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箱家学

 逍遥老豆 2015-07-12

青箱家学


  南朝宋的王淮之,字元曾,是琅玡临沂人。他家几代人在朝任高官。他的高祖父王彬,任尚书仆射。曾祖王彪之,官居尚书令。祖父王临之、父亲王讷之都做过御史中丞。

  王彪之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很熟悉朝中的典仪掌故。一家世代相传,都谙熟朝廷旧事,并将这些知识写下来,藏到青色的书箱里,世人称之为“王氏青箱学”。 

  王淮之精通礼传,擅长文辞。早年当过右常侍、尚书礼部郎。义熙年间,又为尚书中兵郎、丹阳丞、中军太尉主簿等官。他有理政之才,办事效率高,处理政事井井有条,政绩突出,被封为都亭侯。后来,又被提升为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同僚们都对他敬畏三分。

  宋高祖即位后,拜王淮之为黄门侍郎。王淮之认为朝廷实行的一些制度不合乎礼仪,应该以郑玄所注的礼为标准,沿用旧制。于是上书高祖,请求更改。高祖知道王淮之家学底子深厚,深谙历朝旧事,他的建议一定有理有据,符合先王定制,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淮之继承父祖的学问,又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和历代礼仪制度,撰写了《仪注》一书。当时的许多名士都很钦佩他,经常登门求教。王淮之有问必答,引经据典,令人叹服。

  当时的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十分欣赏佩服王淮之,经常感叹说:

  “治理国家何须高深玄虚的理论,得到两三个像王淮之这样的人就够了。”

  后来,“青箱家学”这一典故,用来指有家学渊源。(丁双双)

  《宋书·王淮之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