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门锁钥

 wps0321 2015-07-12

北门锁钥

李济通

北门锁钥,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这一成语的产生,可以说曾关系到郑国的生死存亡。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重耳因郑国先前对其无理,联合秦国攻打郑国。晋军驻扎函陵(今新郑市北郊),秦军驻扎汜南(即今新郑东北之马陵岗),形势十分危急。后秦穆公在郑国小吏烛之武的劝说下,与郑结盟,退兵而去。晋文公见秦撤兵,自感势力单薄,只好退去。岂料本来相安无事的秦、郑关系,却因一个情报再生波澜。

原来,两国结盟后,秦虽然退兵,却留下大夫杞子、逢孙及少数兵士,入驻郑都,目的是监督郑国,以防不测。公元前628年,秦国驻郑领军人物杞子,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派人送信给秦穆公说:“我已取得郑国的信任,拿到了郑都北门的钥匙,若偷偷出兵,很快就会占领郑国。”因有盟约,出兵与否,秦穆公犹豫不决,于是去问大夫蹇叔。蹇回答说:“以疲惫之师去远方征伐,我闻所未闻。军队疲劳战斗力不强,加之郑国早有防备,恐怕很难取胜。这样行军千里、辛苦而无所得,军士会产生逆反心理,是非常危险的。”但穆公不听他的劝告,立派秦相百里奚之子孟明及西乞、白乙等率兵伐郑。蹇叔哭着对孟明说:“孩子,我看到你出征,却看不到你回来了。”穆公派人告诉蹇叔:“你懂得什么?如果你不久死了,怕你墓前的树也会合抱了。”而蹇的儿子也在出征队伍中,蹇叔又对儿子说:“晋军必在崤山设防,而崤有二陵,南陵为夏后皋之墓,北陵为文王曾避风雨的地方,你在二陵之间,必死无疑,我在那里为你收尸吧!”

结果,秦军进至滑国(在今我省滑县)时,被将去周地做买卖的郑国商人弦高发现,他随机应变,先将四张牛皮作见面礼,又送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再将情报速送郑国。孟明知道消息败露,郑国已有准备,在灭了滑国之后,只好退兵而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弦高救郑”的故事。

再说郑穆公接到弦高报告,知道秦国准备配合杞子,偷袭郑国,立即派人查看杞子的住处,发现他们已打好行装,磨好武器,喂饱了战马,随时准备出击。于是派武皇子将杞子等人礼送出境。杞子逃往齐国,逢孙、相孙逃至宋国,一场里应外合、偷袭郑国的阴谋,就此土崩瓦解。

北门锁钥,原意为掌握北门的钥匙,现一般用来形容北方坚不可摧的军事战略要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