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博友“边走边看”在看了我的第一篇博文《超焦距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后留言说:“一般的单反相机都有超焦距功能吗?我用的是佳能60D的机身。”因为此问题回答比较复杂,如果用复杂(专业名词、计算公式等)的形式来回答,那对于摄影爱好者在理解上就更复杂了。尤其象对超焦距这种概念的理解,只有当您对摄影的专用名词、缩略语等概念在理解得比较深透的前提下,才能比较好理解。所以今天就以《白话超焦距》一文,简简单单、明明白白的白话形式对博友作出正式的回复,同时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作为摄影专用缩语也好,功能也好——超焦距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 关于超焦距一词,北京电影学院沙占祥教授在他的专著《摄影镜头的使用技巧》一书中是这样叙述的:在摄影镜头的焦距f和光圈系数F均已确定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最大景深时的摄影物距l,称为在该焦距和该光圈系数下的超焦距。 严格意义上说,任何镜头在任意焦距和任意光圈的情况下都存在超焦距,只是这个超焦距范围的大小而已。 下面是一张表示什么是超焦距和超焦距应用示意图: 下面是一张在不同焦距、不同光圈组合下,在理论上应获取的超焦距。 超焦距计算表
清晰度要求:30线/mm(标准值30)
显而易见,(摄影物距相等的情况下)当镜头焦距越长、光圈越大时,所获的超焦距就越大。 我想大家在看了上面那张《超焦距和超焦距应用示意图》后,或许就彻底明白了这个中的原理。那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超焦距究竟有何用处,这是最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感到对此问题大家只要知道一些基本概念性的东西就可以了,因为对于非新闻性摄影用处不是太大。我曾在国内大型会议、中央领导会见外国朋友担任摄影时经常使用超焦距拍摄,为什么新闻记者“喜欢”用超焦距拍摄?利用超焦距拍摄出来的照片有那些特点呢? 一是利用超焦距拍摄是因重大新闻摄影时效性所迫。重大(重要)情况下的新闻摄影与平时一般摄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由不得您去“摆布”,更由不得您事前去设定更好的焦距、更好的光圈、更锐利的画面、更简洁漂亮的构图,原因非常简单——重大(重要)会议、会谈主持人在会议、会谈会一开始就宣布(告知记者)——3分钟拍摄时间,有时甚至1分钟拍摄时间。所以利用超焦距拍摄新闻照片是新闻记者现场摄影的——杀手锏!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二是利用超焦距拍摄出来的照片利用率相对比较高。从上所述可以看出,新闻记者利用超焦距拍摄完全是不得而已。无论是正常拍摄,还是“超焦距”拍摄;无论是专业照相机,还是傻瓜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只能有一个对焦的点面,所谓的超焦距无非就是能照顾到更多的前后景观——画面的清晰度前后基本差不多。所以利用超焦距拍摄出来的照片通常是不好也不坏,大体就是这种情况。 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手中的傻瓜照相机就是最最典型的超焦距“摄影高手”。为什么傻瓜照相机镜头的光圈通常都比较大?道理就在这里!因为任何照相机镜头的对焦点只能有一个点面,而利用超焦距拍摄,尽可能以调整(前移)调焦物平面(实际上就是调焦点)来缩短景深近界到照相机的距离来增大景深范围,这就是所谓的超焦距(本人注)特性。这对于熟谙景深原理和具有丰富拍摄技巧的高手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三是利用超焦距原理拍摄的照片通常是经不起放大的。利用超焦距原理拍摄的照片尤同使用傻瓜照相机拍摄的照片一样,不放大很“耐看”,放大了很“难看”,我想个中的道理您在看了我的前文后就一定明明白白了。 有机会将以实例图解的形式来解读超焦距的三大特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朋友们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