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图认清主谓宾| 文言文那些事儿006

 笔底明珠 2015-07-12

点击「一起学语文」即可关注


【主讲简介】王自洋,人称大王老师,“一起学语文”微信公众平台专栏作者,平台《旧文新评》栏目发起人,先锋语文教师。交流微信号:wangyanget

文言文在众人眼中向来是严肃而方正的,现代的教学方式更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它变得难以捉摸。《文言文那些事儿》借鉴了当年明月老师所著《明朝那些事儿》写作笔法,以教材及考试中文言文篇目为范本,力求将文言文讲的通俗幽默,让文言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以下为006内容:
一幅图认清主谓宾

本次课程总算是如约和大家见面了,由于之前的跳票加拖延,感觉心里欠下了一笔债,总想着早点把债还给诸位。因此咱们本次课就少一些废话,直接进入正题吧。

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语法的定义以及内容,尤其重点讲述了句法的定义和考察方向。句法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所谓的句子成分,而在考试中重点考察的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而它们的排列顺序又是由它们各自的功能决定的。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分析这些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我们都知道,主谓宾定状补这些句子成分的最终目标是组成一个句子,因此它们的功能都是服务于句子的最终功能的。这句话好像一句绕口令一样,估计很多朋友被绕晕了,我们举个例子吧。钟表是由很多的零件组成的,这些不同的零件起到的功能自然不同的,齿轮有齿轮的功能,指针有指针的功能(不是钟表匠的我对钟表的组成部分的了解也就仅限于这些了。)但是无论是齿轮还是指针,它们的功能都是为了钟表的最终功能而服务的--显示时间。同样的道理,无论是主语的作用,还是谓语的作用等等,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句子的最终目标而服务的--传递有效信息。

一、中心语与修饰语

因此,要分析句子成分它们各自的功能,又要弄清楚句子的最终功能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句子成分为什么需要有那些功能。前文我们提到了,句子的最终功能是传递有效信息,用人话来说就是为了交流。问题是,什么是有效信息?或者说交流什么?

我把前文中的“有效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信息,一类是完整信息。所谓基本信息,就是表述最基本的事实,不加任何修饰,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比如“我吃饭了。”,仅仅是在阐述我吃饭这件事情,至于吃的什么样的饭,是沙县小吃还是黄焖鸡,我是吃的很满意还是很失望,我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这些额外信息都没有说明。这叫基本信息。而完整的信息则是通过修饰的方式更完整详细的传达信息。那么“我吃饭了”就有可能变成“饿了一天的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三大碗黄焖鸡米饭。”这样信息表达的就很完整了,你看到这个句子绝不会认为我在吃沙县小吃了,这叫做完整信息。

本人之所以要把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和完整信息,绝不是吃饱了撑的,那是有原因的。我们在学习句法时会学到这样一个概念:中心语和修饰语。很多同学都搞不清楚是啥意思,现在应该就很明白了。中心语就是传达基本信息的,修饰语则是用来讲信息表述的更详细,传达完整信息的。

二、主谓宾的定义与功能

那么这六大句子成分中哪些是中心语,哪些是修饰语呢?下面我就着重来看看这六大句子成分在传递信息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谓语(为什么要先讲谓语我们稍后再说),按照我的套路,我们从名字开始分析。“谓”字,翻译过来是“对……说”的意思。比如在《孙权劝学》中的“权谓吕蒙曰”就翻译成“孙权对吕蒙说”。“对……说”是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动作,因此“谓”字,就变成了动作的形象代言人,“谓语”自然也就是表示动作的词语了。有的同学可能会想不通,既然是表示动作的词语,那为什么不干脆叫“动语”呢?很遗憾,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办法回答,因为名字不是我取的。不过据我估计,应该是在词性中已经有动词先占用了“动”这个字,为了保护姓名权和防止我们记忆混淆(第二点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就用“谓”这个表示语言使用中最基本的动作来指代所有动作了。

我们再来看主语和宾语,为什么要打乱顺序先讲谓语呢,现在可以揭晓答案了。因为主语和宾语的功能都是根据谓语这个动作来区分的。要知道,要做一个动作,是有先决条件的。比如“打”这个动作,一旦出现,那就意味着一定有人打人,有人要挨打。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承受者。而主语和宾语的功能,则是分别指代发出者和承受者。

那么哪个是指代发出者?哪个是指代承受者呢?很简单,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有一天,你去你朋友家里做客,突然感觉口渴,想要喝点水。那么你是没皮没脸地去翻人家冰箱去找水呢?还是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待你的朋友给你端来茶水呢?选择第一种的无非就两种情况:第一,你跟你的朋友很熟,他家跟你家没什么区别。你也是这个家的主人一样;第二,你的脸皮有城墙拐角那么厚。排除掉这两种情况,我相信大家都会选择第二种方式,等待身为主人的朋友给你端来茶水,而你作为宾客,则坐等你朋友端来茶水。身为主人的朋友是动作的发出者,而身为宾客的你,则就成为了动作的承受者。取“主人”中的“主”字,“宾客”中的“宾”字,就很明显了。主语是指代动作的发出者,宾语则是指代动作的承受者。(具体情境如图所示)

三、主谓宾的排列顺序

综上所述,主谓宾这三种句子成分连起来,传递了某人某物对某人某物做了怎样的动作。这就是我们上文所讲到的基本信息了,所以我们也将主谓宾称为中心语。搞清楚它们的功能,那关于它们三者之间的排序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先表述动作发出的主体,然后再动作,最后是这个动作的承受者。也就是①主语②谓语③宾语。这也是一个句子的最基本框架,也叫句子主干(小学缩句和扩句都有这个概念)。

顺便提一句,①主语②谓语③宾语的排列顺序由于是直接由交流习惯和经验而来,所以只要是人类语言,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排序的,包括英语。当然,也有奇葩。比如日语,日语的排列顺序是①主语②宾语③谓语。所以日本人说“我吃饭了”就变成了“我饭吃了。”

以上就是中心语主谓宾的排列顺序,结论说起来说很简单。只是讲了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排列顺序,但本次课主要是弄明白主谓宾它们各自的功能。因为在考试中关于语法的考察,我们的突破口就是先找到句子主干。如果连句子主干都无法判定的话,那么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判定之类的题目,你就无从下手了。

关于句子成分中的另外三部分:定语、状语、补语。也就是修饰语部分,它们的功能定义以及排列顺序都是依附在句子主干当中的。至于具体如何,篇幅有限,我们下回再说。

推荐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