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像,光圈优先,光圈2.8,我怎么不能虚化背景呢?也就是常说的浅景深,需要明白的是光圈的大小,只是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之一(光圈、焦长和物距),并不是唯一条件。光圈:一般来说,在焦距和摄距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通常我们会采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以展现景物的深度。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也常常采用小光圈,以突出主题,同时也展示更加清晰和广阔的空间感。 光圈对于景深的影响。 改变光圈值通常是最便捷也最常用的方法,最大光圈限制了这支镜头通过光圈控制景深范围的能力。同样地,一支镜头的最小光圈也受限于光圈机构限制,而且在某个光圈值之后,镜头的成像画质不升反降,严重影响照片观感。 对焦距离:影响景深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距离被摄体的远近。摄距,也称物距,它是指焦点至镜头之间的距离,不是镜头前任何物体至镜头的距离,因为只有在焦点前后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区域。物距对景深的影响表现为:在焦距和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景物离镜头较近时,景深较小;景物离镜头较远时,景深较大。 对焦距离对于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在拍摄距离和光圈大小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短的焦距能够制造出更大的景深,强调周围环境的特点,并摄入更多的环境元素。长焦距制造出的景深要比短焦距制造出的景深小,从而捕捉到更清晰的特写。 镜头焦距对于景深的影响 光圈的大小,相比另外两项参数更容易改变。更换镜头/改变镜头焦距也能够改变景深的范围,在同一个对焦距离下改变拍摄的距离,你能够发现非常明显的景深范围变化,但是构图上也会变化;而更长的焦距会“放大”背景中的元素,所以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背景中的虚化元素会显得更明显更模糊。 同一对焦距离、光圈,使用长焦镜头,”放大“了背景元素,虚化元素会显得更明显、模糊。 在实际拍摄中,为了获取大景深或者小景深的效果,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使用长焦距或者短焦距及靠近或者远离被摄主体这三种方法之一或全部来实现控制画面景深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用2.8这类的大光圈拍不出虚化的背景有以下几种可能: 1、背景与主体过近,背景与主体越远,虚化的越明显,背景与主体越接近,虚化越不明显。 2、焦距过短,虚化越不明显。 3、对焦距离过远,虚化也不明显,主体离相机越近,背景离相机越远,虚化越明显。 |
|
来自: office0228 > 《摄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