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丢掉灵魂的古诗词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7-16

当语言文字从文言文转变为现代汉语时,古诗词不再成为一种日常的书写形式,古诗词的创作必然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诗词的意境、内容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尽管当今从事古诗词创作的人依旧很多,但能够得到好评的却极少。哲夫说:“其中原因,是诗词的神韵没有了。可能有很多人继承了古诗词的形式,格律严谨,用词古雅,但却只注重形式,而丢了灵魂,这灵魂是‘诗言志’,是‘歌以咏志’,是‘借物咏志’,是关注现实、映照社会,同时也是创造。我们知道,古诗词的规则本身也是古人创造的,今人固然可以遵循,但却不应该拘泥。假如有人说:‘我写古诗词和古人一样,甚至连古人都分不清’,那就完了,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灵魂,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古典时代的诗词也同样有各自时代的烙印。如果你写的和古人一样,那你对现实的观照在哪里呢?你的灵魂在哪里呢?就算是你写成第二个李白,写出来和《将进酒》一样好的作品,也是失败的,仍然是泥古不化,‘泥我者死’,这句话或许应该是伟大的诗人给后人的忠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当代人创作的古诗词,必然应该有当代的特征,哲夫说:“你必须跟古人有所不同,才是真的你,才是真的现在的书写。就好像照相机一样,过去用黑白照片、用胶卷,现在用彩色、用数码。问题在于,当代许多人写的古诗词,就好像数码时代,非要用黑白胶卷照相一样,泥古不化,严守格律,甚至连内容都是古典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放在柳永的时代是好句子,但现在呢?何况人人‘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恶俗了。”

没有思想、灵魂、神韵的古诗词,只是一个打着古诗词名头的伪作而已,哲夫说:“我从小喜欢古诗词,李杜苏辛等等,都非常喜欢,他们的诗词之所以动人,因为他们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加以反映,表示出个人的看法、希望、愿景等等,发自肺腑、清新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