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画家一首与众不同的七绝,写出了秋天别样的美,句句都很惊艳

 云端书馆 2023-09-21

垂虹亭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在江苏吴江县松陵镇的垂虹桥上。

垂虹亭桥因 “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垂虹亭又名钓雪亭,甚为壮丽,被不少诗人画家拿来题写、临摹。

宋代画家米芾在垂虹亭上远眺东山一带太湖秋色,有感而发以画家的心思、眼光、笔法写下这首诗。

《垂虹亭》

米芾〔宋代〕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这首诗的大意是:

太湖上的船帆如一块云朵,似一片树叶。剖开的鲈鱼肉白似玉,掰开的柑子色黄如金。

我爱好吟诵新诗寄给故乡友人,垂虹桥横卧吴淞江上,整个东南一派秋色。

米芾,名芾,字元章,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我国北宋的书法家、画家、诗人。

他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史载米芾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又不与世俯仰,从仕数困。他历经洞庭、苕溪,有感于陆羽、皎然行迹,这首诗中作山泉林涧之想,当是情理之中。

首二句以开阔的笔势写太湖上下一片秋色。

“断云一片洞庭帆”,点出太湖,从大处落笔。“洞庭” 指洞庭山,在太湖中,在湖西面的称洞庭西山,在湖东面的称洞庭东山。山上峰峦起伏,景色优美。

“断云一片” 指船。太湖上白帆片片,如朵朵断云飘浮在空中。不言太湖之大,却从断云的比喻显出了它的气势。同时将鼓风而行的船帆比作天上的白云,也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秋日高远的空际,产生一种秋高气爽、辽阔开朗的感觉。

“玉破鲈鱼金破柑”,写江南太湖一带的特产鲈鱼和金桔。因为是从颜色上写,鲈鱼洁白如玉,柑桔色黄如金,这就将太湖的秋色妆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破”是剖分的意思,这里当是指玉色和金色判然区分开来,构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和映衬,因而避免了写秋天容易给人的一种肃杀单调的感觉。

后两句情中含景,景中渗情,把深厚的乡思和对太湖秋色的挚爱。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为倒置,理顺应是:因垂虹秋色弥满东南大地,我真想继踵桑苎翁,卜居洞庭,好时时写出新的诗篇。

“桑苎”代家乡,这一词用在句中,又巧妙地为画面晕染了几分淳朴之气,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绿树村边合”的田园景象,与前两句形成色彩上的对比。

末句中仅用一个'满’字,就写出了秋色的弥漫,正是'烟云掩映’的'米家’山水笔法。

这首诗也突出地体现了米芾画家而兼诗人的特征。诗人以垂虹亭作为一个聚光点,把太湖的秋色写得格外明丽广阔,同时,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