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为什么当初你们不逼我学?!”

 学生100分之路 2019-04-04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

海清饰演的妈妈童文洁曾有这样一段台词

“不加压不成学霸,一放松成学渣”

让无数父母陷入思考:

父母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习?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

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

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

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

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

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

《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1

有太多的遗憾,叫“我本可以”

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感到后悔的事情就越来越多。

小时候那些“可能”做到的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盖棺定论为“不能”,而看到别人做到了时,我们只能默默羡慕,默默遗憾。

太多以“如果”开头的遗憾,叫“我本可以”,让我们喟然叹息。

有了孩子之后,绝大多数父母都不愿让这样的后悔,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上演。

随之而来的,是逼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课外实践活动。

对此,我们听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比如“父母绑架了孩子的自由”、“强制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成长”等等。

但尽管如此,仍有无数的父母“视而不见”,坚持逼自己的孩子学习。

他们为何如此“一意孤行”?难道他们真的完全不会考虑孩子感受吗?

或许为人父母后,你就会明白,那些父母无比担心,害怕将来有一天,孩子问自己:

“为什么当初你们什么都不逼我学?害得我被别人骂没用,什么都拼不过人家!”

任凭哪个父母,若是听到孩子这样质问自己,都一定会难过不已。

2

逼孩子学习和放任孩子,哪个更残酷?

然而,近些年来“快乐教育”“减负”等字眼频繁刷屏,很多父母陷入纠结:

到底是该逼孩子学习,还是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呢?

对于这个话题,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成长经历颇具代表性。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曾在《我和郎朗30年》这本书中写道,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法很残酷,经常用非人的打压方式来让郎朗努力弹琴。

后来还毅然辞职,让妻子一人承担家庭的开支,带着郎朗去北京求学;

郎朗9岁时,因为误以为儿子贪玩误了练琴,勃然大怒的他甚至扔出狠话:“要么跳楼,要么吃药!”

郎朗的童年就在不断的练琴练琴练琴、挨打挨打挨打中度过,郎国任从未给过郎朗第二个选项。

回忆这些成长经历,郎朗则说:“有些能力的确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就。兴趣是练出来的!”

当然,很多人称郎朗是被逼出来的“钢琴家”,其父亲的教育方法也颇受争议,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残酷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快乐。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残酷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培养孩子的远见,以及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决心。

我们在看到逼孩子学习的残酷时,也不应忽视另一种残酷,那就是孩子长大后,所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的残酷。

明白这一点的父母心里清楚:所以在孩子还小,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见识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身为家长,必须替孩子做出选择。

3

“快乐教育”的放任,会害了孩子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尤其是这样,他只会觉得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很多人在推崇“快乐教育”时,却忽略了这一点。

更何况,有的父母更是把“快乐教育”当做了教育失职的借口。

当孩子掉队的时候,很多父母会想:

算了,孩子不想学就不学吧,那些上了大学的也没见多有出息;

孩子还小,快乐最重要,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他对学习没兴趣,可能不是这块料,大不了以后不吃这碗饭。

这样的“快乐教育”,只会带给孩子一个结果:

既没有所谓的快乐童年,也没有一技傍身,回望过去,目之所及,不过一片空白。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面前,这无疑是将孩子置于失败的一端。

在教育问题上,“尊重孩子的天性”不应成为父母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因为若说天性,知难而退、半途而废、避重就轻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帮孩子克服这些,让他成为更自律、更上进的人。

在孩子无法尚且无法懂得这些道理时,父母“逼”孩子坚持下去,就变得格外重要。

因为必须让孩子懂得学习和坚持的意义,而不是让“放任”害了他。

4

现在遇到的困难,都是未来生活的预演

父母逼迫孩子学习,不是不顾客观事实的一意孤行。

最根本的目的,其实还是培养孩子的耐力、意志力、原则意识对事情保持专注的能力。

因为在学习上,孩子的兴趣其实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里的一颗小火星,很容易熄灭。

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劲,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小小的鼓励,坚持陪他度过最初的艰难期和瓶颈期。

这个过程也许很痛苦,但一旦成功,便能够一劳永逸。

因为只要坚持下去,当兴趣变成了特长,孩子就会享受这种感觉,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相反,如果孩子总是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那么他将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这些远比成绩本身更重要,也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孩子在学习中、成长中碰到的所有困难,其实都是未来生活的预演。

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着艰辛。

要想有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努力,要辛苦付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孩子的未来,学习这件事,别轻易让他放弃或松懈。

当他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他会感谢你今天的严厉。

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先知先觉。

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最终会证明,所有吃过的苦都不白费,更不后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