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者如何学做科研

 牤牛河畔生 2015-07-11

有的本科生就开始进入老师的课题了,如我们学校有开放实验课题任本科生选择;有的研究生才开始学做科研,因为本科毕设都在忙联系考研或找工作的事情,糊弄过去了;有的硕博连读,从博士才开始真正做科研。

我面试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对如何做科研并不真正懂,因为他们在“做科研”的时候,其实是只是工匠,在执行别人的意志;反之,还有的没学会走就像跑,弄一个什么'idea‘,就觉得是科研了,怎么去实现就不重视了。

任何科研都必须有基础的,初学者是如此,大师也是如此,课题组或研究团队也是如此。所以首先你得清楚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不幸的是,许多学生只知道中国期刊网,维普之类的,辅之以百度,google。读文献也是挑中文文献和中文综述读。专业英语差是一个表面原因,畏难,不敬业,没有真正的科研兴趣可能是本质原因。不了解别人的研究,你可能在认为的创新是别人已经发表的工作,你自己还在乐此不疲的研究着。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和专业检索库,应该了解,如化学中有名的CA(SciFinder),Biestein,SCI,还有各种全文数据库,如SDOL,ACS, Jonh Wiley,Thieme等等。查文献不仅要查全,还要查新,不断追踪。

有了文献,就得分析,找自己的契合点。先重复一些别人或课题组的实验,对实验建立感性认识。否则夸夸其谈文献,将一事无成;因为有时实验能够给你灵感,找到属于你的研究方向-当然你得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好的分析能力,并且这些能力会随你的浸濡而成长。

实验中,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得多请教,多学习。否则,你只会像傻蛾子一样,不断的撞玻璃玩。有机化学实验,尤其如此。有些同学在预处理工作不到位,偷懒最后的结局就是浪费时间和宝贵的资源。实验中,重复性是很重要的,否则只能说你还是没有找到实验的基本技巧,时而成功时而失败是很令人讨厌的。我常给学生说,确定的负结果和正结果一样好,许多人不能理解,这正是你没有入门,还以门外汉的观点看待科研。

科研中,团队精神很重要,孤芳自赏要不得。要多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交流讨论,思想的碰撞必有迷人的活化呵呵。有时还向不同领域的专家请教,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不要老想着自己要成为科学家,要拿诺贝尔奖,能学会享受到科研的乐趣你就了不起了。发现未知,探索未知,就是我们的乐趣。当然,未知有大有小,不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发现相对论做不到没关系,发现烯烃复分解做不到也没关系。科研成果对研究者来说,有时是水到渠成,但有时也是撞大运呵呵。有句话说得好,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有了一段时间后(半年,一年,也许是两三年,看你的能力了),你开始有想法了,开始提观点了,这时候实验的设计能力就很重要了,因为想法是要验证的。许多同学实验设计的太差,自然结果也不能有力的说明问题。好的设计一样让人击节赞赏。

而且,你要学会做总结,让课题组了解你的实验进展;要学会发表论文,让别人知道你的成果。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很重要。有些课题组据说流水线作业,有人负责做课题,有人负责发表论文,这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你的研究资历的成长,你视野愈来愈宽,水平也愈来愈高,“独立”做科研的能力就很重要了,申请基金,指导他人科研,那时你回头看看,一路走来,很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