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心倾民乐”实践队心得】求知若饥

 岭师信息图书馆 2015-07-12


                     

    宁静的芦村小学,迎来晨曦的第一束阳光,几声清脆的童音,如银铃般在校园响起,声声萦绕于耳边,因为,对于这些山村的孩子们,这是他们第一天参加我们的支教课堂活动。

孩子们怀着好奇心早早地来到学校候等多时,见到我们,都热情而真诚地叫我们老师,隔壁村的孩子们,更让我们深受感动,鞠躬礼仪极有孔学的文化礼仪气息。孩子们热切地听从安排指挥,欢呼雀跃地进入课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孩子们走进课室,一双双渴望的眼神,让人产生几分怜惜,几分心疼。但低估这群瘦瘦瘦弱弱的小鬼头真是个错误!一群群小孩子穿着打扮并不光鲜亮丽,甚至是有点寒酸,但他们脸上并没有丝毫的因为贫困伤感而失落,反而是一脸天真无邪的快乐,眼神深处,彰显的是求知的强烈欲望。

中国古语有道人不可貌相,今天可充分演验证了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小个子的一年级可谓人小鬼大,难以对付!给他们上剪纸课,尽管他们是满心欢喜,但却迫不及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力竭嘶哑,却依旧如故,唯有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以求能把他们训得乖巧听话。但孩子们的表演力可谓功力深厚!听完你的要求,立刻顺从你的安排,但也会马上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变,恢复他们的本性。但深人思考分析,源于孩子们好玩与好动的天性,以及他们强烈地想快速学到绝活,严肃命令他们循规蹈矩地做个好孩子是压抑他们的天性,这并不利于孩子们求知欲的保持与发展。这一点,作为师范生,应强烈意识到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应一味追求所谓的良好纪律而扼杀孩子们好学的天性,教学的目的是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寻找快乐,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在我上的剪纸课里,尽管,孩子们会叫嚷走动,但我不会完全去做强硬的要求,而是让他们尽可能地释放他们自身本性,放纵而有度地引导他们。

孩子们那种极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的一笔一划,都非常认真投入,对于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全神贯注地听。关于山村里的孩子,那双双求知若饥的眼神,只会在报刊杂志上有所了解,只是觉得,他们离我都很遥远,但如今,这群孩子们,怀着纯真的心,不知道,也不去忧虑埋怨命运的不公,有的只是,尽管物质匮乏,但依旧好学,依旧是怀着梦想,追求知识,填补无知。

                                                                                                                                             撰稿人/钟二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