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发现致幻蘑菇可改变人性格,根治抑郁

 负鹏载舟 2015-07-12
  研究人员相继发现,尽管在使用的安全性与合法性上仍存在很大争议,但是裸盖菇素在医学上应用仍有很多可以探寻的地方。在针对强迫症(OCD)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副作用比较明显。而裸盖菇素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强迫症和强迫症相关的抑郁,一次服用的效果可持续数月,并且副作用也较小。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实验结果表明裸盖菇素能引起不寻常的体验,给实验对象带来的满足感可持续2个月之久。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裸盖菇素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不安进而抑郁的情绪。在2010年进行的几项研究显示,在精确控制用量的情况下,裸盖菇素能给实验对象带来长期丰富、愉悦的感受。甚至可以使抑郁症患者的心情有所好转,并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不过要注意的是,崭露头角的裸盖菇素仍然是一种被控制的精神药物。


致幻蘑菇和神秘的幻覺世界

  • 字號
2014-08-01 06:45:44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趙廣立

 

  類似致幻蘑菇和LSD(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的迷幻藥可能會深刻地改變我們對世界的體驗,但目前科學家們對大腦裏究竟發生了什麽生理過程仍知之甚少。

色彩艷麗的“毒蠅傘”可致“視物顯大癥”
色彩艷麗的“毒蠅傘”可致“視物顯大癥”
貌不驚人的墨西哥裸蓋菇能使人幻聽、幻視
貌不驚人的墨西哥裸蓋菇能使人幻聽、幻視
大名鼎鼎的“笑菌” 桔黃裸傘可致人狂笑不止
大名鼎鼎的“笑菌” 桔黃裸傘可致人狂笑不止
可致“視物顯小幻覺癥”的小美牛肝菌
可致“視物顯小幻覺癥”的小美牛肝菌

 

  本報見習記者趙廣立

  你產生過幻覺嗎?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幻覺絕少無故發生在一個精神上健康、正常的人身上。不過,如果是不小心誤食了致幻蘑菇(又稱迷幻蘑菇、魔菇),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維基百科將致幻蘑菇定義為“含有裸蓋菇素和脫磷酸裸蓋菇素等迷幻物質的蕈類”,它們在生物屬分類上涵蓋了田頭菇屬、錐蓋傘屬、灰斑褶菇屬、盔孢傘屬、老傘屬、裸傘屬、韌傘屬、絲蓋傘屬、小菇屬、斑褶菇屬、光柄菇屬及裸蓋菇屬,總共約190種,其中以裸蓋菇屬為大宗。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菌物學會理事劉培貴認為這個數字可能更大,“致幻蘑菇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有200多個種”。

  蘑菇界的“迷幻大師”

  說致幻蘑菇是蘑菇界的迷幻大師,一點都不為過。人們有意或誤食致幻蘑菇之後,一般在不足一小時內就會進入幻境,此時的人們或瘋癲,或狂笑,如夢如幻,如癡如醉,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甚至引發一些自戕行為。

  如此說來,致幻蘑菇是毒藥嗎?

  劉培貴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致幻蘑菇雖然能引起人的精神異常和行為異常,但它並不直接致死,所以將其稱為毒藥顯得有些牽強。

  “致幻蘑菇曾在歐洲一些國家風靡,可以合法地售賣。那裏的人們會在狂歡節等慶典上刻意用一些,以使得參加節日慶典的人們能夠忘我狂歡。”劉培貴說,不過因此也引發一些爭議,比如荷蘭因一起致幻蘑菇引發的女童墜樓悲劇而禁止致幻蘑菇的售賣和種植。

  這不免讓人聯想起另外一種具有類似魔力的植物—大麻。眾所周知大麻在多數國家被列為毒品,那麽致幻蘑菇是否與大麻為伍,是毒品的一類呢?

  劉培貴認為,致幻蘑菇也算不上毒品。因為人們食用致幻蘑菇有別於吸食大麻:它並不會令人成癮。

  “它不使人對其產生癮癥,而且幻覺的癥狀表達了之後,沒有後遺癥。”劉培貴說,致幻蘑菇起到致幻作用的多是色胺類的化合物,它能導致神經系統的紊亂和興奮,人的言行失去控制。

  不過,劉培貴告訴記者,致幻蘑菇也有與大麻相似的地方:它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曾經有些國家醫院,提倡利用它來醫治抑郁癥、強迫癥,緩解神經性障礙的問題。”

  並且,劉培貴說,並不是人人食用致幻蘑菇都會產生幻覺,也因個體差異情況而各不相同,“有精神障礙傾向的人可能吃一點就產生”。

  其實,食用致幻蘑菇的歷史可以追溯久遠,可以說古已有之。

  考古文獻顯示,早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懂得食用含有致幻性物質的蕈類。致幻劑學者喬治·薩莫裏尼指出,阿傑爾高原的塔西利(北非卡普薩文化的史前遺址)的某些中石器時代石洞壁畫可能記錄了薩滿教使用原始的迷幻魔菇的情景,並推測應為裸蓋菇種。中部美洲的原住民,自前哥倫布時代便已經使用裸蓋菇屬的致幻菇種於宗教、占蔔和治療,直至今日。另外,考古遺址也發現許多蕈類狀的雕像,似乎印證著古代以致幻性蕈類為儀式使用的悠久歷史。

  難以捉摸的幻覺世界

  “分布在我國的致幻蘑菇少說也有五六十種,被劃為六大類有毒蘑菇中的一種。”劉培貴說,它的毒理是含有神經毒素成分。

  “不過神經性中毒一般都有作用時限,最長60個小時就過去了。”劉培貴說,誤食致幻蘑菇後要大量飲水,以加快新陳代謝將有毒物質排泄出去。

  劉培貴告訴記者,許多人喜歡吃牛肝菌,但是其中有一些受傷以後會變成青綠色或者藍色的蘑菇要慎食,否則可能會引起“視物顯小幻覺癥”—出現小人國的幻象,並引發恐懼。

  “視物顯小幻覺癥”只是致幻蘑菇引起的幻覺中的一種,還有“視物顯大幻覺癥”(即出現巨人國幻象)、狂笑不止、手舞足蹈不能自已等。

  這些幻覺,是來自我們大腦的錯覺嗎?

  中科院心理所健康與遺傳心理學研究室研究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心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尹文剛告訴記者,在心理學上,幻覺是指在沒有客觀刺激作用於相應感官的條件下,而感覺到的一種真實的、生動的知覺,是知覺障礙的一種。而相對地,錯覺則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映錯誤的認知。二者相互區分,並不是同種現象。

  尹文剛說,幻覺主要分為幻聽、幻視、幻嗅、幻觸等,最常見的是幻聽、幻視,這幾種幻覺常出現在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癥或嚴重的抑郁癥的狀態下。不過也有例外,尹文剛告訴記者,“幻肢”就不同於上述幾種幻覺,至少“不同於精神病患者的幻覺”。

  幻肢是失去四肢的人們所產生的一種幻覺,這些人感覺失去的四肢仍舊附著在軀幹上、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動。

  “幻肢”這個名詞是費城著名的神經科醫生維米奇爾在1872年開始使用的。他觀察美國內戰後在士兵身上廣泛發生的幻肢現象,並用假名在當時流行的通俗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發表了關於幻肢的第一篇文章。

  高達50%~80%的截肢患者會在其截去部位經歷幻肢的現象,幻肢也會出現在天生沒有四肢的人或是癱瘓的病患身上。另外,約一半的幻肢病人有令人無法忍受的幻肢痛。

  尹文剛對記者說,迄今為止科學家對包括幻肢在內的幻覺的了解還不夠,對幻覺產生的腦機制和神經機制的研究還不是特別清楚。

  “有一種說法是,人的大腦在正常的工作機制下,能夠區分開哪些東西是想象出來的、哪些是真實的。基於神經心理學上關於精神分裂癥的認識認為,幻覺的出現就是大腦沒有區別能力了。”尹文剛指出。

  有些專家認為,大腦需要某種最低程度的來自環境的刺激,如果達不到這種最低的條件,或這種條件被一些心理障礙因素給破壞掉了,可能會促使大腦根據過去的經驗、人格因素等重新構建現實與環境的意義,便導致了幻覺的產生。

  尹文剛說,也有人認為幻覺跟昏迷、夢境有關。這種觀點與夢的“心身作用說”有些類似。

  夢的“心身作用說”認為幻覺是夢的不正常延伸,是在非睡眠狀態下出現的夢。做夢時,幻想與自我分離,人不會察覺是自己在幻想。“幻想”自感覺記憶取出資料拼湊後再送回感覺區而成幻覺。

  不管何種原因,尹文剛都認為,出現幻覺不是正常的現象,“包括誤食致幻蘑菇引起的”。

  而目前,要想從幻覺中恢復,可以依賴藥物。比如截肢時除了全身麻醉之外也對患部使用局部麻醉,可有效預防幻肢、幻肢痛的產生。

  延伸閱讀

 

  致幻蘑菇帶來的幻覺

  墨西哥魔術師用當地生長的一種傘蕈科的蘑菇制成的一種“神奇藥粉”能使人產生幻覺,它的名字叫墨西哥裸蓋菇。經化學家分析,使人產生幻覺的成分是“裸蓋菇素”等生物堿。早在三千多年前,生活在南美洲叢林裏的印第安人就發現了這種蘑菇的神奇作用,並對它產生了崇拜的心理,稱它為“神之肉”。每當舉行宗教盛典時,便將這種蘑菇浸泡在酒裏,給參與祭祀活動的人飲用,以共享遨遊“天國”的樂趣。

  還有一種古巴裸蓋菇,也可制成魔術藥劑,人們服用後,瞳孔放大,心跳緩慢,渾身發抖、出汗,15分鐘後便進入幻境。有的人表現出極度愉快,狂歌亂舞;有的人表現出抑郁煩躁,哭笑無常;有的人甚至行兇殺人或自殺,不能自我控制。

  印度有一種菌蓋非常艷麗叫做毒蠅傘的蘑菇,它含有致幻成分為毒蠅堿,人食後一刻鐘便進入幻覺狀態,渾身顫抖,如癡如醉,傻態可掬,往往做出一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動作;並且所看到的東西都被放得很大,普通人在他的眼裏卻變成了頂天立地的巨人,使之產生驚駭恐懼的心理,有的被激怒得發狂,直到極度疲倦,才昏然入睡。有趣的是,據有人試驗,讓貓吃了這種蘑菇,也會因懾於老鼠身軀的巨大,而不敢捕捉。因此,在醫學上將這種癥狀稱之為“視物顯大癥”。

  華麗牛肝菌和我國雲南山區生長的小美牛肝菌卻具有與毒蠅傘相反的作用,人食用後可產生“視物顯小幻覺癥”。當人們進入幻覺狀態後,便會看到四周有一些高度不足一尺的小人,他們穿紅著綠,舉刀弄槍,上躥下跳,時而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向患者圍攻;時而又飄然而去,逃得無影無蹤。吃飯時,這些小人爭吃搶喝;走路時,有的小人抱住腿腳,有的小人爬到頭頂,使患者陷於極度恐懼之中。

  《中國科學報》 (2014-08-01 第16版 探索)

  


转自中医于春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