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自私自利、冷漠的人 伟大母爱背后的自私心理

 青衣问道 2015-07-16

 

论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自私自利、冷漠的人

学会分享 让孩子不再自私


懂得分享的孩子,更加乐观、更加负有责任感,也更加的美丽。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私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消极心理,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性质。冷漠自私的人表面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在乎,但是其内心往往又是非常痛苦、孤独、难受的,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认同,具有强烈的压抑感。由于性格的缺陷导致她们缺少朋友,缺乏关爱,因而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往往觉得力不从心,压力很大,显得十分压抑,心里的烦恼、痛苦、郁闷的心情找不到人倾诉,日积月累,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危及人身健康。

其实孩子一开始不懂得分享,比较自私是非常的正常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抓住机会对小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孩子分享的宝贵,分享的快乐。

因此要培养孩子不自私、乐于分享的性格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凡是没有自信心的孩子,要让她学会拿出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是困难的。多称赞孩子,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她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


  一位妈妈困惑地给静观育儿留言:

  罗老师,我的孩子5岁了。可是近来频繁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很困惑。比如我跟孩子说:去帮妈妈把鞋子拿过来。孩子回答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的话听到耳朵里,心里不好受。这个孩子是不是很自私、一点也不体贴?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问题,相信不少父母都遇到过。孩子“不爱分享”“太自我为中心”“很自私”这样的问题,也是育儿的高频问题之一。

 

  没有生来就自私的孩子,多是父母后天教养的结果。所以今天的文章,题目叫做“论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自私自利、冷漠的人”,其实是正话反说,希望通过对一些教养误区的解读,给父母们启发。

  我们曾专门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探讨过孩子的“自私”问题。这里再简单说两点:

  一、3岁之前,孩子不懂分享,那是正常的,叫“自我”,不叫自私,这是由孩子们的发展阶段特点决定了的。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外部世界,而且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占有”,在确定自己的边界和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所以,父母应该少贴标签,多尊重孩子意愿。

  二、孩子3岁之后还不懂分享,一般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现问题导致的。

  常见有两类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自私:

  孩子成长早起,父母没有给够孩子爱和关注

  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通过后续沟通我们发现,这个孩子3岁之前主要由老人抚养,其后父母才开始逐渐卷入孩子的成长,给孩子立规矩。由于父母早期的缺席,亲子间的和谐关系没能建立起来,加上父母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多采取命令、指责、批评的方式,更难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发自内心的真情与关爱,亲子沟通自然难以顺畅。

 

  追根究底,孩子抵触的不是规矩,孩子是在用冷漠和抵触行为,表达对缺少关注与爱的愤怒。所以,先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充满信任的亲

  在孩子进入社会化的年龄,父母缺少必要的示范、提醒

  孩子3岁开始,社会化就提上日程了。可是,往往这个年纪,大人们仍然一口一个宝贝地叫着孩子,好吃的都是孩子第一个吃,或让孩子独吃。做任何事情都是孩子优先。一切仍然以孩子为中心运转。孩子只看见这一种人际模式,那就是你们都对我好,自然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们本来就应该对我好。

  这些孩子没有机会享受到“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乐趣,自然“体贴、有爱心”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说,父母的引导很重要。父母做好榜样,比如平日里有好吃的,第一个先给家里的老人尝,孩子看到了,也就学会了。而当孩子缺乏分享意识的时候,父母应该在旁边及时提醒,当孩子有分享的行为后,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恰当行为予以及时的肯定。这样孩子的“自私自利”行为就能逐渐得到改善。

 

  具体来说,要避免养出自私自利、冷漠的孩子,下面的教养误区请避免:

  总说孩子“自私”

  如我们前文所说,3岁之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自我中心性”。 受这个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所限,孩子还没有能力区分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无法理解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他们常常把他人理解为自己的一部分,表现出一切与“自我”为主导与核心。

  所以,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盲目地把孩子归类为自私的人,比如经常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自私呀”,或者经常逢人就说“这孩子,真小气”之类的话语,都该避免或杜绝。

  须知,孩子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多数孩子对于父母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说自己,在孩子自己的心中就会有这样一个认识,或者说是自我评判——“我是个自私的孩子”。如果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孩子就有可能将“自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之一,成长为一个自私的人。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你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不尊重孩子的物权

  所谓物权观,即帮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力,同时又懂得尊重别人的物品。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物权,很容易导致孩子抵触分享、表现得自私。比如,可以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事:随意把孩子的零食分给别人吃;把孩子的东西随意送人;强迫孩子把自己手里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

  这样孩子会发现:原来分享是件这么讨厌的事情,一分享,我的东西就没了!对“分享”的体验这么差,孩子不喜欢分享,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物权,包括允许孩子的一些霸道、独占、排他的行为,不要给孩子贴小气、自私的标签,不盲目地强迫孩子分享。尤其不要觉得孩子当众不分享,自己就丢面子。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呀!

  其次,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分享。比如,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分享时,明确告诉孩子:这个玩具只是给妹妹玩一下,它还是你的!比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或者,带孩子和更多小朋友接触,通过游戏或者日常接触,温和引导孩子分享。当小朋友和他分享玩具、食物等,要提醒孩子: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你,你开心吗?若孩子认可,可以进一步告诉孩子,如果你也能学着分享,小朋友也会很开心的。

  让孩子看到分享行为带来的收益和快乐,但不要说教。等到孩子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体验到分享不仅能带给自己快乐,而且该是自己的东西也并不会失去,孩子就会慢慢从抵触中走出来,乐于和他人分享。

 

  孩子缺少同伴交往的机会

  大部分家庭都处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大背景下,现在的孩子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极度缺同伴交往。缺少小伙伴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自私自利、冷漠”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种。

  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到了3岁需要上幼儿园的原因。可惜,不少父母很宅,或者主要由老人带孩子,还有些父母因为自己抵触幼儿园而刻意不送孩子入园,等等,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在阻断孩子融入集体、学习分享和爱的机会。

 

  父母必须要知道,孩子只有在和同龄人在一起游戏的时候,彼此才是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他们既互相吸引又能相互模仿。彼此竞争和对抗的交往,才能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教会孩子注意他人情感的变化,学会关心与理解他人的情感,激发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解除别人痛苦的愿望。

  在交往中,孩子们一起解决困难,互相帮助,表现出自己的智慧、能力,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与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人的作用和集体的力量,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有了这些你来我往的互动,以及在互动中的思考与体会,孩子才能逐渐明白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收获的喜悦等多种更为丰富复杂的情绪情感,才能真正脱离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父母本身就很自私

  最后特别强调这一点,父母自己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始终认为:育儿方法好学,但是父母自我的成长却更加重要且艰难。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榜样。父母在平时的言行中,表现出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困难的帮助,对社会一种热心、关心的态度,会感染孩子,使他也慢慢学会去关心他人。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别指望他替别人(包括父母家人)着想。

  总之,面对自私的孩子,如果我们只是迁就、满足、溺爱孩子,那么孩子最终会变成一个真正自私的孩子;如果我们只是批评、甚至厌恶孩子、内心里远离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将会成为一个缺爱的人。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孩子心中的“自私自利”,读懂孩子心里的那份“冷漠”是如何来的,去接纳他们,去爱和影响他们,那么孩子们就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于我们

  “静观育儿”是由罗静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积木宝贝国际早教学术总监、开心妈妈

 

 

伟大母爱背后的自私心理 孩子是母亲的阴暗面和用来自我实现的矛盾体

 

   母爱的伟大历来是和太阳的光辉相提并论的,母爱的无私和忘我从来就是不争的事实,对母爱的歌颂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有谁会想到,在伟大的母爱背后会掩藏着极端的自私和愚昧,因为披了爱的外衣,错误的观念被合理化,变态心理却成了爱心的见证!


   “我的心肝宝贝”,母亲常常这样称呼自己的孩子,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比喻,实际是内心潜意识的真实流露,他们真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种器官来呵护,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疼爱,无私的母爱背后其实是一种自爱,是羞于表现对自己的关爱,才找了孩子做自爱的替身。

 

   场景回放1:
   妈妈为了让美美舞蹈能跳得更好,就取消了一切其他的活动,让美美专心学舞,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总会让美美出来表演一番,听到大家的赞美,妈妈非常得意。然而,为了学舞蹈,美美丧失了很多的快乐,她觉得很委屈。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美美妈妈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获得朋友们的赞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没有认识到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工具。
   场景回放2:
   亮亮和妈妈一起买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妈妈问亮亮。“我想要香草的。”亮亮说。“有草莓的。”妈妈说。“不,我要香草的。”“我觉得草莓的更好一些。”“我就要香草的。”“不对的,我知道你喜欢吃草莓的。”“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你怎么今天这么倔啊,真是奇怪的孩子。”妈妈说。
   长期“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别人的评价更真实,就会习惯于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会形成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缺乏意志力等特点,甚至丧失自我。相反,假如总是通过反对别人的意见来确立主见的主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反叛型性格,长大以后总是与领导、上级或权威作对。自己当下的爽快是以孩子性格的扭曲为代价,这主要是自私?还是愚蠢?我觉得都有。
   场景回放3:
   贝贝1岁半了,开饭了,妈妈拿起勺子喂贝贝吃饭,贝贝摇摇头,嘴里哼哼着,手指指着妈妈手上的饭勺说:“要!要!”妈妈知道贝贝想自己吃饭,可是马上就要出门了,妈妈得赶时间,就把贝贝举着的手放下去,说:“妈妈赶时间,妈妈喂,宝宝乖啊!”贝贝还憋着劲,小脸鼓鼓的,一个劲儿的别过脸,不让妈妈喂,盯着妈妈的手上的勺哼唧。妈妈一看表,赶紧啦,掰过贝贝的小脸,结结实实喂了几大口。一小碗总算都喂下去。妈妈舒了口气,赶紧给贝贝抹抹嘴,进厨房洗碗去了。
   圆圆妈妈经常会为了赶时间,帮圆圆穿鞋,圆圆都4岁了,是幼儿园唯一不会穿鞋的小朋友。
   晶晶妈妈会为了怕晶晶弄脏衣服,不让晶晶和别的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说是怕晶晶摔跤……
   这些妈妈在照顾孩子的借口下,掩盖着只为自己的自私。他们对待孩子就像对待一件物品,一个小宠物。在他们眼里,孩子意味着麻烦,照顾孩子只是图省事。
   幼年在父母亲的溺爱中长大的女性,结婚以后如果能够得到丈夫的充分关爱,则自身“被爱”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的父母亲常常喜欢把孩子交给父母亲抚养或请保姆看管。
   相反,自己在幼年里缺乏关爱、缺乏安全感的母亲,一旦与丈夫感情破裂,就会与孩子相依为命,过度呵护、替代、包办将成为其主要教育或互动模式,表现为溺爱。人人都知道这样的“教育”会害了孩子,会限制孩子的成长,但是这些对孩子“爱”到痴迷的母亲们却不能觉察或反省,为什么呢?因为她们需要填充自己空虚的感情世界,她们需要一个“宠物”供自己享用,因为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式自己感觉很不爽。
   在怀孕及分娩期间与丈夫闹矛盾的妻子们,常常会不自觉的抱怨肚子里的孩子,或仇视已经出生的孩子,因为正是这个小生命把她拴在了鸡肋婚姻之中。而夫妻感情很好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又会百般疼爱孩子,因为这个小生命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可见,爱与不爱与孩子完全无关。
   老鹰会把已经长大的孩子推出巢穴,狐狸会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强行赶走......他们知道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经受磨难的机会能够是孩子更加成熟、坚强,他们知道这时候的残忍才是真爱。然而,智商最高的人类的父母亲们却不懂得这一道理,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亲们不愿意承受担忧、焦虑、孤独与寂寞,为了自己当下的舒坦,父母亲们宁愿牺牲孩子的前途!
   亲自为孩子辅导功课,查找资料,并督促其学习的家长们忘掉了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更想不到自觉性、责任心和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独立成长空间,因为母爱,竟然连金子和点金术,吃鱼和捕鱼技术的辨证关系都不懂了。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有没有满足和达到的愿望和目标,这种未完成的愿望一直潜藏在父母的心里。当自己有了孩子后,会潜意识地投射都孩子身上,便用给予来补偿自己未竟的心愿,这其实是在“设计”孩子,补偿自己。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给予孩子,其实是在实现自己的“内在的小孩”。
   父母亲只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因为改变自己太痛苦了,就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
   自身理想和抱负没能实现的父母亲们,无一例外地会把自己夭折了的理想嫁接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愿望设计人生,表面上看是希望孩子完美无缺,实质上是想复制一个全新的自我。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或选择,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愿望,实质上就是想把孩子的灵魂从其躯体内赶走,把自己的灵魂装进去,重造一个自我,重新活一回!这样的自私比剥夺生命更残忍!
   不允许孩子与某些伙伴相处,不允许孩子玩某些游戏,不允许孩子填报自己喜欢的志愿,不允许孩子与自己喜欢的异性谈恋爱或结婚等等即属于此类。
   而当孩子不听话或不愿按照父母亲的设计循规蹈矩时,他们就会咬牙切齿,凶相毕露,诅咒孩子“狼还不吃你”,“死还不死”。因为他们发现这孩子不愿意让自己的灵魂占据其躯壳。
   经常有家长向我哭诉:“教育孩子真的是太难了,我尽可能把我认为最好的给了孩子,为了孩子我牺牲的太多了,可是结果却让我非常失望,有时候甚至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似乎做得很多事情在孩子身上都不见效。”其实,他们是在宣告与孩子的灵魂争夺战中失败了。事实上,假如在亲子战争中父母亲真的胜利了,那将是以孩子的人生悲剧位结局,因为要想让孩子的灵魂离开其躯壳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亲子战争只能以孩子灵魂的扭曲为结果,而灵魂的扭曲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悲剧。
   其实,孩子应该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最终并不属于父母,更不是可以让父母随意摆布、炫耀的工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以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指明道路。
   孩子的需求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父母亲应该在认识上或是心态上不断做出相应的更新,应该学会逐步放手。
   真爱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自然界大多数生命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阳光。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便是沐浴在他们心灵的一束阳光。心理学家曾用事实证明,一个孩子倘若长时间被某一件或一些讨厌的事情缠绕着,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成长阶段,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始终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因为对孩子而言,快乐是其灵魂最好的滋养。

“当有人做出自私或不道德行为时,就难以建立并维系公平、高效且历久不衰的制度。”

他指出:“有关经济中的贪婪的讨论很少。追求自我利益很重要;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和高效率市场的基础。然而,经济学理论并未对自我利益提供一个终止点。它应终止在哪里?组织领导者所作的决定中,几乎没有一个的影响仅止于个人层面,因此当有人做出自私或不道德行为时,就难以建立并维系公平、高效且历久不衰的制度。”

自私的最后通牒
 研究人员对于量化思维如何影响道德行为的关注是来自于先前的研究,该研究确认理性分析与自利型决策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利用博弈论的两个经典练习:“最后通牒博弈”与“独裁者博弈”,来衡量参与者被赋予一量化的任务后,其行为转变的不道德或自私程度。在一项实验中,一组人被要求阅读一份净现值说明指南,Murnighan称其为“商学院的分析基础”;对照组则阅读一篇工业革命的历史概论,内容“虽涉及商业与资本主义,但其中不含任何数字。”

Murnighan表示:“我们很惊讶它们产生的作用竟然如此强烈。”在最后通牒博弈和独裁者博弈中,参与者一开始都拿到一笔“赠与金”。在独裁者博弈中,参与者可将赠与金全部留给自己;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参与者必须向匿名对弈者提供一部份的赠与金,如果对方接受,参与者只能保留剩余的赠与金。其中的奥妙在于,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只有提议方知道原本的赠与金额,而且可以向响应方谎报金额总数。参与者留住多少金额、给出多少金额,均由参与者自行决定。博弈前阅读过量化指南的参与者,其向接受方提议赠与的金额比阅读历史文章的参与者少很多。而且,他们较可能向接受者谎报赠与金的实际金额。

数字不是唯一的答案
Murnighan不认为所有的量化分析会致使人们做出自私或不道德的行为。他说道:“如果你分析要拿出自己收入的多少捐赠给慈善机构,上述的自私或不道德行为可能完全不会发生。然而,商业分析师每天的活动却是与数字密不可分。而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每个人又都只用此种分析方式来做出每一项决策,那么根据我们的研究,这当中有人行事不道德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Murnighan指出,这风险并非来自于精打细算的心态,而是以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之道所致。他接着表示,将凡事量化会压抑个人“对自己及他人展现道德感”的正常欲望。换句话说,数值化思考并不会引发人性最恶劣一面,它只是阻碍了人们有关避免贪婪与欺诈的其他社会直觉。

根据Murnighan的看法,道德意识至少可来自以下两个来源:一是预期的罪恶感,亦即“当你想到做出不道德行为时并想象事后自己的懊悔感受”;另一个则是社会后果,亦即“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恶行会减损他人可享受的具体成果。”研究人员思索:重新唤起一个人的道德意识是否有助于抵挡自私行为的诱惑。在一项最终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量化与历史任务中加入了一个社会元素,让参与者在进行独裁者博弈之前,先看一组四张全家福照片。

Murnighan说道:“当我们展示那些照片时,社会意识就重新浮现在参与者的脑海中。虽然有些人仍然说谎,有些人仍然自私自利,但比起不含全家福照片条件的实验结果,这些行为的发生率已大幅减少。”

更大的一个蛋糕,而非更大的一块
Murnighan希望这些研究结果将能促使商业与管理技巧的传授方法有所改变。“我们不应鼓励人们追求最大利润,而应鼓励追求最大价值,”他如此表示。“追求最大价值固然是一种利己行为,但此一做法考虑到了他人与其所在组织也同样息息相关这一事实。除了争取最大块的蛋糕外,追求最大价值的做法能让蛋糕变得更大,使自己和他人可以分享更多。”

超越精打细算的心态能激发人们将眼光放远,思索如何保持历久不衰的成果,而非仅顾及眼前利益。Murnighan解释道:“大多数人的谈判都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会重复发生的。假设你在一场谈判中尽数搜刮,连一毛钱都不留给对方,但是你下个月还得再度和同一个人谈判。你想对方会怎么看待你?”

根据Murnighan的看法,严谨的思维经常被认为是数值化思考的同义词。事实上,同时考虑质与量两方面因素的严谨才是更有效的做法。Murnighan说道:“我们从多年的研究中得知,高效的领导者既注重任务也注重人。我们的研究显示,过于注重任务本身,并且专注于无视社会后果的量化分析,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我非常尊崇量化分析,但我们希望它能结合社会意识,”Murnighan如是说。“那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道而非一时之计;那才更能持久发展,因为它能创造回头生意。真正的成功便由此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