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女性性腺激素检查报告单解读

 渐近故乡时 2015-07-15


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邓成艳跟你聊聊女性性腺激素那些事儿~


来源:国际糖尿病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得授权) 


  女性的生殖功能在胎儿时期就已奠定基础,但要完成生育子女及与此相关的各个生理过程,则需要女性体内各功能器官精密配合。而“生殖内分泌轴”就是调节这些过程的体内系统,它由“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三级组成。这三级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形成一个封闭的自动反馈系统,相互协调、制约,以保障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相对稳定,排卵的正常进行,月经的规律性。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在释放后通过脑垂体门脉血管系统脉冲式地到达垂体前叶,促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细胞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前者能刺激卵巢中卵泡生长发育和颗粒细胞增生,并能在少量促黄体生成素的参与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后者在卵泡刺激素的影响下,使成熟的卵泡排卵,促进黄体形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而卵巢被称之为“执行器”,卵巢是垂体的靶器官,在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卵巢中的原始卵泡逐渐发育为成熟的卵泡,并进行周期性排卵,对子宫内膜、子宫颈、阴道上皮的增生、脱落及宫颈分泌功能的改变等都起着主导性作用。


  基础体温、垂体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卵巢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卵巢(包括卵泡形成和黄体生成)和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中逐渐出现相应的变化。邓成艳教授所开展的课题完成了30例正常妇女月经周期性激素分布,明确了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泌乳素这六种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不同天数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邓成艳教授介绍了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雄激素在早卵泡期(月经周期第2~4天,评估卵巢功能和比例)、排卵前峰值(评估卵子成熟度,卵泡直径18 mm以上)、黄体期峰值(排卵后第7天,评估黄体功能)的参考范围。


  邓成艳教授指出,临床医生应有针对性地解读每一例患者的化验单,除了检测性激素6项,还需要注意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做到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正确分析性激素化验单的前提是了解内分泌轴和性激素的作用,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内分泌的性激素变化;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取血时间和项目。分析检查结果时要注意取血与周期的关系,各实验室的正常值并进行综合分析。


  (《国际糖尿病》编辑部根据邓成艳教授现场演讲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