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56M手机一卡通三种业务形态分析

 精髓_感知力 2015-07-15

    13.56M一卡通方案存在三种业务形态,即贴片卡、SIMPass和定制机。

    一、贴片卡

    贴片卡根据标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M1卡和CPU卡,M1卡已被破解,安全性较差,不能实现一卡多用,CPU卡可以通过支持一卡多用,且安全性较高。贴片卡根据外观形状,可以分为普通卡(白卡)和异形卡,根据客户的需求,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选择卡片的外观形态。异形卡封装相对复杂一些,在成本上会比白卡贵一些。

    当前使用应用较多的是CPU普通卡。CPU卡的核心是卡片操作系统(Card Operation System/Chip Operation System),COS是一个比较小的非常完整严密的系统,管理着卡片的一举一动,外界对CPU卡发布的所有命令都需要通过COS才能对卡起作用,COS控制CPU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CPU卡内的存储器并在卡内部完成各种命令的处理。CPU卡可以通过加载新的文件,添加新的功能。

 贴片卡

    二、SIMPass

    SIMPass(双界面SIM卡)是建立在SIM卡上的单芯片NFC实现方案,所以又称Single-Card NFC(SC-NFC)。SIMpass将安全模块、支付模块、电信模块以及应用模块都集成在一张SIM卡上。

    目前握奇是主要的SIMPass卡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部分一卡通项目上已经使用了SIMPass这种业务形态。

    但是SIMPass在一卡通应用上,存在两个难题。其一,手机兼容性问题。目前在连接的排线上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兼容性上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体积过小或金属后盖的手机一般都不能兼容,市面上手机的适配率不到80%。其二,卡片成本问题。由于能被传统的读卡器识别,在系统改造上的费用较小,主要成本集中于卡片成本,据估算,一张卡片的成本需要在80元上下,是普通CPU卡的5倍。

 

    三、定制机

    定制机分为两种,一种是NFC形式,而另一种是eNFC形式。

    NFC手机将芯片和天线都集成到手机,SIM卡只作为更新的渠道,这样就避开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和芯片商会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eNFC:增强型NFC,另外一种手机领域的非接触式IC应用技术R2R。与NFC相比,在对ISO标准的支持列表中增加了ISO14443 TypeB和ISO15693。与NFC不同的是,eNFC的业务逻辑由SIM卡管理,这样运营商依然处于比较主动的位置,同时卡商和集成商也能保留位置和利益。

    从运营商角度看,三种业务形态各有其优缺点:

    虽然贴片卡与运营商的业务很难捆绑在一起,但由于其成本低,且使用场景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长期存在;SIMPass解决的贴片卡与SIM卡相分离的问题,且成本比定制机少很多,但只能作为一个过渡性产品,随着定制机的逐步丰富,SIMPass将会逐渐退出。而在定制机上,当前形成了NFC和eNFC两大阵营,目前苹果、诺基亚和谷歌纷纷表示要生产NFC手机,NFC声势浩大,但从运营商角度来看,发展eNFC将更有利,这将可能成为继是否与iPhone合作之后运营商面临的又一艰难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