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考场作文须知

 江山携手 2015-07-11

浅谈新课标下郊区中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永州市冷水滩区仁湾镇中学  蒋剑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语文课改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郊区特殊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使得郊区中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城市学校有所差别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郊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操作方法,旨在有助于研究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高郊区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郊区中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确定主题设计方案分组分工安排进程搜集、整理信息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共享成果总结经验。  

与城市学校相比,郊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相对陈旧,学生缺乏系统的语文能力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对较差,这对学生进入中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一定不利影响。郊区经济相对落后,这不仅使郊区中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而且对信息的了解也相对滞后。许多学生连如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都不能购买,更不用说在网上查找资料了。经济的落后,造成了学习资源的贫乏,这给郊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展开,因此,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郊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通过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参与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实践,我觉得要提高郊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标准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程领域,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展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块处女地,充满生机,同时又使人心生陌生感与挑战意识。对于刚开始使用新课标教材的教师而言,综合性学习的确是一项很难把握的内容。笔者是一个郊区中学的语文教师,深感郊区中学实施新课标的不易,更感到在郊区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艰难。如何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它,是个崭新的课题。我认为,作为郊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者的教师,应当树立新课标理念,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我们郊区中学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最大限度的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和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研究课题或活动专题,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其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活动构思的能力、文明交际的能力、调查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意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能力。教师还要要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不是瞬息可成、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郊区中学教育基础较为薄弱,更应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为学生的语文养成教育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收集丰富有效的信息资源  

以往的语文教学囿于一个较为狭窄的范围中,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课堂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郊区潜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郊区中学充分挖掘当地教学资源提供了可能。城市有城市的优势,郊区有郊区的长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郊区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的联系方面,郊区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差,特别是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也许还会比城里的孩子丰富、深切。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我们要时刻记着,学习资源和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来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因此,我们的学生不会缺乏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资源,他们身边的生活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库  

首先是自然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大自然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郊区学生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精彩纷呈的歌舞,没有变幻莫测的现代背景,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鸟兽虫鱼,有自然的天籁,有无穷的奥秘。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我们教师要善待这份资源,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我们永州是个古城,历史悠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富:永州八景包括萍洲春涨、香零烟雨、朝阳旭日、愚溪眺雪、恩院风荷、绿天蕉影、山寺晚钟、迴龙夕照;分布在绵延五十余公里的潇湘平湖两岸,南起零陵区异蛇村,北至冷水滩潇湘大道冷水滩城区中心,因宋家洲电站的修建,形成百里平湖的壮观景色;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和柳子庙、文庙、武庙、李达故居异蛇村水上大世界鸟沙洲、巴洲和零陵机场、衡昆高速、湘江大桥、宋家洲电站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现代景观串为一线,交织成一幅山、水、洲、城、林有机同构的百里画廊;在这里你会领略到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感慨,激发你想象宋代大诗人陆游的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意趣而诗兴大发,……带着学生去亲近,去体会,在碧水蓝天、千亩林园中,在百鸟争鸣的音韵里,学生学着观察,试着感悟,他们发现着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着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他们想把这一切表达出来,就像书本中的美文,于是他们尝试说,尝试写,在接触自然中他们甚至还产生了许多疑惑,好奇心驱动他们去询问师长,去查找资料,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而这时初中学生喜欢的神话、民间故事及科普科幻读物又与自然达成了默契。如在进行“感受自然”、“我爱我家”、寻觅春天的踪迹、“ 脚踏一方土”等这些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可凭借郊区中学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郊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带学生到田园里和果园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的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寻觅春天的踪迹,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又如,在进行“漫话探险”这一综合性活动时,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同学们上高山尽览家乡风貌,穷洞穴探询自然奇妙,培养了学生的探险精神、互助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也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再如:开展“说不尽的桥”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这就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有的拿出摄影或亲自动手画,有的上网搜集世界各地的桥,把它们与自己家乡的桥对比,觉得自己家乡的可爱,也看到了家乡和世界的差距,这就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其次是社会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中摄取语文素养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资源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学生再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荣辱观、科技创新、国际风云等等与自己无关的闭门思过者,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如: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的时候,由于我们没有人群集中的社区,我们就带学生到村组去,深入田间访问老农,让他们感受到郊区的变化,让他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还引领学生去探究我们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探究家乡变化中的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变化,然后对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又如,我镇地处郊区,陶瓷业是我镇的主要产业,全镇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有几十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进企业本身,走访乡镇有关领导,进行调查访问,写出了《关于我镇陶瓷工业的调查报告》,让学生了解家乡,萌发他们“长大后我一定要建设好家乡”的理想。去年寒假,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走进压岁钱”的社会调查活动。在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走访自己周围的朋友,深入了解他们压岁钱的来源、数量、用途等诸多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在他们的调查交流活动中,我发现他们搜集的内容非常丰富全面,他们的思考尽管有些幼稚,但很投入、很真诚。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促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开展“到民间采风去”这一综合性学习的时候 ,可引导学生从“ 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方面去探究,要求学生对本地的方言、民歌民谣、信仰、婚嫁寿诞、节日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去搜寻。开展“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走向社会,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市的“祁剧”、“渔鼓”文化,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艺术产生更加深切的感情。开展“莲文化的魅力” 这一综合性学习时,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荷塘,联系我们永州道县的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有关资料,进行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社会领域里展开适当的综合性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是人文资源的挖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摄取语文素养。人文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布告栏、各种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人文资源。郊区经济相对落后,郊区学生也不像城里少年那样拥有较为优裕的物质生活,也不大可能去练钢琴,去学跳舞,去网上聊天,去逛公园,去追逐青春偶像……郊区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有从老师手中接过破旧的课外书籍时的那份欣喜……郊区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厚实的。作为郊区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熟悉的生活,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校园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人文资源,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契机来进行语文学习。我们可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方阵地,结合每周学习的内容,推出各班语文学习的亮点,每周一查一评比,并交流经验。创立“校刊”和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 “校园论坛”、“下水作文”、“名作赏析”、“优秀作文”等栏目,师生竞相发表作品,共享收获的喜悦。以图书室作为语文学习的知识库,每天定时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每周有课文阅读的内容,每天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坚持每天收视课的落实,不规定具体内容,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但必须有收视笔记。在课外活动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开展书法、写作、阅读、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进行安全知识大奖赛,结合文化节的召开进行课本剧表演、书法竞赛、朗读竞赛,结合校本课程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的征文大赛,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认真把握语文学习的每一寸天地,让生活的空间充满语文学习的气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抓住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瞬间,尽情释放语文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三、认真研究课程目标,加大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力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主要体现了以下的特征:(1)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2)强调实践性,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3)体现自主性,综合性学习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当然,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标准也只是提出一些列举性的建议,其阶段目标仍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语文教师留下很多的创新空间。在我们郊区中学,宜由浅入深。语文课程应当根植于现实,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郊区中学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学校的公共教学资源有的甚至是处于零储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花些时间来搜集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很难上好一堂综合性学习课的。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应当结合本土文化开发本土课程资源,不要唯教材是从。尤其是教材中的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脱离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更应发动学生选择本土文化中的类似主题,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探究,这样可以使综合性学习更具有亲和力。为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语文素养所处的层次,准确定位学习活动展开的层次,制定合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教材中所安排的学习课程进行删减与补充。如在七年级上册中有一次“探索月球奥秘”的学习活动,郊区中学比较缺乏相关的科技资料,缺少相关的信息,也难于从工具书与网上查找相关的详细资料,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活动效果。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改选用学生熟知的课题来开展活动。如开展“讲述与月亮有关的生活趣事”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郊区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我们决不能迷信于教材,把教学活动凌驾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上,为单纯地完成教材制定的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使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漂亮的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四、经常展示活动成果  

在学习中与他人分享,善于展示自己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围绕主题出手抄报,办好“作文展评”等,在阅读、写作活动后,起总结作用的就是作品展示,将学生学习成果收集起来办一个主题作品展。评选出优秀的作文、手抄报、文字图片等张贴展览。通过主题展览,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如围绕走进秋天这一主题,让学生花一定时间去游玩自己的家乡的山山水水,观赏风景名胜古迹,拍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书籍、网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各种解说,并根据资料商量学习活动成果的展示形式并预演,合作完成任务。  

五、改革评价机制,让综合性学习走出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这些评价的着眼点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效果不像其它语文课程那样具有非常容易检测的特点,它考查的是学生的态度、精神和探究方法层面的东西,这些层面的考查一方面很难检测,另一方面这些层面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出来。所以,我们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以及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等方面的进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也可以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老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或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达不到评价的发展功能。甚至我们有的郊区学校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的快速提高,往往会抛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浪费时间的学习活动,进而选择那些急功近利的措施来铤而走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教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把每一次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其次,学校应当在每学期的课程中统一安排综合性学习的课时,要定期从学生的学习体验中检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要改革试题的内容和样式,在综合性学习的考题中要想办法考查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综合性学习比赛,统一选题,限定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探究成果,让那些富有探究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学生脱颖而出。总而言之,无论是班级还是学校,都应当营造出综合性学习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填补当今郊区中学综合性学习的空白。
    
综合性学习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而是一个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社会多方参与的一门课程。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需要学校深入改革教学评价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改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郊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思考,供广大郊区教育同仁和全体语文教师探讨和指正,以期为推进郊区中学的基础教育改革献出微薄的力量。  



  

附: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主编:钟启泉  

3、《语文教学与研究》   主编:晓    

4、《略谈语文学习》  作者:叶圣陶  

5、《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8月。  

6、《创新教育全书》 柳斌总主编  九洲图书出版社。   

7、《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王坦著  中国人事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