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

 昵称503199 2015-07-13

《汉书·艺文志》把图书分为“六艺”(即经传)、“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大类。虽然这个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所着录的书籍,大部分已经散佚不存了,但我们至少可以由此知道先秦至汉初图书的种类和学术流别。不过,“六分法”这种图书分类方法并没有一直沿用下去。那么,它又是被哪一种图书分类方法取代的呢? 

图书分类反映学术情况

我们说古代的图书分类反映汉代以前的学术情况,这点从“六分法”的具体分类可以窥见:在6个大类之下,《汉书·艺文志》又清楚记录了38个小类,例如《六艺略》下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等9类,这9个小类实际上就是汉代人最重视的儒家六经、传记和有助理解经典文字的学问(即小学类,就是今天的语言文字学);又如《诸子略》下分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10小类,它们就是流行于战国时代的主要学术派别,即所谓“九流十家”。而《六艺略》和《诸子略》这两个大类相加起来,合共有19个小类,已占《汉书·艺文志》所有小类总数的一半,可见儒家经典和诸子学说,的确是先秦至汉代学术的核心内容。 

不过,随着后世政治、社会、文化以至学术环境的变更,“六分法”已逐渐变得不合时宜:在先秦时代,史学著作并不发达,与史学有关的书籍,在《汉书·艺文志》中被归入《六艺略》之下的“春秋类”;汉代以前的人,也没有发展出清晰的文学观念,包含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歌诗”等几个小类的《诗赋略》,只是因为要避免《六艺略》的“诗类”书籍数目太多而另立的一个图书类别。可是从西汉末年到魏晋时代的二百多年间,史学有很大的发展,文学创作也日益增多,而在汉代以后,学术上则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政治上则国家大抵处于统一、稳定的局面,这令子书、兵书的数目不增反减。因此,《汉书·艺文志》的六部分类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汉以后的书籍种类,而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图书分类方法来统括后代的图书。 

西晋分类法 影响各朝代

根据史书的记载,西晋的荀勖在三国魏代人郑默所着《魏中经簿》的基础上编成的《中经新簿》,所采用的就是一种崭新的图书分类方法。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其中甲部包括六艺、小学,乙部包括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包括诗赋、图赞、汲冢书。这种四部分类法,影响了其后各朝各代的图书分类,在中国书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萧敬伟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