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谋之才——陈平

 剑舞彩涅磐人生 2015-07-14

一、陈平娶妻 
    陈平,出生在战国时代的韩国。张良锥击秦始皇的这个博浪沙,就是陈平的老家。家里祖上都是韩国的农民,他很小就没了父母,依靠哥哥种植30亩薄田为生----因为这个地方是黄河和管渡河的冲击流域,沙田比较多。所以,尽管哥哥种植了30亩地,但由于田土贫瘠,所以收成也不行。
    他年轻的时候,长的个子比较好,相貌也很好。但他不喜欢种地,喜欢读老子和黄帝的书,没事就学习道家文化。他除了在家里读书,就是成天和有学问的人交游。乡里人议论他:“家里这么穷,却吃的又白又胖。”他嫂子也不满,就埋怨说:“家里吃糠咽菜,却养了个游手好闲的小叔子。”他哥哥听到老婆说这个话,就把老婆给赶走了,又娶了一个厚道的老婆,继续养活陈平。
    到了适婚的年龄,由于陈平游手好闲的名声,在全县都比较有名,就讨不到老婆。富裕人家认为陈平不务正业没出息。而陈平自己又看不上穷人家的女子,因为他知道,像他这种人不是种地的料,只有依靠大户人家的女子才能支撑自己想要的生活。
    县里有一个的大户人家,有一个女儿是个困难户。这个女儿结了5次婚,死了5个老公,所以同样的富裕一点的家庭没有人敢娶这个女儿了。有一次,大户人家的主人偶然见到陈平,觉得相貌堂堂,谈吐不凡,想把女儿嫁给陈平。但他不放心,就说去陈平家看看,到了陈平家。这个主人有点失望了,陈平家太穷了,连门都没有,弄个破草席子来挡风。但这个主人仔细观察了一下,又比较惊讶。发现陈平家门口有很多深浅不同的车辙痕迹,问了下陈平,陈平轻描淡写的说是朋友来拜访的比较多。要知道,那个年代,一匹马比一个人的生命都金贵,能乘坐的起马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家。就决定把女儿嫁给陈平。主人回到家之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女儿的哥哥表示反对:“陈平是个有名的游手好闲分子,怎么把妹妹嫁给这种人?毁了妹妹啊。”主人说:“你们见过长的这么好,而且还这么有见识的人,长期贫穷的嘛?”大家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陈平和哥哥说这个事,陈平的哥哥说:“这个女人可克死了5个老公,你能抗的住么?”陈平说:“这个都是一般没文化的人迷信的东西。我是学黄老之道的,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自己才是主因,它人都是次因。把自己的命运赖在它人身上,这种怨天尤人的做法是愚蠢的。”陈平看哥哥有点松动了,又接着说:“我们家这么穷,我依赖于你生活,尽管你不嫌弃我,但还是无法达到我想要的生活。只有与富裕人家联姻,我们才可能走出贫穷,获得一个富足而美好的未来。”哥哥觉得陈平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了。
    妻子过门的时候,大户人家的主人告诉女儿:“你去了不要因为人家贫穷的原因,就对人家及其家人不尊重。对待陈平的哥哥要像亲生父亲一样,对待陈平的嫂子如同母亲一样。”陈平娶了妻子之后,仰仗岳父家的财力,费用丰富,交游拜访日益广泛,见识也越来越高了。

    ---总结1:
    对于陈平来说,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没有好和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而且,对于人来说,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周恩来为什么娶了邓姐?因为人生价值的需要,而非爱情的需要。
     对于大款来说,为什么能成为大款?因为风物长宜放眼量,不拘泥在一时一地的得失。
二、分肉见志
    原来人人都不待见的陈平,仰仗着妻子家的财力,得到了世俗的更多接受,能够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了。陈平的哥哥很高兴,对陈平说:“我一直觉得,只有你才能给咱们家光宗耀祖啊。果然如此。”陈平说:“社会绝大多数都是只看眼前利益的俗人。当我们家还穷的时候,谁都认为我们不行,当我们富裕一些的时候,大家都另眼相看了。”
    当乡里结社的时候,祭奠鬼神,因为陈平有学问,而且又穿戴的比较整齐,就让陈平担任社宰。社宰就是负责祭奠,然后把祭奠完神仙的肉,来分给各家各户。陈平分肉分的很平均,没有因为跟谁的私交好就额外照顾谁。大家都说:“陈平是个好小伙子,肉分的这么公平。”陈平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帮天下人办事的话,也会这么公平的。” 
   
---总结2:
    孔子说:“你看一个人的话,不要听它说什么,只需要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看清楚。首先,看做事情的出发点;其次,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其三,做完事情的态度。人的猥琐还是志向高远是无法隐藏的。”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陈平面对社会的态度。他确实是个讲求提供社会价值的人,而不是猥琐的只知道拉拢几个人、急切的谋取自身利益的、不讲公德只讲私德的小人。
古往今来,很多人做事不凭公断,任人为私,对不起众人,然后自取其辱。然后又说不能怨自己,只是小人的辩解之词罢了。
三、渡河遇盗

    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陈平这个时候已经40岁了,但他觉得施展人生抱负的机会到了。就跑去投奔当时在山东造反的魏王。当时的年代有文化的人不多(------其实,今天何尝不是如此?)由于陈平的才干,一去投奔,魏王被任命陈平为太仆------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长。由于不被信任,陈平觉得无法施展个人才干,就又去投奔了项羽。

    陈平作为项羽的谋士和将军,跟随项羽入关破秦,受封为信武君。在鸿门宴上,陈平就坐在张良的旁边,跟项羽、刘邦一起喝酒的。刘邦号称上厕所半天不回来,项羽让陈平去叫刘邦,陈平被张良拉住扯淡,以便刘邦逃走。陈平见到张良,自然对张良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两个人都是战国时代的韩国人,而且张良的博浪沙一击,当时对陈平感到巨大的震撼,为韩国能出此等人杰而自豪。
    项羽灭秦之后,将秦分为三个国家,雍、塞、翟。然后,自己回徐州去坐西楚霸王了。才分封完毕,齐、赵就发生了变故。而被贬到汉中的刘邦,凭借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也一举攻破了三秦。河南的殷王,也反叛楚国,表示归降汉王刘邦。项羽派陈平去剿灭殷王,陈平率军一战破殷,殷王投降。陈平没有杀殷王,训诫了殷王一番,就率师而归了。--------陈平没有杀殷王,是因为黄老之道,注重养育,而不是残害生灵,何况是人命。

    陈平破殷有功,被项羽封为都尉,赏给他黄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殷王投降了。项王大怒,认为评定殷国的将领无能,没有安置好殷国。准备杀掉原来平定殷国的将领。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

    陈平横渡黄河,上了一叶扁舟。船夫见他一个相貌不凡之人,认为是逃亡的将领,肯定携带了宝贝钱财回乡的,准备到河心沉船夺命劫财。陈平一看此人盯着自己看了一下,觉得是个歹人,很害怕。就说,自己的衣服潮湿了要凉晒一下。然后解开衣服赤身露体。船夫一看他身上除了一把宝剑之外,一无所有,就没有下手。陈平说:“我要回家乡了,宝剑也无用,送给你做个礼物吧。” 

---总结3:
    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遇到不好的处境,就离开,勿贪图而误了前程。陈平离开魏国,为明智之举;
遇到不好的人和事情,敬而远之,切勿贪图而纠缠而招致怨恨,钱财乃身外之物,何况原来赏赐自己的人又怨恨自己了呢?陈平离开项羽,将项羽赏赐的银两全部还给了项羽,高风亮节。
遇到歹人,善待其人,适当满足其需求。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之手,切勿与盗贼争锋。而且盗贼也是条性命,也不要轻易置盗贼于死地,此乃道家风范。
四、投奔刘邦

    陈平投奔刘邦,主要是他觉得刘邦才是能成就大事的。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一个非常了解他的好朋友叫魏无知的,在刘邦手下做将军。这个有人引见,就能快速谋到跟自身能力相符合的职位,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来到汉军,魏无知把陈平引见给刘邦。当时投奔来的一块见刘邦的有7个人,都是有人引见的。刘邦本来就比较傲慢。而且,当时正当其盛,已经聚集了20万人马了,来投奔的人很多,刘邦有些不以为意,就说:“欢迎来归队啊。你们下去休息吧,等有时间,我跟将军们商量了,再给你们分配职务啊。”陈平觉得,这样自己就沦落到比较低级的岗位上了,必须要得到刘邦的认可才行。于是就说:“大王,我有话一定要今天讲给你听。”于是刘邦说:“好吧,你留下来聊一聊吧。”结果,原来定下的短暂聊天,变成了彻夜长谈。双方聊的非常投机。刘邦问陈平原来在楚军时的官职,然后就同等官职任命陈平做都尉。

     都尉这个职务,是跟随主将掌管监察部队将领的,位置很高,众将喧哗。当时刘邦手下的一些大将周勃、灌婴等对陈平这样一个寸功未立,来了就位居高位的人很怨恨,就都跟刘邦说:“陈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刘邦。而且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刘邦怀疑起陈平来,召引见陈平的将领魏无知来责问:“你推荐的人,你了解他的人品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跟陈平做好朋友的魏无知自然也不是毫无主见的俗人。魏无知跟刘邦说:“大王不是说,你要找到有才能的人来任用的嘛?干嘛现在怎么又问起品行了呢?现在即使有尾生抱着柱子自己把自己给淹死了的那样品行高的人,连自身都保护不了,更无力保护别人了,这样的人对你有用嘛?对你的胜负、对你的命运没有好处,大王难道需要吗?我们应该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有利国家罢了。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多大点的屁事呢?”
    刘邦认为说的有道理,但还是决定要当面质问一下陈平。 

---总结4: 
  用人也罢,交友也好,与人交往,当用其长处而略其短。人无完人。如果太重视完人了,就没有交往了。而且,你自己身上也缺点无数,别人也要有同样的想法的话,谁会跟你交往呢?
五、确有瑕疵
      
    刘邦见了陈平,问道:“听说你原来在家的时候,跟你的大嫂有点那个关系,是不是真的啊?”陈平说:“我大嫂比我大十几岁,而且我大嫂还一直对我不喜欢干农活不满意。正是因为大嫂对我不满,我大哥就把大嫂赶走了。你说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呢?”刘邦说:“啊,原来是这样啊,冤枉你了。”
    刘邦接着又问了一句:“这么说你跟嫂子没什么关系?”陈平的脑门上汗流下来了,说:“也不是。大嫂被大哥赶走之后,又娶了一个18岁的小嫂。”刘邦说:“那还是有关系?”陈平说:“大王,你有所不知啊。我当年在家的时候,20多岁的时候,根本讨不到老婆,家里穷啊。后来30多岁,才娶了1个寡妇。我大哥比我小嫂大15岁,而我跟我小嫂年纪相当。当时我大哥每天去忙于生计,我跟小嫂在家,一来二去的,也就那个了。”刘邦大怒道:“私通嫂子,禽兽之行啊,这类破事你也能干的出来?”
    陈平叹了口气:“哎。”然后答道:“当年我年纪小,没能把握住自己。可我知道这个事情不对,后来,我也娶了媳妇,就想分开住了,可我哥不愿意。又过几年,陈胜起事,我就尽早的离开家乡了,也是为了与小嫂不再见面。古人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刘邦感叹道:“你说的也是。英雄莫问出处,曾经有点鸟事,算不了什么。想当年,你哥哥我也是到40岁了才娶到老婆。30岁的时候,隔壁村有个寡妇曹氏,俺们一来二去也就那个了。俺也不可能娶她。结果,她还给俺生了一个娃,娃她自己带着,她还给娃取了个很俗的名字,叫刘肥。嘿嘿。后来吧,我娶了你嫂子吕雉,人家吕雉出身大户人家,确实有见识有担当。不仅仅没嫌弃俺以前的这点破事,而且还觉得曹氏太穷了,容易把娃耽误了,把这个刘肥要过来自己带着。对刘肥像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啊。”

    刘邦对陈平也算惺惺相惜,对造化弄人发了一番感叹。陈平刚刚松了口气,刘邦眉头一皱又问了:“对了。你从了魏王,又从楚王,然后又到我这里来的啊。你怎么很容易见异思迁啊?这个能叫忠臣吗?”陈平说:“魏王、楚王,用了人而又总是怀疑别人,在他们手下很难施展抱负。他们都不是能有所作为的人。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不能守枯木而待春啊,自然要选择圣明的君主而从,所以就投奔了大王您啊。不是我不忠,而是我跟错了人,我离开他们的时候,都是净身出户的,木有占他们半点便宜。”
     刘邦觉得有道理,但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陈平心里一惊,又怎么了?还没完没了了。 

---总结5:
   做了错事不要紧,但要认识到问题的错误能够知道及时改正,更重要的是过去了的就要放下。人千万不要给自己定性-----这个是说固步自封。人一固步自封了,就很难进步和提高了。
人也不能总背着包袱前行。如果因为曾经犯过错,在回忆中总是自己惩罚自己,就不会更好的进步。所谓:放下即得道。 无论以往是顺利,还是挫折,艰难困苦或锦衣玉食也罢,都不应当成为人前进的障碍,而更应该成为人前进的动力。
六、 拿人赠金

    刘邦又问道:“听说我自打任命你为都尉之后,你纷纷接受将官的馈赠,谁给你的钱多,你就给人家安排好的位置。是不是这样啊?”
    陈平当时官居都尉。都尉这个职务,类似于我们今天部队的政治部主任,或者国企的干部部部长,或者私企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是监察将官的要职,并参与决策委员会和参谋长战斗策划会议的。由于在人员的提拔和战斗的排序上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好处,自然巴结者众多。
 
    陈平说:“这个确实是事实。”刘邦说:“你胆敢受贿,扰乱部队秩序啊?就这个罪名,我可以立即斩了你,你知道嘛?”陈平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很委屈的说:“我来你这里,是身无一物啊。我穷啊。你一个月给我的2万块钱工资,根本不够用啊。在这些将官面前,我穿的太破,当时内衣都是打满了补丁,他们总是当面嘲笑我,看不起我。我说话根本木有人听啊。所以,我只能靠接受将官的馈赠来尽快把门面弄的高雅一些,然后就能有威严了。而且,我就是接受了馈赠,也是按照个人的实际能力来安排的工作,并没有坏事啊。你说要是你沦落如此,当怎么办?” 
    陈平看看刘邦皱着的眉头松开了一些,然后继续说:“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暂时的猥琐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我是要凭能力效力于主公的。你要是觉得我这点事做的确实无法容忍,那么你就让我离开吧。我不带走一分钱。”
      刘邦说:“别啊。以后缺钱直接管我要就好了,别再接受馈赠了。”然后叫手下拿来了一张金卡,对陈平说:“里面有500万,花完了再来找我。你可以回去休息了。好好干,前途广大啊。” 

---总结6:
    长木板决定了人的发展空间。水桶论说短木板决定了水桶的容量,实际上这个理论是指封闭状态下的。人在年轻时候,应该尽量修炼长木板,把自己的长处尽量发展,然后跟同样的长木板进行合作组成一个大木桶。
    就如同刘邦包容了陈平的缺点,看中的是陈平的才能,正因为如此陈平3次救刘邦于水火之中。社会也是如此,在越高的社会层面,宽容度越大。越是市井之间的人,宽容度越低等,中外皆如此。
    中国的很多教育是想把人教育成完人的,然后人终其一生没有修炼成完人,结果连长木板都木有,碌碌一生。无疑是教育的失败。
七、彭城兵败

    灭秦之后,天下封王,项羽分封了十八个国家。项羽是楚霸王,定都于彭城。由于项羽任人唯亲,分配的不公,导致多个国家不满。刘邦从四川出来占据了秦国。山东的齐国发生了内乱,齐王被杀,齐国的将军自立为齐王。项羽作为霸王,需要主持正义,就挥师去征讨齐国了。
    刘邦乘项王在齐国作战的机会,领军20万从秦国杀出来,来攻打项羽。也就是这个时候,项羽因为刘邦占据了河南而迁怒于陈平,要杀陈平,陈平投奔了刘邦。
      陈平投奔刘邦后,刘邦已经裹胁了5路诸侯,军队数量也从20万变成了56万。趁着项羽从徐州出发去攻击山东齐国,刘邦一举攻占了彭城。

    项羽率领10万军队正在齐国作战,得到老巢彭城被占领的消息,大吃一惊。手下军将也非常愤怒。项羽留下了7万人马继续攻击齐国。亲自率领3万轻骑兵连夜奔袭而回,饶到彭城的西北,切断了汉军的退路。
    刘邦占领了彭城后,天天纵酒,吃喝玩乐。此时,听说项羽3万骑兵来攻打自己的56万大军,刘邦哈哈大笑。说道:“项羽找死啊,居然用3万人来打56万人。他以为自己是神啊?我自己来安排这场战斗,众将听令。。。”
     汉军将56万人马,一字排开,背靠泅水,跟项羽决一死战。战斗从破晓之时开始,一方是楚军,这是歼灭了虎狼之师的3万楚军精锐骑兵;一方是多国联军,其中汉军是20万没经过大阵仗的刘邦部队,加36万5国联军,是56万没有太多战斗经验的多国部队。项羽一马当先,率领3万骑兵,率先向汉军发动了攻击,3万骑兵与56万大军开始混战。不到中午,联军被杀10万,汉军和5路诸侯的大旗全部被楚军砍倒了。胆破心寒的联军大败而逃,向后拥挤,落入泅水,淹死了10万。剩余30万残兵,惶惶如丧家之犬,向西南的山地狂奔。楚军一鼓作气掩杀而来,联军一直败逃睢水,又被歼灭10万。
     这个时候,刘邦率领亲信人马只有几千人了,被项羽团团围住。项羽下令:“不要杀了那个农民刘邦,给我抓活的,我看看这小子到我面前的嘴脸。”刘邦看着从四面包围而来的楚军,心志动摇。此时正当4月天,应当是春风拂面之时,却忽然有大风从天际而来,居然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影。刘邦率数十骑向西南乘机逃出了包围圈。

    刘邦率数十骑一路狂逃,项羽不依不饶的一路追赶,刘邦逃到荥阳(郑州附近),被项羽围困起来了。
    这个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案例:彭城之战。当时,项羽尽管只有3万骑兵,作战经验丰富,骁勇善战,冲击力很强,而且此一战,是这些军将的老婆孩子都在彭城,看到刘邦偷袭而来占据了自己的家室所在,人人归心似箭。战斗打响之后,人人争先,奋勇杀敌。而且项王个人也是实力惊人,曾经一人单骑被18名将团团围攻,而立于不败之地。后来的三英战吕布,在项王这里就是小儿科了。
     而刘邦呢,不仅是战斗力不行不行,而且指挥作战能力也差的远。首先,他的56万人马战斗经验不丰富,就不能跟战斗经验丰富的部队进行肉搏战。其次,刘邦的56万人,有36万是裹挟来的5诸侯人马,这36万人本来就战斗意志不强,把这些部队放在一起,36万一动摇,20万汉军也开始动摇。其三,刘邦的排阵也有问题,背靠泅水,他以为还能学习项羽当年的背水一战,实际上由于部队组成复杂,更有可能互相拥挤被淹死。其四,不知道避其锋芒。项羽率领的是3万杀回老家来的锋芒劲旅,人人思亲,战斗力很强劲,对这种劲旅,应该暂避其锋芒,等锋芒消退,方可与其一决。也就是说,当敌人想战斗的时候,不跟它战斗;当其不想战斗的时候,再与其战斗。

---总结7:
    孙子曰:谋定而动。孙子又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任何事情,不是说资源充足就是压到一切的。要清楚自己的情况,也要清楚对方的情况,就很容易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决出来的结果了。
    而且,我觉得,这个战斗失败与南京大屠杀的那场战斗有很多类似之处。号称保卫南京,却一触即溃。然后,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项羽斩杀淹死汉军30万,南京也30万。都是主帅无能所致使。要是当年蒋介石直接放弃南京保卫战,我国国民当不至于戮此惨剧。
    特别是南京之事,把责任全推卸给日本人,何其无耻?何其无知?实际上,我觉得,日本人次因,主因是中国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权位者的无能、无用,中国内部从上到下互相的勾心斗角,中国当政者的不体恤民众,然后让倭寇得逞其便。如果不思自己之过,一味的推卸责任,历史总会惊人相似的重演。
八、荥阳之围

    刘邦兵败后,逃走时带着张良、韩信、吕泽、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一干嫡系人马只几十骑,一路逃走。从老家沛县路过,携带了父亲和妻子儿子一起逃跑。项羽的骑兵穷追不舍,父亲和妻子都被项羽所擒获,刘邦也顾不得许多了,保命要紧,带着亲信狼狈逃窜。一路逃到了郑州附近的荥阳。荥阳还有些守军能抵挡一阵。
    这个时候,项羽手下的谋臣范增认为刘邦狼子野心,这次一定要抓住时机,灭了刘邦才可。
     
    刘邦被围困之后,发现大势已去,悲哀的说:“当时我在汉中当个王也挺好,你们偏要夺取天下。事已至此,如之奈何?”众将默然。陈平说:“项王这个人,注重礼节,礼贤下士,所以注重名节的士人归附他的比较多。而大王你,不拘小节,言语粗鲁,所以渴望名利的投机分子归附你的比较多。但项王的缺点是,妇人之仁,貌似仁义,实际上疑心很重,不是姓项的或者他妻子兄弟的话,他就怀疑;而且不舍得给人封官赏钱。而大王你在这方面,就比项王强的多。项王身边,有能之人,也就范增、钟离昧、龙且几个人而已。给我大量钱财,我用离间之计,就可以让其内部分崩离析,然后我们就有机会了。”
    刘邦给了陈平4万金让陈平去收买项羽的人,行离间之计。陈平行计之后,项羽果然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范增当时已经73岁高龄,加上急火攻心,回去的路上就被疮发作,一命呜呼了。

    陈平看离间计成功,项羽手下没人能识破自己的计谋了,这个时候就又给刘邦出了一个出围困之计。派使者告诉项羽,汉军粮食早已经吃完,已经无力守城,由于白天投降太丢脸,某夜出城向项羽投降。然后,当夜,让一将穿着刘邦的帅服,打着刘邦的大旗,冒充刘邦,让2千妇女穿上汉军的军将的铠甲跟随。当假投降的部队正在陆续从东门出城的时候,楚军主力集结在东门受降。陈平则和刘邦等几十亲信,从西门夺路而去。刘邦就这样,逃离了死地。 

---总结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陈平施展连环计谋,分两步解开了这个死结。这个时候,陈平投奔刘邦不到一年,不仅除掉了楚军的军师,而且救了刘邦一命。这里充分的说明了,知人和自知的重要性。
九、封王韩信

    刘邦被项羽击败之后,在张良的建议下,韩信向北灭了魏、赵、齐三国,并让燕国投降了。刘邦被项羽宰彭城击溃才1年多的时间,韩信平定了齐国,麾下已经有几十万大军了。
    这个时候,刘邦命令韩信出兵夹击项羽。韩信派了使节递上书信一封,刘邦一看,信中写着:“齐国由于没有王,搞的想自立为王的人很多。我要是带兵离开齐国,齐国就又开始大乱了,所以我一时走不开。如果你能先假装封我为齐国国王,大家看齐国有国王了,齐国安定了,这样我就可以离开齐国了。”刘邦看完书信,面色大变,一把就把信给撕碎了,大骂使节:“神马东西?不是我给韩信人马,他怎么可能有今天?如今见死不救,还趁此要挟我封他为王。。。”这个时候,坐在旁边的陈平赶紧用脚踩了踩刘邦的脚。刘邦终于控制住冲动,转念一想,哈哈大笑:“其实吧,我的意思是说,封什么假王,韩信立此大功,应该封真王才对,我马上下诏书封韩信为齐王。”然后,派张良为时节,前往分封韩信为齐王。
      这个时候,韩信出兵了,项羽两面受敌。刘邦又收买了项羽手下的英布等人,项羽开始多路开战,应接不暇了。 

---总结9:
    凡事不可意气用事,两思而行。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大局为重。
十、消灭项羽

     刘邦在齐王韩信、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以及燕王等的帮助下,与项羽你来我往的打了1年多。双方都精疲力尽了。在鸿沟,刘邦向项羽请和,当时项羽部队的粮食吃完了,而刘邦的粮食还很多,而且项羽的部队四面出击,也更疲惫一些。项羽就答应的合约。
     项羽领军东归,刘邦领军西归。陈平劝说刘邦:“现在天下大势对我有利,不一鼓作气灭了项羽,恐生后患。”刘邦问张良,张良说,陈平的说法是对的。然后,刘邦撕毁合约,向西攻击项羽。

    项羽在垓下,10万楚军被七十万联军包围。其中韩信30万部队斩断了项羽回彭城的东去之路,英布的10万军队切断了项羽南下的退路,汉王刘邦20万兵马、梁王彭越10万兵马,从西和北来包围项羽。刘邦将大军由韩信统一指挥,韩信设下十面埋伏,一战就歼灭了项羽的4万人马。被团团围困的6万楚军饥寒交迫,半夜里又闻听四面楚歌:“江河寂寥兮草青青,故人离乡兮渺无音;田园将芜兮百草生,夜夜盼君兮胡不归?”又闻歌声:“人心皆向楚,天下已归刘;韩信兵垓下,只斩霸王头。”楚军以为楚地尽被汉多得,人心涣散,四散而去,天明楚军只有800余骑兵。
    不能用人,徒逞匹夫之勇的西楚霸王终于知道已经已经穷途陌路了,霸王别姬之时,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徒然抱怨:非我不能也,老天要灭亡我啊。做诗一首:“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自刎。
    天明之时,项羽只剩余800骑兵。千古无二的悍将项羽,挥戟而上。继续上演了几场斩将、夺旗、溃围的彪悍之能。还曾大喝一声,追兵倒退十余里。但尽管如此,斩联军兵将无数,终也身披数创。然后自刎于乌江。成就了匹夫之勇的千古绝唱。

--总结10:项羽的灭亡,给后世的起了很好的警示:勇不足恃。
    项羽力能举鼎,攻必克,战必胜。威风八面,天下人震恐,然后旦夕之间,一败涂地。一则,其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坑秦军,烧杀秦都,秦人视其为盗贼;攻齐,屠城无数,齐人怨恨;暗杀义帝,楚人志士多不满;二则,气量狭小,无大局观。灭秦封王,主要根据就是谁帮过自己的帮,不管对方是否有德有能。
总之,多行不义必自毙。项羽可谓千古武夫第一人,但依仗着武力,视天下人如草芥,也终不可得。

十一、计擒韩信
 
    刘邦建立了大汉,当时分封了七个国家。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韩王信、长沙王吴芮。当时所以封此七人,皆是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战争的需要,用人之际,就封了韩信、彭越;信义的需要,当时这些人是项羽封得,刘邦为了拉拢以便联合攻击项羽,就封了英布、臧荼、信和吴芮;私交的原因,封了赵王张敖。在这些人中,只有韩信军队最多,比刘邦得还多。其它就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都比刘邦得实力小一半以上了。剩下几个小国,不足挂齿。

    刘邦在志得意满之际,每每听到韩信得名字就感觉芒刺在背。这个时候,属下有人报告,韩信秣兵历马,似有逆叛之举。刘邦大怒,手下的将军们纷纷表态:“发全国之兵马去剿灭韩信,活埋了这小子。”刘邦没有吭声。
    刘邦下来,把陈平单独找来了。刘邦问陈平,这个事情怎么办?陈平说自己才能有限,请刘邦问问其它人。刘邦说:“其它人说发兵攻打韩信。”陈平这才说:“这个肯定不行。”
    陈平说:“你是兵马比韩信多?兵将比韩信的勇猛?指挥能力比韩信强?你到底哪块能赢韩信呢?”刘邦听了,擦了擦额头上得冷汗说:“我兵马木又韩信多,兵将木又韩信得勇,指挥能力不如韩信。”陈平说:“哪怎么打?”刘邦说:“哪我就这么忍着?等哪一天,他高兴了,就来把我灭了?”陈平说:“这个到不用。其实,根本不用大动干戈得厮杀,两个武士就把韩信拿下了。”然后,云云。刘邦大喜,然后通知,皇帝要去楚国的边界云梦打猎。

    刘邦在陈平得建议下,号称去楚王韩信的边界云梦打猎,然后诸侯都来见面。
    当时,原来项羽手下的大将军钟离昧早先与韩信的私交比较好。钟离昧是连云港人,韩信是淮阴人,两人早就认识。项羽兵败后,钟离昧就投奔了韩信。听说刘邦来了,韩信得手下就建议把钟杀了,讨好一下刘邦。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回首都长安。。韩信说:“敌国破,能干的大臣确实都应该被烹了!”刘邦说,少废话,谁都知道你有造反得企图。
    就这样,在陈平的建议下,刘邦顺利的解决了最大的诸侯韩信。

---------总结11:直在曲中求。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味的所谓直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愚蠢的表现。

十二、封爵谦让

    刘邦建国的时候,封官进爵。如同现代建国分封的10大元帅10大将军等类似,是给功臣的一个交代。
    当时与陈平剖符的时候,誓词是世代相传而不断绝,封陈平为户牖侯。陈平推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刘邦说:“我采用了先生的计谋,才能克敌制胜,这不是你的功劳是什么呢?”陈平说:“原来不是魏无知推荐我,后来别人告我的时候不是他替我说话,我的计谋怎么为你所用呢?请先封他的官爵,我降低一些爵位,排在他后面。”刘邦说:“像先生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同时封了那个将官。
    陈平封官进爵时的谦让,现代开国的时候只有粟裕是这样的。古往今来,名利跟前,有几个人懂得谦让呢?还有那更多的争名逐利之辈,不胜枚举啊。

-------总结12:古人云:助人者人助之。又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按照西方的理论,叫正向回馈。也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形成正向循环,然后互相扶持中得其所益。如果在利益面前,见利忘义的话,忘记与朋友相处,忘记做人的根本,就会众叛亲离,不能长久了。
     自古至今,见利忘义者熙熙攘攘如过江之鲫,所以不忘本的人才一直这么弥足珍贵。
十三、计解白登

   把韩信贬官的第二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北部的韩王告急。当时,但大多数人建议,汉朝第一次跟匈奴交火,要壮我雄风,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让其不敢再犯。只有娄敬建议,国家征战已久,对待匈奴这些谋利的对手应该用怀柔之策,而不是对决。刘邦就听了大多数人的建议,亲自统帅三十万精兵前往救援北部与匈奴交战的韩地。
    当刘邦的援军走到半路的时候,韩王投降了。匈奴来了1万骑兵与刘邦30万人交战,刚一接触就被刘邦打败了。然后,匈奴继续用少量人马来迎战,刘邦又连续打胜了2次。当走到山西大同北部的平城附近的时候。匈奴40万埋伏的骑兵杀了上来,刘邦赶紧聚拢在白登山山上抵御。刘邦的30万兵马被匈奴40万人团团包围在白登山了。刘邦指挥军队几次突围,也无法打开缺口。

    当刘邦的部队被包围了三天的时候,携带的粮食已经快吃完了。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就要全军覆没了。刘邦这个恨啊:“哪个鸟人让我来打匈奴的?回去我非杀了他不可。”陈平说:“如今之计,只能投桃报李啦。”刘邦说,那你来安排。陈平把将军们都召集到大帐来,然后自己先把身上值钱的全拿出来了,然后让刘邦也拿,大家把随身携带的玉带、金子护身符、宝珠、吉祥物等等统统拿出来,打成一个包裹。给一个下属面授机宜。下属带个包裹,举着小白旗就下山了。
    到了匈奴一方,要求见匈奴王的妻子阏氏,对阏氏说:“我带来了厚礼,敬献给尊敬的夫人。大汉皇帝刘邦表示,每年都将用厚礼来供奉夫人。另外,汉皇帝也正准备送厚礼与单于,其中有两名年轻貌美的汉族女子,倾国倾城之貌。请求夫人放了我汉皇帝回归故里,从今往后,不敢与匈奴为敌。”阏氏打开包裹一看,大喜。当听到给匈奴王送两个妃子的时候,脸色变了。她担心自己受宠的地位不保,跟使者说:“我匈奴王不好女色,妃子不用送来了。你不用见我大王了,我让他放汉皇帝一马。”使者告退,阏氏去见匈奴王说:“两主不应相困,容易结下世仇。现在即使得到了汉朝地,单于您也终究不能住在那里。况且汉王自有神灵保佑,请单于您仔细考虑。”匈奴王听取了阏氏的话,放开包围圈的一角。
    这已经是被围困的第七天了,刘邦的人马都饿得不行了。适逢天降大雾,陈平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满弓向外,从匈奴解开的一角直冲而出,终于和前来勤王的部队会合了。匈奴王这时已引兵离去,汉朝也领兵撤退。 
    退到河北曲逆的时候,刘邦看这个地方比较繁华,就对陈平说:“你原来的千户侯待遇太低等了,这个地方有5千户,封于你吧。”陈平被封为曲逆侯。刘邦回去之后,就开始谋划与匈奴的和亲事宜,原来汉朝与匈奴的和亲,始作俑者是陈平,但提出具体建议的是娄敬。

----总结13:
很多时候,以牙还牙的方式,并不利于事情的发展。
可以用多种形式搞好原来的敌对关系。化干戈为玉帛,是交往中的重要智慧。
十四、白马之盟

    前面说汉朝开国的时候,有7个异姓诸侯王,当时也是形势逼人,不封王不行。等到刘邦剿灭了项羽,就开始逐渐一一清除了。陈平作为护军中尉(类似于现在军队的政委,负责监督将领)跟随刘邦,剿灭了淮南王英布、粱王彭越等。到了汉朝开国第11年,燕王卢绾叛乱,刘邦由于两次负了箭伤(一次是跟项羽打仗时,一次是剿灭淮南王英布时),身体不好,就派樊哙前去镇压。在樊哙出兵之前,刘邦与大臣誓曰:“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也就是白马之盟,非刘氏不能封王。非刘氏称呼为王的,如果没有功劳皇上也没封就自立为侯的,天下共诛灭。

    这个时候,长沙王吴芮的后代还在,仍然是长沙王。而且后来这个王位传了5辈,直到没有后代了,才取消了王国的地位。为什么别的王国都被剿灭了,而独自留下了长沙王?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也是最早吴国立国者、吴文化的开启者太伯(太湖因此得名)的后代。吴国被越国消灭后,他们就隐居到浙江天台山了,后依据到江西上饶。秦始皇统治时期,湖南长沙一带还实属蛮荒,吴芮领着家族开辟了长沙,也就是说长沙这个城市能够存在,是吴芮开发起来的。吴芮勤劳而爱民,有仁厚之风,在江湖上名气很大,归附的人很多。当时作为外藩的闽越王(----闽粤王也是越王勾践的后代)、东海王唯吴芮马首是瞻,即使不在汉朝控制范围自立为王的南越王(控制着广东、广西、云南、越南等边远地区)也对长沙王吴芮恭敬有加。
    当时刘邦也想剿灭长沙国,萧何表示:“吴芮及其后代对民很好,民心团结,刘邦就是倾全国之兵马,经历60年的征伐,也未必能消灭长沙王。”刘邦只得作罢。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仅长沙王吴芮是个牛人,而且夫妻感情很好。吴芮的妻子叫毛萍,水平也很高。汉朝最著名的乐府诗篇,就是毛萍所作,表达了他们夫妻的感情: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总结14:  
   怨人不如修正自己。很多人,自己很差,只知道埋怨别人,终究不可得也。而且有些人还总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的,看不顺眼的人越多,说明你自己个的素质越差。
更有那些遇到问题总是埋怨别人的人,需要多看看自己的问题才对。所谓:自知者明。但要做到明,确实是不容易的。 
十五、疏不间亲

    白马之盟后,刘邦就派樊哙前去镇压燕王卢绾了。这个卢绾也是徐州人,跟刘邦是老乡,而且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原来也一直忠心耿耿追随刘邦的,是刘邦的亲信。原来当燕王臧荼叛乱的时候,刘邦去剿灭了,就把当时的太尉长安侯卢绾封为燕王。后来,卢绾看刘邦消灭异己,一边依靠匈奴,一边就造反了。
    就在樊哙领着大军出发不久,有人跟刘邦说“樊哙重兵在握,而且跟吕稚关系很好。等你百年之后,恐他勾结吕稚,一起谋反。”刘邦一听,大怒,就请陈平领着周勃去斩了樊哙,用周勃代樊哙做上将去讨伐燕国。出发前,刘邦特别叮嘱:“见了面就斩杀了樊哙,如果耽误了时日,吕后一求情,就不好搞了。”
    其实,在刘邦在位的时候,就比较担心老婆吕后对自己的后代不利了。但对有恩自己的人,刘邦还是比较心慈手软的,何况还是共患难过糟糠之妻。吕后也是个有些见识的女人,而且手段比较狠,韩信、彭越都是吕后自做主张给杀的。这些不能不让刘邦有所忌惮。只是除了樊哙没有其它的能臣跟吕后关系好罢了,相信吕后凭一己之力也翻不了天。而樊哙的老婆是吕后的妹妹,这个关系让刘邦很忌讳。
     
    陈平和周勃一起出发了。陈平在路上跟周勃说:“樊哙,国之重臣啊,还是吕后妹妹的老公。而刘邦病的很重。如果我们杀了樊哙,将来人家吕后吹吹枕头风也罢,吕后掌权也罢,我们就危险了。到时候只抓,不杀,把樊哙抓起来解送长安,请求公断吧。”周勃表示同意。
    到了樊哙军前,陈平宣樊哙军外高坛接秘密诏书。樊哙以为陈平一个人来的,就领了几个人马来了。接诏书的时候,大将周勃从后面把猛将樊哙捆绑了起来。然后,周勃去军中宣念诏书得了军权,去讨伐燕国。陈平就带着樊哙囚车一路前往长安。
    走在半路,刘邦驾崩了,朝廷宣布:“各路大臣按部就班,未得旨意等先不得进京。”并让陈平去就近的城市先待着,不能去长安了。陈平一听,现在是吕后掌权了,而自己的任务的杀吕后的亲信。夜长梦多啊,到时候有理也讲不清楚了。陈平赶紧去直奔长安。到了长安之后,陈平来到刘邦的灵柩前,当着吕后和吕后妹妹的面大哭,一边哭泣还一边字正腔圆的念叨:“主公啊,您派我去斩杀樊哙,我没有听您的啊。我以为樊哙是忠臣啊,就绑回来让你决断了,并回来给您请罪啊。您就这样走了啊。”旁边的吕后和吕后妹妹听了暗喜。陈平躲过一劫。

-----总结15:
  疏不间亲。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内部的是非之间,其实感性是重于理性的,家庭成员遇到事情应当以加深感情为本,以是非曲直为辅。作为一个外人,少参与别人家的是是非非。如果硬被牵扯进来,就要本着与各方为善的目的,化解别人家的矛盾。毕竟是血浓于水,人家是一家人,你参与来讲道理也好搅合是非也好,可能越讲越搅合越伤人家的感情。
十六、顺势而为

    刘邦在弥留之际,吕后问他人事:“ 萧相国死后,谁来接替?”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 王陵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说:“以后什么事,谁都不知道了。”
    吕后的儿子17岁的汉惠帝当上了皇帝。吕后认为陈平忠诚而且见识高,就让陈平当郎中令,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团长,并作为汉惠帝的老师。汉惠帝是个为人忠厚的孩子。当时吕后谋杀了刘邦和妃子戚夫人生的儿子,并把戚夫人弄成人猪。汉惠帝对此类兽行很愤慨,比较抑郁。当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吕后就又弄了一个宫女的孩子做皇帝,实际上是吕后主政。这个时候,是王陵为正丞相,陈平为副丞相。

    吕后想让吕家人当王壮大实力,以便将来她百年之后吕家不至于受欺负,她要看看到底谁是绊脚石。--------就这一点来看,吕后太着急了,所以就弄的比较蠢,拔苗助长,把苗都害死了。
    一天上朝,吕后说:“我认为非刘姓也可当王。你们诸位大臣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啊?”丞相王陵马上答道:“高祖曾与我等以百马为盟,非刘姓不得封王。我不同意这个想法。”陈平没吭声。吕后问:“陈平啊,你也谈谈看法吧。”陈平说:“这个问题嘛,是这样的。高祖的年代,高祖的看法是最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的。现在您当政了,您的看法就是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在演进,人类在进步,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
    退朝之后,王陵很生气,怒视着陈平说:“你小子太不地道了。当初高祖对待你如同手足,你今天就这样轻易的背叛高祖了?”陈平说:“在公堂之上,跟当权者吵架,我水平不如你。但要说最后能够保护刘家人的骨血的话,你就不如我了。”意思是说,你吵那个架有个蛋用,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中央核心领导团队踢出来,然后才能保护好刘邦的后代。-----后来的周恩来也是这样干的。 

----总结16:
    道家讲求:循势而动,顺势而为。孙文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如果不懂得这一点,轻者自取其辱,重者自取灭亡。而且,忠义的表现形式也很多,而一般人理解的打死也不低头的忠义,确实浅显易懂,但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多的时候不仅害了自己还坏了事,变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愚蠢之举了。 
比如,庐山会议,老毛本来想自己纠正自己大跃进的错误。结果彭德怀先跑出来批判,不给老毛自我批判、重新做人的机会,老毛一看:“你这种搞法就明摆着说我不行嘛,让我下课嘛。”然后,老毛换词了,不说经济了,说阶级斗争了。最后,老彭自取其辱不说,对国家也不利了。从这件事情的发展来看,你能说老彭是忠诚的就木有错嘛?害自己害国家,就一愚蠢之举。
十七、韬光养晦

    正丞相王陵,由于没有紧密的团结在以吕后为首的中央领导核心周围,没多久就下课了。吕后任命了自己的亲信做了副丞相,任命陈平为正丞相。
    陈平号称身体不好,就在家呆着,很少去上朝。在家,陈平也没闲着,成天饮酒,和妻妾等嘻戏。吕后的妹妹怨恨陈平抓过樊哙,就在吕后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这小子,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来上班,不给国家做贡献。成天在家喝酒,和一堆妇女厮混。就一流氓无赖。”陈平听说之后,越发的肆无忌惮的玩耍了。
    过了一段时间,陈平也去看望吕后,吕后很高兴,跟陈平说:“俗话说:妇女儿童的话,不能听。我妹妹扯的那些你别放心里,你只要紧密的团结在我的周围,路线走对了,怎么玩都不要紧。”------注意,过去的俗话:妇女儿童的话不能听。是因为,原来妇女都是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劳动,很少参与社会活动,木有见过世面。所以,她们的话不能听。现在不一样了,不能食古不化。 

----总结17:
  俗哈说:懂得休息的人,才更懂得工作。休息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春夏秋冬,季节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也应当相应调整(饮食啊,着装啊,外出啊,睡觉啊,等等)。这样才对健康好。
     当外在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也应该做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应对。所以说,形势比人强。夏天来的时候,要穿的清凉点,别捂的太厚,容易弄出痱子来;冬天来的时候,要穿的多一些,注意保暖。
道家讲求万物都在变化,人也应当学会变化。首先要信念中的道这个本不动,其次外在要发生变法,以应对万物的变化。所谓:外圆内方。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就是应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妖魔鬼怪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