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百年前的紫气东来“瓶安钟”-- 听“钟王”丁一的藏钟趣事

 苏迷 2015-07-13
看百年前的紫气东来“瓶安钟”
听“钟王”丁一的藏钟趣事

 




紫气东来“瓶安钟”


 局部

青花瓶安钟
  在没有电脑、手机、平板设备等科技产品的年代里,墙上悬挂着的、桌台上小心置放着的时钟,成了我们用来了解时间最直观的方式。这样的记忆在慢慢远去,一到准点就发出的清脆击打声也越发模糊。丁一家中四代人收藏时钟,到他这一代,依然坚守着对于老钟的情感。藏钟、修钟,丁一作为守护时间的匠人,每一个老钟都藏着一段不予言尽的故事。

  商报记者赵炜/文 实习生陆怡/摄

  在吉庆街上,丁一开着一家自己的钟表店,琳琅满目的老钟着实震撼。与其说是钟表店,不如说这里是丁一自己的钟表收藏馆。各种年代、造型的西洋钟看似摆置得杂乱无序,但仔细一瞧却都有章可循。每个钟走着相同的时刻,它们也必然有各自不同的轨迹。丁一说,你仔细聆听,清脆的机械走动声仿佛就是它生命的脉动。
  走过狭窄的楼梯,拐上二楼,紧闭的屋子里是丁一的另一个“宝库”。打着冷气的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百年“瓶安钟”,这也是丁一颇为自豪的藏品系列。
  中国瓷器外形,藏着西洋钟表的“内心”,这些历史悠久的瓷瓶座钟各个精美绝伦,让人过目难忘。而中国人为了讨口彩,把它称作“瓶安钟”:既形象,也寓意吉祥。在众多“瓶安钟”里,一座老钟分外醒目。宛若一团紫雾轻附于瓷瓶之上,由深及浅,分外尊贵。“全世界可能就这一座了。”丁一指着这组老钟说道。这座钟名为“紫气东来”,瓷瓶上渐变的紫色甚为少见。丁一介绍,这座钟是光绪皇帝在戊戌变法之时所制。在当时,要在瓷器上烧出这样变幻的色彩,确实极富挑战,即使在今天,也不一定有能工巧匠具备如此高水准的技艺。于是,光绪帝命所有的窑口要烧制出这样的作品来呼应自己的变法之举。一年?三年?具体耗下多少精力真正研制成形,我们已无从考证。但这“紫气东来”瓶终于被烧制出来,显现出中国制瓷的雄厚实力。
  瓷瓶万事俱备,那里面的钟表机芯从何而来?
  于是,宫廷只得把它送往西方,让外国人完成最后的工序。瓷器的运输也颇有讲究。把瓷器放入木箱,加入黄豆,不断浇水发芽,待黄豆芽把瓷瓶满身包裹,
  才让这中国的至宝运至海外。丁一说,古人的聪慧让人折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防止瓶身在运输途中的震动。只可惜,这样的一来一往用去太多时间,等“紫气东来”回到中国,光绪帝变法已然失败,被慈禧关押,以至于这“瓶安钟”最终未能流入皇宫里,也就在百年之后,阴差阳错地被丁一的前辈在解放之前收藏,一直保留至今。
  外国人格外羡慕中国人的“瓶安钟”,但奈何“China”的制造是他们力所不及的工艺。于是,外国人想要附庸风雅,依葫芦画瓢用铜造出了外观相似的奖杯钟,虽然也镶上铜片装饰,漆有不同的颜色,但和中国的“瓶安钟”对比之下,便相形见绌。
  同是“瓶安钟”,但丁一把几座钟摆在一起,仔细分析完其中的原委来,就能发现各种的差别了。最普通的一种被他叫作“财主钟”。为何取了如此有趣的名字?丁一笑言,旧时候,有钱的大财主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从外国人手里买来了这所谓的“瓶安钟”,虽然外观相差无几,但瓶内大有玄机。由于科技水平落后,它只能走一天,需要定时定点上发条。“一般财主见客人来,就打开钟,拨到正点,在外人面前显摆一番。”像这样的钟,据丁一说,里面走的就不是钟摆,而是像手表里面的游丝。
  而另两种,则分别叫做“哑铃钟”和“两眼钟”,从“瓶安钟”的钟面上就能辨别。“哑铃钟”也称为“单眼钟”,它在准点之时不会敲击发声。而“两眼钟”是高级品种,它依照时刻对应敲击次数,像“紫气东来”就属于“两眼钟”。丁一特地强调,“瓶安钟”是特别“娇贵”的种类,它只能放在水平的桌台上,稍有偏差就不能走动。
  唯有“财主钟”是另类,它不受限制,怎么摆放都能正常运转。
  四代人收藏,所有的钟表林林总总也估摸有两千只左右,其中不少是丁一的“心血之作”,因为其中不少的破钟都是由他亲自修复。他说,这也实属无奈。修钟这门活他全靠自学。平日里就爱拆拆组组的他也积累下不少经验来:看着老钟的钟摆走不走,用一把螺丝刀抵在摆盘上一听,就能判断老钟机械零件的好坏;遇上特别高大的立钟,年纪不小的他只能攀上凳子,头戴强光灯,小心翼翼地修理起来。他打趣道,大家肯定想不到,修钟都是个“高危”行业。
  不仅能修钟,丁一连钟内要用到的小零件都“创造”了出来。老钟机械里有个小玩意儿叫“吊丝”,它是六七丝到十几丝的金属线,要找一根原配的“吊丝”很困难,并且价格很高。为了能解决这桩麻烦,丁一苦思冥想了一个月之久,最终竟是靠稀松寻常的刮胡刀片把难题迎刃而解。处理刀片的过程也要格外小心,丁一把刮胡刀片用喷枪慢慢烤红,经过降温处理之后,他要耐心地把刀片打磨到比头发丝还要纤细的薄度,才能将弹簧片进行切割安装。丁一说,已经反反复复打磨了好多片,还是会有失手的时候。“这不但考验眼力,关注力也不能缺”。就是这么修修补补,丁一从藏钟人成了修钟的匠人,对于老钟的情感自然不言而喻。
  上过拍卖,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要买钟,丁一却很“任性”,定是碰上同道中人,才愿意“忍痛割肉”。他说,这些钟好不容易回到中国人手上,他就要好好珍惜每一座老钟。它承载着历史的回忆,家族的情感,还有自己留下的“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