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朱泥紫砂壶的原料分类

 彩虹船 2015-07-15

宜兴朱泥紫砂壶的原料主要产于黄龙山和赵庄等地。根据产地可分为: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和黄龙山朱泥。

其中以小煤窑为上佳,赵庄次之。

    1、赵庄的朱泥:系由赵庄山嫩泥矿的底层"黄石黄"中之精华挑拣提练而成;外观呈咖啡黑色,陶之乃现沉重之红锈色,有饱经沧桑之质感,色调朱红而不妖艳,使用日久益现沉蕴古老气息,故以产地之名命之;为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全手工的练制程序后,始能成陶。其收缩比更是达到25%以上。

    赵庄朱泥所制之壶,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实堪名列极品级名朱泥而无愧。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时间之掌控要求较高,乃茶艺高手不二之器。因冷热收缩较大,故应于使用前确实温壶之动作;冲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美不胜收令玩家爱不释手。

2、黄龙山朱泥:黄龙山的朱泥壶使用时间越长,壶身表面的肌理效果纹路会越丰富明显。所制之壶,胎质细腻柔和,颗粒感明显分布均匀,且色泽相对鲜艳红润(赵庄的朱偏黄嫩,泥料骨架结构细腻,在同一窑温下,赵庄朱就趋于两者之间)。 

3、小煤窑朱泥:所谓小煤窑,是指距离黄龙山约500米的一处地名,而非壶品用小煤窑烧制。是红泥中的珍贵品种。目前非常稀少,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转载]朱泥紫砂壶的原料分类

    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很少单独做壶。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小煤窑朱泥无论是在泡茶还是养壶方面都要远胜过赵庄朱泥,透气性能也[转载]朱泥紫砂壶的原料分类
更佳。

    三种不同的朱泥表现出的色泽均相差不大,但却有着相同的特点,其成品均以小品壶为主,

    另外说明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现在朱泥壶有很多花哨的名字,梨皮朱泥、水纹朱泥、大红袍、小红袍、黄朱泥、黑朱泥、红芯朱泥等等。这些对朱泥的称谓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些朱泥 都是现代对朱泥调配或加工后的产物,有的是纯朱泥加入石黄,有的是加铁红 粉,有的是加化学原料,有的在壶表制作效果,而每一种效果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也许是为了 区别,但这样很容易让壶友混淆对朱泥的概念,把简单的事情 复杂化。

    比如:“大红袍朱泥”;大红袍属于朱泥,只是听说,其实没人真正见过大红袍!大多数都是商家忽悠人的说法!据老辈人所说大红袍的叫法最早是指的一类烧成后深红色的朱泥 颜色类似古代婚嫁时所穿的红色长袍而得名,   并不是按照泥料出土时的颜色命名的所以烧成后颜色类似的朱泥都被叫成大红袍 而后世因为窑口的关系很难烧出这种效果(非龙窑所烧的确很难烧到那么红)所以都会加入一定量的铁红调色时间久了也就传成了只有龙窑烧的才是大红袍和大红袍都加铁红粉两个不同的版本。。。。       (这个是哪本书上看的,一般都要有具体的参考,如果说自己都不清楚,或者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很有可能就是以讹传讹!)还有一些诸如年糕土的,基本都是商家自己根据泥料的特色来重新命名的,当地从来没有这样的说法!个人认为大红袍不可信,见过的一些“大红袍”的壶,基本都是朱泥添加铁红粉的,来冒充大红袍!紫砂古籍里面也没有见过类似的记载!

辨别朱泥和红泥的最好办法,用壶盖轻轻敲打壶身,朱泥的声音比较清脆,一般情况下,未经泡养的壶,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朱泥和红泥了!如果按照收缩比例来说,做为一个玩壶者,你是不可能知道收缩率的,就是专业从事做的人,也是大概的清楚收缩率,可参考前面的博客,关于收缩率的照片对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