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可医——东方早报《身体》周刊

 皖林专栏 2015-07-12

  时不时感觉头晕,有时浑身没劲,有时彻夜难眠,有时没胃口,总感觉身体出了问题。然而,医院的各种检验报告却显示一切安好,“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里,有不少其实得的是精神类疾病。”

【1】心病可医

 身体周刊记者 许珈   发表于2015-07-11 10:48

      从目前来看,精神疾病的病因仍旧是个世纪难题,但在专业医生们看来,虽然现有治疗模式只是治标,但只要患者配合也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作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特色门诊之一,心境障碍门诊主要治疗抑郁症、双向障碍患者。在人群中,各类精神疾病并不鲜见,精神病人的病史就是一本血泪史。目前,精神疾病的病因仍旧是个世纪难题,不过,虽然现有治疗模式只是治标,但只要患者配合也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精神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简单来说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高低起伏,心境障碍就是在这个起伏中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作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特色门诊之一,心境障碍门诊主要治疗抑郁症、双向障碍患者,目前门诊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抑郁症和双向障碍患者,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

研究大脑的认知,或许是寻求精神疾病病因的新路径。

  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中午发药时间,患者们在中间的大厅里排队拿药,秩序井然。吃完药的患者,则坐在那看电视。

  作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特色门诊之一,心境障碍门诊主要治疗抑郁症、双向障碍患者。其实在人群中,各类精神疾病并不鲜见,精神病人的病史就是一本血泪史。

  从目前来看,精神疾病的病因仍旧是个世纪难题,但在专业医生们看来,虽然现有治疗模式只是治标,但只要患者配合也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至于未来,精神病的治疗还能怎么做,研究大脑的认知,或许是寻求病因的新路径。

  身体不适实为心病

  时不时感觉头晕,有时浑身没劲,有时彻夜难眠,有时没胃口,总感觉身体出了问题。然而,医院的各种检验报告,例如心电图、脑CT、胃镜却都告诉你一切安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里,有不少其实是精神类疾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何燕玲介绍。

  何燕玲曾做过一个调查,选取中国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和中部的5个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每个城市选择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和妇科的门诊为研究点。结果显示,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中,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以及同时患有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分别为12.0%、8.6%和4.1%,有其中任一诊断的患病率为16.5%。

  其实,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83%的焦虑患者因躯体症状在综合医疗机构就诊。焦虑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常与躯体疾病、抑郁障碍共存,甚至焦虑障碍谱系内部各种诊断之间存在共病,对缺乏诊断经验的非精神专科医生来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焦虑障碍得不到正确识别和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研究显示,因焦虑障碍带来的疾病负担占整个精神卫生疾病负担的三分之一。

  何燕玲解释,很多患者因为缺少精神类疾病的知识,加之社会的一些偏见,不愿意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现状就是,很多患者因身体的一些不适会先前往综合性医院,等到每个科都看了一遍实在找不到问题后,才来精神科,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治疗。

  作为医生,何燕玲也知道,这种情况一时半会难以解决。不单是患者本身,很多医生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身体上的不适有些其实是精神疾病的表现。

  实际上,很多精神疾病和情绪问题都会有身体表达,譬如焦虑者的失眠、抑郁者的茶饭不思,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会以种种身体不适,怀疑被“毒”到了。说个最常见的身体表达情绪的例子:“有心事,没胃口”,食欲下降便是担忧的身体表现了。

  最典型的由身体说出的心理疾病就是躯体形式障碍”,又叫“身体状况障这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关的,以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波动性心理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疼痛、打嗝、胀气、呕吐、恶心等;也可见异常的皮肤感觉: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气短、胸闷、胸痛等;自主神经兴奋体征:心悸、出汗、口干、脸发烧或潮红等。

  患者经常反复陈述躯体不适,表现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反复就诊及要求做医学检查。虽然检查结果总是阴性,或者即使有某种躯体疾病,但不能解释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性质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和烦恼,医生的合理解释也不能打消其疑虑,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发生、持续,与其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但病人常常忽视心理因素的存在。躯体形式障碍的实质就是“用身体语言说出心理的病”,但人们往往很难确切地认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心理冲突,因此躯体不适的现象反复出现,“心病”变成了挥之不去的“缠身顽疾”。

  当躯体形式障碍出现时,让患者接受心理治疗是最重要的。由于患者已经习惯用躯体形式来表达内心冲突或满足欲望,因此,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过程,学习使用新的处理内心冲突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躯体症状。必要时也可使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

  心境障碍治得好吗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与精神卫生问题相关的疾病负担目前已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全部疾病负担的20%,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占25%。上海市各种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18.99%,其中重性精神病患病率为1.07%。

  作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特色门诊之一,心境障碍门诊主要治疗抑郁症、双向障碍患者,主治医生粟幼嵩表示,门诊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抑郁症和双向障碍患者,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

  公众对“心境障碍”这个名词或许并不了解,粟幼嵩解释,简单来说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高低起伏,心境障碍就是在这个起伏中表现出的一些症状。

  当心境低落时,会伴随兴趣下降、动力不足、精力减退、疲乏感、精神运动抑制、自我感觉不良,还有一些生物学的症状,比如不思饮食、睡眠不良、性功能减退等。

  当然,一个患者不会每个症状都有,但这些症状可以自由组合,还会伴有一点躯体上的症状。

  而在心境比较高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症状可能就是相对的。比如精力旺盛,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兴奋,容易动怒,和他人相处容易起争执。自然饮食会增加,睡眠情况不是睡不着,而是因为精神亢奋不想睡。

  粟幼嵩回忆起自己刚当医生时遇到的一个患者,患者当时坐在病房里,一分钟前还好好的,突然就双手握拳,手臂加紧,像一根木桩似的倒了下去。虽然他也知道抑郁症可能会出现“木僵”反应,但第一次见到依旧不免吓了一跳。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确认是由于神经活动抑制导致的抑郁性木僵后,医生给患者注射了药剂,一会儿便缓解了症状。

  很多人都会问,精神疾病治得好吗?对此,粟幼嵩认为,坚持药物治疗是缓解、控制症状的有效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抑郁症为例,一般都需要长期服药。对于复发次数多,比如两次、三次以上的患者,更不能轻易减药、停药。如果治得好的标准是不需要服药,对于一部分恢复得很好的患者,适当减少药量是可行的,但停药就势必会面临复发的危险。

  “并不是说停药就一定会复发,但概率会高很多。长期服药是降低复发率以及发作时的程度。但有些患者一定不想服药,我们也无法强制。”粟幼嵩强调药物不管是增量还是减量抑或者停用,都需要医生判断,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增减。

  在粟幼嵩看来,患者一旦进入情绪稳定期,社会功能基本上就已经恢复。“通俗点说就是该干嘛干嘛。工作的就去上班,学生就去上学。”

  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时随访,建议半年后再工作,且不要压力过大,生活起居自然是越规律越好。

  从目前来看,精神疾病的病因仍旧是个世纪难题,但这并不代表患者就要放弃治疗。现在的治疗模式虽只是治标,但只要患者配合也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精神病院不再封闭

  “精神病人的病史是一本血泪史”,粟宗华老院长道出了精神病人的痛苦和挣扎。新中国成立之初精神病并无有效治疗手段,多数为收容并被“关、押、捆、绑”,还有许多病人因为经济、对精神病认识不足等原因被关锁在家,无人看管,没有治疗,病人自生自灭。

  如今,“关、押、捆、绑”的历史早已远去,但为了防止患者消极、冲动、逃跑,精神病院的大多数病房是与外界隔离的。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护士指着对面的一栋小红楼说,那是以前的病房,窗户都是一根根栅栏围起的铁窗,患者就好像被关在病房里的“囚徒”。这样的一种氛围,实际上并不适合患者康复。新的病房,窗户就和其他办公楼一样,没有栅栏,但为了安全起见,每扇窗都只能打开一点点。

  精神科病房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情况总是很复杂,患者可能随时会有暴力倾向。有时候患者家属会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患者绑起来,甚至会和医护人员产生冲突。但事实上,用束缚带约束病人,也是对病人的一种保护。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狂时,不但会伤害到他人,有时候也会自残。当患者症状减退后,自然会让病人自由行动。

  现在病房里,患者都可以自由活动,这项护理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全国精神病院带头实行的。1984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部分病人去杭州旅游,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从1985年开始,根据实际病情允许,病人可以戴手表、听自备的收音机、穿自己的衣服、带毛线来病房里编织等,而这些在精神科病房里曾经是绝不允许的。

  当然,对于精神科的护士们而言,也有一些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细节,特别重要的是要眼观六路,不要产生视觉盲点。比如和患者说话时,最好背部靠墙。以防其他患者从背后经过时突然发病。走路时,尽量走在患者身后等等。

  我们进入心境障碍病房时,正值中午发药时间。患者在中间的大厅里排队拿药,秩序井然。吃完药的患者,就坐在那看电视。粟幼嵩告诉记者,病房里的生活特别有规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饭、吃药,八点医生就要查房。上午十一点之后发药准备吃午饭,十二点一过,患者们就各自回病房休息。下午三点至四点半是会客时间,患者的亲友也可以按时来探视,但需要经过医护人员的检查,以免带入细长、尖锐物体等违禁物品。为防止病人逃跑,那扇通往外界的玻璃门始终上锁,医生和护士在病房里穿行必须随时注意锁门。傍晚五点过后准备晚饭,晚上八点几乎就都睡觉了。

  这里的生活,也并非只是简单重复吃药、睡觉。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患者也有很多康复活动,可以做运动、听音乐、学画画等。还会接受一些脑病能方面的治疗,每周两次的集体心理治疗也是一大特色。

  不得不说,开放管理让患者多了自由,但也让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增加了不少。粟幼嵩介绍,病房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都是刚入院、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护士需要24小时监控。如果几天后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到二级病房和其他患者住在一起,偶发冲突都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工作中,也会遇到患者偷偷把药藏起来,或者假装吃下去之后又去吐掉的情况。对此,医生护士们也有应对方法。“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把这个患者的药磨成粉,然后看着他喝下去。如果遇到一些很极端的患者,那就只能用束缚带约束住,强制吃药了。”

  粟幼嵩坦言,心境障碍患者中不配合吃药的患者并不多,“患者只要有自知力,就会配合吃药,因为他们也知道吃药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只有丧失自知力的患者才会认为自己没病,拒绝吃药。不吃药,病情就会有反复,出现言行异常,我们就能及时发现。”

  寻求病因新路径

  目前对于精神疾病,治疗旨在治标,其根本的病因,医学界仍旧未有明确认识。现有研究认为,研究大脑的认知,或许是寻求病因的新路径。

  在闵行院区的上海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对大鼠进行试验,人工制造环境,把大鼠丢到水里强迫它游泳,让它患上“抑郁症”。动物试验建立的模型,正是对精神疾病的探索。

  精神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被找到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依然是精神科医学工作者要攻克的一个最大难题。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该病症被证明有80%的可遗传性,但根据相关基因测序研究,影响该疾病的基因有108个之多。重点实验室成立后,就将应用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从重性精神病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神经免疫及代谢机制研究和脑功能病理机制等方向,解决重性精神疾病病因机制研究的瓶颈问题,寻找重性精神疾病的生物学诊断治疗标志。而实验室的研究发现,会为精神疾病的研究带来新的曙光。


  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发的国内首个公益性抑郁/焦虑障碍自测APP——“心情温度计”已经正式上线。公众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软件中提供的世界通用的抑郁症和焦虑症自测题目进行测试,初步了解自己的心情状况,自己解决轻微的情绪问题。

【2】审视自己的情绪


 身体周刊记者 许珈   发表于2015-07-11 10:46

       心情的波动可能因为一件极其细微的小事就产生,只要能调节,并不影响生活。但如果没能及时调整,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演变成精神疾病。

  正常人都可能有抑郁情绪,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如何审视?“比如今天我看到花开了,很高兴,体查到自己愉悦的情绪。发现自己不开心了,是为什么?怎么脾气那么大,找到原因。经常这么审视自己情绪的人,精神卫生修养会提高。”

  

很多人回避心理问题,不愿意及时就医。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某些阶段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心情就好似月亮一般,总会有阴晴圆缺。遇到高兴的事儿,自然心情好;遇到烦心的事儿,自然心情差。

  心情的波动可能因为一件极其细微的小事就产生,只要能调节,并不影响生活。但如果没能及时调整,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演变成精神疾病。

  实际上,正常人也可以有抑郁情绪,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审视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这是最重要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何燕玲说,如果连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都不了解,就更不可能及时就医。

 

不要回避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全球抑郁症的年患病率约为11%。从疾病治疗成本来看,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5年后,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在我国,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别超过4%和5%。

  为了了解上海市居民的心身健康状况,上海市曾开展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于2010年发布《上海市民心身健康调查》。调查显示了4个结果。

  第一,上海市每5个市民中就有1个终身有过至少1种心理行为问题;每8个市民中有1个正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其中男性的酒精依赖和酒精滥用问题特别突出,而女性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患病率高于男性。

  第二,心理和躯体密切相关,增加彼此的患病风险。有某种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有慢性躯体疾病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人;反之,有慢性躯体疾病者,患各种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没有任何慢性躯体疾病者的2倍多。

  第三,患有精神疾病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

  第四,有心理行为问题者很少求助于专业心理援助。而互联网、热线、自助团体、亲朋好友和自行购药等非专业途径,虽然随处可及,但市民中也只有近五分之一曾尝试了解或求助有关情绪问题,饮酒、服药、吸毒等问题。

  调查显示,上海市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现患率处于国际中等水平,精神疾病的终身患病率虽然目前仍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但上升趋势明显。

  针对调查,何燕玲解释,科普缺失以及社会对精神类疾病的偏见,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来医院。“精神分裂症就诊率相对高一点,因为表现比较明显。有些轻度的抑郁、焦虑可能挨过去就算了。抑郁症的就诊率估计不超过10%。

  实际上,正常人也可以有抑郁情绪,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审视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没有意识,更不用提就医。

  如何审视?“比如今天我看到花开了,很高兴,体查到自己愉悦的情绪。发现自己不开心了,是为什么?怎么脾气那么大,找到原因。经常这么审视自己情绪的人,精神卫生修养会提高。”何燕玲说。

 

测心情的温度计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在心情低落时,能有个人听我们倾诉,替自己排忧解难,帮助自己觉察情绪是否处在危险边缘。现在,这样一个能帮助我们检查情绪的软件真的出现了。2014年8月,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发的国内首个公益性抑郁/焦虑障碍自测APP——“心情温度计”正式上线。

  “心情温度计”是一款移动医疗服务工具,公众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软件中提供的世界通用的抑郁症和焦虑症自测题目进行测试,初步了解自己的心情状况,自己解决轻微的情绪问题。

  “心情温度计”提供了5套专业量表(PHQ-9、GAD-7、HCL-32、MDQ和6项生活质量问卷),专注于常见的病理性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自测,用户自我测评后,软件会依据不同的选项统计自我评测的分值,并将各项目的分值以及该量表的总分值汇总到后台服务器,由服务器记录历史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反馈。最后,被解读的数据以温度计的形式反馈给用户,让用户获知当前精神状况的评估结果。

  除了自测,“心情温度计”还有其他实用的功能。“我的历史提问”就欢迎大家就共性心理健康/疾病展开讨论。不过,栏目并不会提供任何涉个体用户的疾病、药物实用等的咨询或指导。建议有这方面问题的用户及时到就近的专科医疗机构就诊、咨询。

  此外,“情绪百科”栏目提供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强迫障碍”、“学术之窗”等内容。用户可以从中获取相关精神卫生知识,比如疾病误区、疾病治疗等实用信息。

  当然,“心情温度计”并不是一个诊断工具,而是一个自测工具,目的是促进就医。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成人总的精神疾病月患病率为17.5%,其中各类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分别超过4%和5%,但超过96%的患病群体从未寻求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就诊率低有很多原因,除了社会偏见、患者自身的病耻感等原因,精神卫生资源短缺及分配不均匀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对此,软件开发团队的吴志国医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来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由此发展出电子化精神卫生(e-mental health)的概念和创新服务模式。而“心情温度计”的开发,正是基于以上的社会背景。

  除了新兴的移动医疗工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早在1990年就开通了上海第一条心理健康热线,一批20多岁的年轻医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晚上6-10点免费为市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如今这条热线改名为12320-5心理援助热线,累计已招募了院外志愿者430多名,其中院外常驻志愿者40余人,每月平均接听1000个热线电话,年平均服务人次达12000余人,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并且对高危来电者进行随访和持续心理疏导。

  近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逐渐形成了一支由社会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团员青年志愿者方面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12320-5心理援助热线、“心镜之家”病友联谊会、“心灵驿站”咨询、“心肺健康热线”、社区咨询义诊及讲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一站式服务、红十字主题、学雷锋、医苑新星、申康等各类大型义诊活动、健康教育、药物咨询等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现有院内外志愿者1038人,在上海志愿者网注册志愿者145人,每天服务人次达1000人左右,一年为18万名患者和市民提供志愿服务,服务时间4000多小时。

 

情绪自测靠谱吗

  如今,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心理测试。很多人不禁要问,这些非专业机构提供的自测到底靠谱吗?自测和去医院测试有区别吗?

  何燕玲表示,如果同样是自测,那自己在家测或到医院测,本身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医院,都无非是对着纸张或电脑测。地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什么测量工具。

  “同样的量表,测试的效果是相同的。不同的量表,自然是标准化越高的量表,效果越好。”何燕玲解释,精神科提供的量表,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比如这个量表针对什么问题、是否准确、临界点设定是否合理等都经过反复论证,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疾病很是复杂,量表不仅多而且细,即便是针对一个疾病,也有很多不同的量表可以测。

  比如,同样是抑郁的测试,就有很多量表,有些是体现情绪问题,测试自己的情绪是否波动。有些已经确认是抑郁症,区分严重程度。

  抑郁这种情绪,也并非抑郁症患者独有,焦虑症患者也会有,精神分裂患者也有。针对不同病种,测试抑郁的量表自然也不同。量表用错了,结果也就不会准确。

  此外,各种量表之间反映的程度也有差异。有些工具适合所有人做筛查,有些则是让某一部分特定人群做。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些是很难区别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工具并不是做判断的,只是一种描述。比如人格特征,这就没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不同的分数特点反映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面。何燕玲举例,同样是“要求高”,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要求太高,高到有强迫症,那显然是不恰当的。但如果要求高,表现适度,那在工作生活中会表现很好。”

  综合各方面因素解读量表,那就是专业人员需要做的事。很多测试,都可以自己做,但解读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做,切忌想当然代入。“有关性格的测试,一般都是做着玩玩的,朋友圈大家看看。性格的解读是最为复杂的,一般都要专业人员来做。”何燕玲说。

  “现在大家都喜欢转'心灵鸡汤’,我们作为一个官方的专业平台,科学性要把关。有些心灵鸡汤只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我们需要传达的是科普的内容,让大家都了解疾病,关注疾病。”何燕玲表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也有一个官方微信公众号,用于传播精神类疾病的科普知识、法律法规。

 

哪里有心理咨询

  目前,除了专业医疗机构可以做心理咨询和辅导,还有不少私立的心理咨询室。如果你感觉闷闷不乐,自感需要寻求帮助时,该去怎样的机构?

  何燕玲表示,心理咨询是相当个体化的干预方式,其区别只在于心理咨询师资质、资历,至于咨询师在哪个机构并非重点。如果需要做脑CT检查,那还是得去医院的精神科,但如果单纯做心理咨询,只要心理咨询师靠谱,那是不是在医院并不是重点。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何燕玲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资质是门槛。如果没有达到《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就不能开业。

  其次,资历很重要。如果在医院,老百姓相对比较好区分。住院医生、主治医生、主任医生……不同的抬头,基本上能从侧面判断医生的从医经验。但私人开设的心理咨询室就不一定有这样的信息,比较难了解这个咨询师处于什么水平。

  “譬如医生,拿到执业医师执照,理论上就可以出去开业了,但经验有多少,水平怎么样,擅长哪方面……这些你不一定了解。咨询室中就算挂出来国家二级咨询师,但开业只有一个礼拜,能有多少经验?”不过,何燕玲强调,并非私人开设的咨询室就不好,只要遇到好的咨询师,也是值得信赖的。

  何为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疾病或病弱”。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现代人的健康观则是整体健康,它超越了身体、心智和社会功能各自独立的传统生物医学观念,反映了对“健康”更为全面的理解。

  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现代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包括: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⑤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要看他/她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是否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观察其是否具备如下特征:

  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稳定的情绪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

  人际关系融洽: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适应能力良好: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使人在现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生活。

  抑郁症治疗三大误区

  误区一

  中医中药治抑郁症

  求助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这在抑郁症患者中并不少见。精神科门诊中,常常有患者告诉医生自己之前曾经长时间服用中药,但症状丝毫不见好转。

  不可否认,现代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的确含有少量的抗抑郁成分,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未发现哪种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可以达到同西药相当的疗效。

  因此,在现有多种有效抗抑郁药物的情况下,患者首先考虑中医中药治疗,岂不是舍近求远?

  误区二

  频繁换药

  过早、过于频繁地换用各种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十分常见。殊不知抗抑郁药物起效慢,一般需要1-3周时间,而这只是初步起效所需时间,药物发挥充足作用则需要4-8周时间,这是由药理作用和疾病的特点共同决定的。因此,早于这个时间换药的结果极可能是前功尽弃,而从头来过,必然是得不偿失。

  误区三

  过早停药

  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有所好转便认为病已经好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于是立即停止服药。虽然对于某一次具体的抑郁发作而言,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但需要牢记在心的是抑郁症其实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复发率非常高,一次好转不等于它再不会卷土重来。

  因此,治疗起效后,仍然需要相当长时间地维持用药期,以尽可能减少复发几率,预防性维持用药是防止抑郁症死灰复燃的关键。

  提高情绪的健康饮食

  你吃的食物对你的情绪可能产生影响,因此平衡膳食,保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果与蔬菜等食物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进食间隔不要太长。两餐间隔时间太长容易引起情绪急躁和疲劳感,因此尽量每隔3-4小时吃一些东西。

  少食糖类与精炼碳水化合物。甜点、烘焙食物或者快餐如糊状食物、油炸食品等食物容易产生负性情绪。

  多吃复合碳水化合物和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土豆、全麦食品、糙米、燕麦片、红豆、香蕉、黄豆制品、奶制品、牛肉、紫菜、芝麻、葵花子等坚果类,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加脑内的5-羟色胺水平,从而有助于防范情绪剧烈波动。

  多吃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能增加EPA、DHA的含量,有助于稳定情绪。最好的来源是鱼类如鲑鱼、青鱼、沙丁鱼、三文鱼及一些冷水鱼油添加剂。

  上文摘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公众微信及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