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地点:水木明瑟(群号:71529395)
讲 课 人:古云轩
讲课内容:《书法欣赏》---宋,米芾《蜀素帖》之三
讲课时间:2014年8月9日20:00
整 理 人:凭窗听雨

这是《拟古》。《拟古》隐含了了米芾的身世以及为自己开脱的解释。

第二首是吴江垂虹亭作。
文字部分是: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霜)破柑。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
首先看,吴江在哪里?吴江,即吴淞江。垂虹亭就在吴淞江上的长桥之上。庆历八年,王廷坚所建。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是三吴绝景之一。湖光海气,荡漾一色。桥有亭,名曰---垂虹。想象一下,走在桥上,在中间小憩,看下面白帆点点。所以,你看下句:断云一片,断云是非常美的比喻,比喻船帆,犹如截断天上一段云。这里的洞庭,不是湖南的洞庭湖,这里的洞庭,就是太湖。
古云轩 20:12:21
为什么叫洞庭呢?因为附近有洞庭山。因此得名。洞庭山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江苏苏州西南。这是断云一片洞庭帆




Goldenwing 20:16:19
(造型大师。
这个字左边部分的笔向很特色)
古云轩 20:16:23


下面是:玉破鲈鱼金破柑。

这还是当地的特产,鲈鱼和柑橘。玉破鲈鱼是指以鲈鱼作脍,剖开后,肉色洁白如玉。金破柑,指柑橘掰开后橘肉橙黄如金
鲈鱼和柑橘,均是吴江特产。可参见唐欧阳询的《张翰思鲈帖》


以及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

一耳听书道 20:25:39
驴兄很好,在普及书法美。这欧阳询吧?
古云轩 20:26:16
鲈鱼
橘中之乐
这是古代书法内容之间的相互印证和参照。
Goldenwing20:26:58
(他的字还是如此森严,不如橘中乐好
)
古云轩20:27:48
宋,苏舜钦有诗云: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一耳听书道 20:29:12
驴兄有时间去看看《祭姪文稿》,太打动人心了。
古云轩 20:29:36
我有空会去看。要不哪天安排你来讲《祭姪文稿》?对了,一耳,你最好加上括号。讲座的规矩,大家都自觉遵守着。请你随俗。谢谢。
下一句“好作新诗继桑苎”。



“好”,是不妨的意思。“桑苎”,这个有意思。桑,桑树;苎,苎麻。合在一起,泛指农桑之事。但此处却不是农桑,而是唐朝的茶圣---陆羽。
为什么?《新唐书,陆羽传》里面有: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 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如此性情中人!故时人谓之“今接舆”也。
Goldenwing 20:34:08
(陆羽是这里的人吧?)
一耳听书道 20:34:56
(陆羽著茶经,苕溪应盛产好茶)
古云轩20:35:36
接舆就不用解释了吧?春秋时候的楚国隐士。这是---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这句没什么难解,不说了。


Goldenwing 20:41:41
(这个转笔太厉害了
)
(
切入角度,不同的形态,好帅)
古云轩 20:44:19
我回答一下你的疑问:《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解:五湖,今太湖。郭璞《江赋》: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但也有泛指五湖为吴越地区的湖泊的。我是根据上下文理解,此处五湖当为太湖。
谷穗 20:46:24
(知道了!
五,太,总感觉不着边儿
沛。哦!谢谢轩轩
嗯,这个更合理!)
古云轩 20:49:55


谷穗 20:51:06
(“霜”字漂亮!)
古云轩 20:52:18

Goldenwing20:53:09
(
节奏忽然引爆了,好。
造型大师太厉害了,膜拜!不懂看字与字,但看图画很好看,以后称为造型大师好了)
谷穗 20:54:52
(轩轩,他这字随意洒脱,感觉是成竹在胸,一挥而就)
何须织女支机石。这段的典故是来自《太平御览》。《荆楚岁时记》里面有:张骞寻河源,得一石,示东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织女支机石,何至于此?
古云轩 21:01:37
下一句:且戏嫦娥称客星
常=嫦,客星:冲犯主人的来客,比喻。《博物志》里面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
谷穗21:06:04
(“女”,“客”太漂亮了!美!)

古云轩 21:06:22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JI)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俨,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故事讲完了。
白话文翻译一遍如何?
白帆点缀于太湖,仿佛剪下了一片飞云
鲈鱼脍如缕缕白玉,洞庭柑似瓣瓣黄金。
不妨作几首新诗,遥继隐士陆羽的幽情。
眼前垂虹亭畔的秋色,已经浸透了东南山川。
泛舟于太湖,寒霜已下,空气清冷,
水天漫漫一色,无从分辨水际天涯。
又何须,远涉河源,去取织女的支机石来?
且趁着月色,悠游嬉戏作一回嫦娥的常客!
(此时,正游于湖州)。
我感觉讲的好慢,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自由发言

谷穗 21:22:10
(好唯美!谢谢轩轩
我们活的还不如古人,慢得好!)
Goldenwing 21:23:07
是慢了些,好想听董香光。
袁崇焕 21:17:03
(
虽然不明觉厉,先鼓个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