升。进一步突出两型示范作用、自主创新示范作用和核心增长极作用,充分发挥集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资金等桥头堡和洼地作用,加快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和长沙高铁临空经济区建设,把长株潭培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打造科技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绿色生态宜居区。


二是加快洞庭湖地区建设。加快沿江沿湖开发,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对接长三角、上海自贸区,大力发展沿江环湖产业,充分发挥岳阳作为洞庭湖地区乃至全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努力将洞庭湖地区打造成全国现代农业引领区、区域合作示范区、绿色经济先行区和现代物流区。


三是促进湘南地区崛起。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平台,大力促进开放开发,发挥资源优势,积聚产业效应,完善产业配套。大力提升与粤港澳、北部湾和东盟等地区的合作层次和水平,扩大与周边省区的战略合作,力争把湘南地区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聚集区。


四是扶持湘西地区发展。以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连片地区扶贫开发为契机,全面开展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山区和旅游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探索壮大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加强城镇建设和生态建设,把握沪昆高铁开通机遇,增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打造西部重要交通枢纽、边区贸易中心和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群。


(十一)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新繁荣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进一步深化改革中的主要问题,使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二是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改善文化民生。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加快文化传播体系现代化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科学跨越发展。促使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湖南文化产业升级版。进一步做大做强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平台,加快文化产业与省内旅游、金融、科技、会展、贸易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扶持一批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企业,带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四是扩大文化对外开放。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湖南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易中心,并争取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海关特别监管区,加强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和海外营销渠道建设,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湖南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十二)全面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新机制


推进依法治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加强治理创新,夯实治理基础,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推进依法治省。着力完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抓好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培植法治信仰、建设法治文化。


二是加强治理创新。加快推动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提供多元化、供求社会化。加快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源头治理、风险评估、防治统一、动态跟进、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法制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夯实治理基础。创新社区治理,围绕社区自治和协商民主,进一步完善居民广泛有序参与、多元主体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格局。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评估工作机制,搭建面向公众的社会组织公共信息披露平台和机制,促进社会组织诚信建设。


四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