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有儿如A股,行为反复为哪般?

 埃达 2015-07-13


点击题目下方教子有方,关注中国顶尖教育杂志



昨天上班的时候,扫了一眼热点:A股绝地反击沪指逆转大涨站上4200!最近,股民身处冰火两重天,日子过得也真是跌宕起伏。听说彼此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也变成了“刘大妈割肉去了”“哦,王叔一大早去天台排队了”“我想静静我不想说话”之类……


 

正在感叹股市深似海,跌宕起伏没个准的时候,看到了网友@韩良有个娘的日志:


“韩良的老师又打来电话,说今天有钢琴练习,韩良又没带琴谱。匆匆忙忙赶回家,好不容易在他的房间里找到琴谱,不想出门的时候又看见他把家校通落在了门口的柜子上,瞬间我就凌乱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他记得做什么记得带什么,但是没什么大用。今天信誓旦旦向我保证会记得,结果顶多撑个两天,第三天一切如故。人都说股市跌宕,哪有我儿这般折腾。”



其实,幼儿的行为习惯出现反复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习惯的形成,他说习惯的生理基础是神经中枢之间通路的形成,因为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被经验所改造。因而,根深蒂固的习惯是需要反复训练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规律:


一为趋早性。人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从小开始培养,易形成好习惯;


二为渐进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即是反复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



而人类大多数的习惯都是在早期的生活中形成的,所以,学前期是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可以试试下面的建议:


1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内容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主要是指:学习用品、玩具、图书及家庭活动角的创设展开;而精神环境的创设则表现为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玩具、共同阅读、聊天游戏、学习专门技能、外出娱乐等,另外父母还应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


2
家长努力做个好榜样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家长首先要有好习惯。



3
全家教育要一贯一致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看电视、睡觉的时间。父母应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如果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的习惯也断然也是养不成的。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可以私下进行沟通,达成一致。


4
智育德育都要抓

  

很多家长对孩子智育较重视,而对孩子的德育较为轻视。“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在抓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

教子有方微信号:jiaoziyoufa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