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贤治印●篆刻虽小道,非读书养气者未能奏刀砉然

 御云斋艺术馆 2015-07-13

关注请点击上角蓝色“深圳市书法院


古贤治印篆刻虽小道,非读书养气者未能奏刀砉然



  之前我们谈了下“作”得花样百出的篆刻家们(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并不是在抖黑料(真的不是!),因为虽然他们 “作”得根本停不下来,但毕竟还是在搞篆刻的。要知道“篆刻虽小道,非读书养气者未能奏刀砉然”——听起来仿佛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即使如此,有时候“读书养气”的各位也不是就肯随时篆刻的,翻一翻《赖古堂印人传》就可以发现众多的“不肯为人作”,比如“师黄意气犹自若,工图章不肯为人作”,这说的是陈师黄;“若既以此事自矜,竟不肯为人作”,这说的是万若(出家之后叫“慧寿”);“其自矜慎如此,故不恒为人作”,这说的是李云谷,“然自重其腕,不轻为人作,亦不易以示人也”,这说的是王文安……



  还有一位就更厉害了——

  “实具苦心又高自矜许,不轻为人作,人索其一印,经月始得或经岁始得或竟不得。


  大概就是:

  “大大你给我刻方章子吧!”

  “好。”

  一个月之后。

  “大大你刻好没咯?”

  “没。”

  一年之后。

  “大大你刻好没咯?”

  “没。”

  “大大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刻好?”

  “不知道。”

  (╯‵□′)╯ノ┻━┻☆


  这位是程邃(字穆倩),明末清初的大篆刻家……于是你们懂得。

徐旭龄印

明末清初 石质 程邃

上海博物馆藏


  不仅是汉子,巾帼不让须眉也是有的:“然自怜弱腕,不恒为人作,一章非历岁月不能得。”这说的是韩约素——梁千秋的侍姬,著名的女篆刻家。


口衔明月喷芙蓉

明 象牙 韩约素

上海博物馆藏


  拖延症真是太可怕了!毁一生好吗!


  大概我说完这句就会被拖出去打一顿——当然不是篆刻家们亲自打,懒病这么重估计也是要雇人来打了……


  因为他们说了,这不是拖延症!我们不篆刻都是有道理的!今天不肯篆、明天不肯篆、下个月不肯篆、第二年不肯篆……都是有理由的!


  “作”嘛。

  啊不,我说错了,不是“作”,不是“作”,别打!听听他们怎么说!



  明代周应愿在《印说》中这样看待“什么时候动刻刀”的问题:

  琴有五不弹,印有九不刻,其揆一也。篆不配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力不余不刻,与俗子不刻,不是识者不刻,强之以势不刻,求之不专不刻,取意不佳不刻。作者苦心,正须识者珍重,若不珍重,作亦徒然,作既徒然,不若不作。


  明代的朱简承接其上,也提出自己的观点:

  识者珍重亦须作者精诣,若不精诣则不可作。故不可刻者四:不通文意不可刻,不精篆学不可刻,笔不信心不可刻,刀不信笔不可刻。有不可刻而刻之,则无有不谬者矣。


  另外,龟毛的我查了查文献,又发现清代陈炼也有《印说》,内容仿佛是前面二者的结合,姑且看一看:

  琴有不弹,印亦有不刻:石不佳不刻,篆不配不刻,义不雅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疾风暴雨、烈暑祁寒不刻,对不韵者不刻,不是识者不刻,此所谓八不刻。又有不可刻者五:不精诣不可刻,不通文义不可刻,不精篆学不可刻,笔不信心不可刻,刀不信笔不可刻。有志斯道者可不慎舆?



  头都看晕了吧,呵呵哒!我给你们总结一下,篆刻家们认为,以下这些情况你就是抱着大腿哭求,他们也是不会动刻刀的:


环境不好



  例如“疾风暴雨、烈暑祁寒不刻”,也就是——


  今天刮沙尘暴啦,不刻。

  今天有雾霾啦,不刻。

  今天下大雨啦,不刻。

  今天好热啊,有空调也不刻。

  今天好冷啊,有暖气也不刻。


  艾玛仔细想想一年四季去掉太冷太热刮风下雨雾霾沙尘……这也没剩几天了吧?!




工具不好



  例如“石不佳不刻,器不利不刻”,很简单——


  这个不是田黄,不刻。

  这个不是灯光冻,不刻。

  这把刻刀有点不利索了,不刻。

  这盐、糖、纸、破皮革、稻草绒……好像都不太好,不刻。

  这印泥……


  够了我不想听!



状态不好



  例如“兴不到不刻”、“笔不信心不可刻,刀不信笔不可刻”,基本可以理解成——


  兴致不高,不刻。

  女神嫁人了,不刻。

  国足输球了,不刻。

  自家娃考试没拿满分,不刻。

  感觉今天打的底稿不合乎心意,不刻。

  感觉今天刻刀用得不顺,不刻。


  您就说说您什么时候想刻!



内容不好



  例如“取意不佳不刻”、“义不雅不刻”,很明显的道理,“你叫我刻‘香水有毒’?出去。”


  出去就出去吧。




客人不顺眼


  例如“与俗子不刻,不是识者不刻,强之以势不刻”、“对不韵者不刻”,这个估计我还没来得及解释有的人就已经不开心了,大意是:


  你居然不喜欢我女神?不刻。

  我和你很熟吗?不刻。

  有权有势了不起?不刻。

  这么俗气,我和你没什么好聊的,门在右边,滚粗不送。

  好累,感觉不能再爱了。



篆艺不精


  “不通文意不可刻,不精篆学不可刻”,篆刻家们觉得自己“技法还不到家,不能给你刻哈!”


  可、可是我觉得您刻得挺好的啊_(:з)∠)_


  总之,不想刻都是有道理的,都是萌萌哒!其实讲真,篆刻家们之所以能成为篆刻家,和他们所有“不刻”都密切相关,无论是心情、环境、技艺、工具……任何一点差池都会导致最后的印面效果不佳,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精益求精,最后成为大师。当然,不给他人刻,不意味着自己就不练习了,虽然“不为人作”,但是刻苦练习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就像是我每天在搬砖之余还要腾出时间来给大家写好看的文章一样!当然,文章是要练的,搬砖也是要搬的,看下时间又不早了,话不多说,我去搬砖啦!


转自:寿山石文化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