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拐杖”之用

 江山携手 2015-07-12
“拐杖”之用

——谈如何辅导学生作文   

 

  摘要:尝试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成效。

  关键词:始仿写之初;重修改之程;行实践之路;享成功之乐;扬个性之美。

  “作文难”这一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作为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可忽视。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尝试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提高了中等生的水平,培养了优等生,我班学生多次在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学生对作文由“难”到“易”的这一过程,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拐杖”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

  一、始仿写之初

  学生“作文难”难在不知如何下笔写、怎样写,可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进行仿写,学生就会感觉较容易,用好课本的“拐杖”作用。如:在教学《羚羊木雕》之后,叫学生仿写其“先声夺人”的开头及对话描写;在教学《山中访友》之后,可叫学生仿写其“物我交融”法。学生“有章可循”,都能很容易地写出成功之作,并且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其他作文。阅读与写作得到很好的迁移。

  二、重修改之程

  学生完成了作文,优缺点并存。这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拐杖”,表扬并保留优点,发现并指出缺点,最好和学生当面沟通,给予一定意见之后,叫学生课下修改。在二次作文时,中等生都能写出较为成功的作文。有的学生可进行三次、四次的修改,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学怎样做“好”文,而不只限于这一篇作文。   

  三、行实践之路

  平时写作文、记日记当然必不可少,但不妨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对校园广播投稿,各类征文比赛多参加等。既丰富了学生生活,而又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这时教师大可让学生试着扔掉“拐杖”,各显身手。   

  四、享成功之乐

  学生作文之后,最期待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作文能被赏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当好“伯乐”,可把每次的优秀作文范读、打印张贴、中等及以上作文装订成册在班中传阅、最为优秀的作文投稿等,这一系列的做法都是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赏识是一缕春风,它会燃起学生无限的创作的烈火,而不自觉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   

  五、扬个性之美

  在学习、实践中,最终要形成学生作文的“个性之美”,或饱含真情,或富有文采,或极具想象等。这时,教师就真正完成了“拐杖”的作用,让学生自由发展,在写作的天地自由驰骋。   

  最后,我所要说的就是:教师一定要发挥“拐杖”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把作文当作“倾诉心声”的朋友。愿有更多的教师交流作文教学的经验,愿有更多的学生爱上“写作”,不再犯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