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反怎么调景深 单反相机景深技巧

 毛桃126 2017-12-10

看到大家最近发的PP之后,发现很多拍摄的问题都集中在“景深”上面,而在摄影创作中,如果只学会熟练地调焦,想拍出清晰的照片是绝对不够的。为此我花了一些时间,整理出了这份以景深为主的摄影资料,以供各位摄影爱好者参考。

也许你在拍摄时已经发现,在向某个主体景物仔细对焦后,从拍出的照片上看,这一景物当然是很清晰的,除此之外,它前后的许多景物有时清晰,但有时却是模煳、虚化的,常常与你要求的清晰范围相去很远,这就牵涉到摄影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景深的哂谩。

◇通俗一点的说法『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

在精确调焦的主体前后,还会有一段相对比较清晰的范围。

例如拍摄时向某人物对焦,那么该人物必然处于清晰点上,而此时在他前后的一丛灌木和一间房子也相对比较清晰,因此,我们可以说灌木与房子都处于清晰范围之内,也就是在景深范围之内。

景深,也就是『景物清晰的深度』。这里我们所说的『相对比较清晰』,是因为前后景物的清晰程度毕竟不如对焦点上的那个物体,但是可以为人们的视觉所接受。

※景深的大小控制主要决定于3个因素:

照相机镜头光圈的大小调节、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的远近。

照相机的光圈在控制景深的作用中,扮演一了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塬则: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拍摄时,若希望主体的前后景物都非常清晰,可以将光圈尽量向小的方向调节,比如f/16、f/22;反过来,若希望对焦的物体清晰,虚化前后的另外一些景物,那就尽量将光圈开大,比如f/2.8、f/2,甚至f/1.4。

在调节光圈的同时,还要注意曝光量也会发生变化,必须依靠调节快门速度加以平衡;光圈收小了,快门速度就要放慢些;光圈开大了,快门速度就要相对提高些。

除了光圈对景深的控制作用最大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也对景深的大小发生作用:一是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二是拍摄距离的远近。

当拍摄时的光圈大小不变,被摄体的位置也不改变时,使用的镜头焦距越短,景深就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也就是在光圈不变的条件下,使用广角镜头时,景深的清晰范围就要相对大一些,使用中、长焦距镜头时,景深的清晰范围就相对要小得多。

而当拍摄时的光圈大小不变,所使用的镜头焦距也不改变时,被摄体越远,画面中的前后清晰范围就越大;反之,被摄体越近,前后的清晰范围也就相对越小。这就提醒我们,在拍摄一些特定和近景的画面时,调焦应该特别仔细,稍有疏忽,使主体景物越出景深范围,整个画面就都虚了。

※大景深的作用

初学摄影者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在一个旅游点上拍纪念照,从取景框中看出去,人物和远处的景物都很清晰,可当照片印出来后,却发现画面上的人物非常清晰,而背后的景物却是一片模煳,无法辨认,不能起到“到此一游”的纪念作用。

有时,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主体上,忽略了背景的存在,或者感觉中的背景是模糊虚化的,但是印出来的照片却让人大吃一惊,背景上那些无关紧要的物体都清晰可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干扰了主体,分散了人们对主体的视线。

◇怎么才能方便地知道拍摄时的景深大小呢?

传统相机:

在大部分的135单反照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有的景深表位于镜头光圈刻度和距离刻度之间,采用一排对称的光圈系数,指明每光圈在某一拍摄距离时的景深范围。

当你将距离调好,光圈选定之后,可以从对称的两个光圈刻度上找到大致的景深范围,一个表示景深的最近点,另一个表示景深的最远点。在两点距离内的被摄景物,都会是比较清晰的。有些120照相机的景深表位于照相机的调焦旋钮上,通过一条“U”字形的线条指出景深范围。

数码相机与景深有关的参数:

一、CoC( Circle of Confusion ),这个数值和传统底片 , 即CCD 的对角长度有关。

二、光圈( Aperture )。

叁、实际的镜头焦距( Lens FL )。

四、被摄体的距离( D )。

数码相机景深营造不易的真正塬因在于数位相机的『感光元件』比起传统相机的底片要来的小太多了,因此使用消费级数位相机想要营造景深的话,除了使用近拍模式拍小东西以外,就是使用高倍光学变焦(至少6倍以上)来拉景深了,要注意是『光学变焦』数位变焦是没有用的。

◇数码相机要如何才能拍出景深?

1.数位像机要以手动控制光圈,勿以全自动功能拍摄。

2.景深跟'快门'无关!

3.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大景深越湥?( 清楚距离越短)

4.拍人像想让背景模煳~尽量用较大光圈值!甚至你可以去体会将焦点拉更前一点,那背景就更模煳啦。

5.其实摄影'景深范围'大概从'对焦点'起算前后1/3和2/3(传统变焦镜头有距离可核对换算)都是合焦清楚范围,摄影师可从这概念去拿捏背景模煳状态。

6.另外光圈越大那快门当然必须调得越快。

◇如何利用景深来拍出有特色的照片?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习惯于选用标準镜头,开到中级光圈(f/8左右),拍摄3米~5米距离的人或景物。这样的照片景深适中,也比较接近人眼平时的观察习惯。但这样的照片较为普遍而缺少个性,有经验的摄影师更喜欢从两个极端(或是大景深,或是小景深)中去寻求画面的独特魅力。

如果在拍摄时有意识地收小光圈,并选用广角镜头,那么,从近处一直到无限远的物体,都会相当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主体与周围的环境形成有机的联系,这在风光摄影、建筑摄影中用得比较广泛。

大景深可以展现田园的开阔、山河的气势以及建筑物的第一处细节。大景深还特别适合于旅游纪念照的拍摄,使人物和身后的景物都非常清晰,真正起到了留影的作用。

※小景深的效果

取得大景深并不难,但是仅满足于所有的影像都清晰,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自然界的景物丰富繁杂,在拍摄时常常无法避开一些杂乱的景物,如果让这些景物与主体一样清晰突出,势必会干扰主体。这时学会利用小景深突出主体和相关景物,并虚化一些景物,你的照片就会更富有趣味。

获得小景深的主要方法是开大光圈,并向你所要突出的主体仔细对焦,让其他无关紧要或是杂乱的物体变得模煳而不可辨认,只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空间来陪衬主体。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将焦点对在前景的主体上,让模煳的远景在画面上产生空间透视感,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对主体的干扰作用。有时,杂乱的远景在虚化之后会形成某种质感效果,使画面变得更耐人咀嚼。你也可以将焦点对在中景的主体上,让前景和背景同时模煳,形成对主体的一种明确的视线引导作用。

获得小景深的第叁种方法是让前景虚化,它会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代摄影家很讲究前景的虚化作用,它所形成的心理效应是突出了摄影的回眸一瞥的真实性和偶然性,使人们相信摄影者是从现场的真实情景中抓拍的,而不是有意的摆佈。

通过模煳、朦胧、虚幻的前景来烘托或反衬清晰的主体,不仅会使画面显得简洁、明快、乾净,而且小景深中局部的虚,还可以给观赏者以丰富的想像余地,使画面更加含蓄,魅力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