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本源中央土内涵真义

 djkz 2015-07-13
大道本源中央土内涵真义

大道本源在多维时空世界有许多名号代号。大道本源中央土即是其中最具典型与代表性的一种称谓。其实不管什么代号名号称号,都是一体无分别的,都是为恒顺众生便于理解认知而命名的,关键在于你念诵时是否能与大道本源沟通,能否出现即时反应或后效应。或者说对个人的身心和谐平衡能否起到调整和加持作用。
之前宇宙虚空中,大道在穿越一个新旧时代的临界点、时空点,现在已经穿越,并开始步入宇宙大道正位的时期。对应人间则是大道的转型正位。而大道的转型正位的内涵可浓缩体现在“大道本源中央土”这一“本真心诀”中。大道正位即是宇宙各维时空世界进入而且正对准宇宙大道本源宙心的总体位置。本源宙心与大道力量息息相应,随着宇宙的运转,之后将一步步地完全对应。也可以说是宇宙大道真正地在宇宙诸多时空中正式亮相的时刻!因为宇宙大道到达诸时空的根本任务是唤醒众生心中来自先天宇宙本源的真心灵魂,令之回归本源故乡。而念诵“大道本源中央土”正则可以直接对应、唤醒大道行者来自本源的真心灵魂,令大道行者一下子超越生生世世的轮回、超越三界五行的束缚,一下子顿悟到自己的真面目,显发妙明真心灵魂,并朝着完全恢复原本真面目的道路——全心全意服务宇宙大道的道路上行进。而“大道本源中央土”的内涵真意就是来自宇宙大道本源宙心的先天元灵超越阴阳的总体代表名号,也是本源呼唤游子觉醒归来的“本真心咒”。
从传统文化中的太极阴阳五行角度讲,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就是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奎亥子)水、中央(戊己丑未)土。从颜色上分,即东方青、西方白、南方红、北方黑、中央黄;对应人的五脏,分别为肝、肺、心、肾、脾。显然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常识,遗憾可悲的是当今不少所谓文化人(大学生)都不知不懂!
依据传统文化内涵的解释,太极分先天和后天。先天太极为阴阳未分、一体存在,后天太极阴阳已分,合二为一。无极为0,太极为一,也是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即太极分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为阴阳交变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五种元素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相应,与人的五脏相应。金木、水火是两对矛盾的事物属性,故有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水克火之说。而土(脾)在中央,土生金。故土可运化四方,如同脾胃汲取营养滋养心肝肺胃一样。五行之中,中央属土,恰恰与宇宙本源中心相应。从五行之说讲,故念大道本源中央土更能让人理解认同。
第二个原因是从宇宙生发演化的角度讲,此届宇宙文明要进入三期宇宙大同文明盛世。进入宇宙大同文明盛世之前,必须将前几届宇宙生发演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所有因果业力必须销毁了结!而销毁了结前几届宇宙演化遗留下来的因果业力,必须有强大的宇宙能量,宇宙大道之光(或称宇宙全息生化场)作后盾。否则前几届宇宙演化生发遗留下的无量业力则无法销毁了结。所以此届宇宙文明由与此届文明应运而生的宙心大佛(大日如来)亲自率领引导人类和宇宙多维时空世界的高级生命进入宇宙大同文明。无论什么代号,她都不是专指某一个人。如果你认为是某一个人的话,那么东方木、中央土又指谁?道外人不解,认为这是在搞崇拜神话个人,此种想法大错特错!所以为了避免一些人对念诵某些名号的错误认识,这个“大道本源中央土”的名号随缘应运而生。显然,这也是教化的方便需要,是为时而用的文字相,不可执着不放,最后还是要进入空空大道之境……
如果你自感多劫世因果业力较轻,身心和谐平衡,修行到一定境界,十分思念渴望回归灵魂的故乡源头,那么你就多念大道本源中央土。念诵大道本源中央土会使你的心变得更加平和安静。在念诵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反应,这都是在帮你调整身心平衡和消业的正常反应,皆不要拒绝或向坏处想。在中医看来,身体出现的任何病痛不适,包括咳嗽、发热、感冒、出疹子等,都是身内自动调整向外排毒的正常反应。而西医则认为是病,非要用药物治疗不可。
可以肯定的是:这七个字就是宇宙大道本源中心的全息全能代表!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危险或面临各种灾难发生时),都可能会出现不可思议的神奇作用。当然,关键在于你的心与宇宙大道本源宙心真正沟通了没有。而沟通的关键还是那六个字:德性、悟性与真诚。
这个宇宙总体名号、代号、称号,谁都可以念诵,不论有无信仰或修行修炼。如果你对此有探讨的兴趣,可让天真敏感的孩子去念,让他们感受一下;或让其它信仰的信众去念诵;或让有功能的人去念诵,也许你会从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奥秘。显然,这属于宇宙生命科学的内容,也是佛家常讲的那句话:感应道交。
一真

2012年12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