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那些拐卖人口的人为了赚钱,想尽了方法把人骗到手,然后再卖往外埠或边远的地方。这种拐骗人口的人,都是些地痞、流氓之类,吃喝花用惯了,又不愿意劳动,于是就想不劳而获。拐卖人的办法,大半都先有一两个手眼比较大、人地比较熟的人来出主意,再找那些能管闲事的人,他们访好哪些人可以下手就将住址和情况报告给总负责人,然后再派那沾人儿的人设法把要拐的女人弄到手。他们带人往别的地方去的时候,被拐的人在他们的行话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和本人一切已经都说通了的,叫做“敞着口儿的”:另外一种是和本人没有说通要瞒着的,叫做“挡着口儿的”。 拐卖人口这种勾当,在行话中称之为“砟子行”。这种行道有两种:一种是奸拐,一种是诱拐。奸拐就是派年轻漂亮的小伙子设法和被拐的女子认识,慢慢把她引诱到手。再投其所好,等到两人谁都离不开谁时,就提出两个人要做长久的打算,女的只要一点头,男的就说要想法离开当地才成,接着再进一步说东北或西北有朋友能给他找事,来信让他马上去,有的还把原信给女方看。女方以为有人给找到工作,生活不成问题,可以长久在一起。他们上火车大半都在丰台,因为在北京站上车,怕遇到熟人。到了地点之后,就到同伙开的栈房住下,然后再慢慢施行他们第二步的办法,先是男方装出着急的样子说,答应给他介绍工作的人,不知因为什么调走了。跟着就说另外有人给他想办法找事,实际上是来看女人的年貌的。年貌看妥,手续办妥后,这时栈房、饭馆都来逼账。那男人装出万分愁苦的样子,有时还装哭寻死,表示很对不住女方。女方心一软便落到他们的圈套之中。再说女方到了边远的地方,举目无亲,就是不认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听从人家的摆布了。骗子们把钱弄到手,他们分肥去了,哪管你受什么罪呢。
诱拐的对象,大部分是家庭生活困难或年幼无知的姑娘。 这些人贩子要拐带的主要是女人。这种女人从年岁上分四个等级。上等的是二十来岁的妇女,能值3000元上下;其次是25岁以上、30岁往下的妇女,能值2000元左右;再其次是十三四岁以下的小姑娘,能值1000多元,因为这种小姑娘,当时不能生财,谁要买去也得调理几年;最下等的是三四十岁往上的中年妇人,不过能值几百元的样子,因为这类女人只能卖给乡下人去做妻子。 拐骗中有叫做“左事由儿”的,就是专门想法儿坑那拐带们的人。凡是拐卖人口的人们,都很怕他们。“左事由儿”们做得很巧妙,拐带们遇上千这一行的人,只好认倒霉。在他们的行话中,一种叫‘抓定吃皮儿”,一种叫做“放老鹰”。 “抓定吃皮儿”,就是有夫之妇,装着家庭关系不和睦,和拐带们认识之后,拐带们一不细心,认作是一宗好生意,双方商妥要把她带到关外去另找生活,她满口答应,不过说明在她临走之前要多少钱作为安排一切的费用,这就是“抓定”(就是定钱)。决定了走的日子,即进一步要求带她走的人先替她做几件漂亮的衣服,以便路上穿用(这衣服也叫“外皮儿”)。等一切都办妥之后,约定于某日某时在车站见面;到时候不见人来,你再找她,她和你装傻充愣,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有的早已不在原地,有的到时候真到车站来了,然后抓个什么碴儿,又雇车回去了,拐带她的人没有一点办法,这就叫“抓定吃皮儿”。按说凡是干这种拐卖人口的人,都是无恶不作的坏蛋,他们所干的这种勾当,都是犯法的行为,就是吃了亏也只有暗中叫苦。那干“左事由儿”的人,也就是抓住了他们的这个弱点,所以才敢这样做。
日子一长,再找到她,她根本就不承认有这回事。再说那拐卖人口的人都是宁可自认吃亏,也不愿惊动官府的,那“放老鹰”的人,也就是抓住了他们这种心理。年岁稍大一点的女人,也有‘嗷老鹰”的,人贩子们用比较便宜的价钱买到手,再用较高的价钱卖给屯垦的人当妻子。这些女人到了关外,只要抓到机会就逃跑,那丢失妻子的人,当然要找经办的人。不过有的农民自认倒霉,那他们就算便宜了。另外,这种女人中还有更乖巧的,她用甜言蜜语诓骗那娶她的男人一同到北京来玩,或看亲戚。一个乡下农民一到了北京,人地全不熟,那女人三绕两绕,就把他给撇了。 (摘自《民国帮会秘史》,中国文史出版社) 文章来自:<a target='_blank' href='http://'>全刊杂志赏析网()</a> 原文地址:http://doc./article/2bb8ccdb-567b-4958-8581-14424c5e23a8.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