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古诗词的日子

 牛毛儿 2020-03-05

      牛毛

说起中华传统文化,那是有太多的话题了,就单单说一个人一生中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也是囊括万物:有启蒙孩子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优秀书丛;还有古人的“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当然还有一大批不同时代的大家们作的重要论述和写的千古美文了。可惜我是孤陋寡闻了,所涉猎的甚少,很多都是空白。

要在这茫茫的优秀文化的海洋中寻得一片浮萍的话,我也只能说我对于古诗词有一点点涉猎,只是始终不能入门,抓到的连皮毛也不算。但是我现在却越来越喜欢起来了,可能源于我现在也在试着创作了吧,只是写作中总是很茫然,这应该和我的基础差有关系,这还要追溯到学生时代了。

小学时,现代文理解都觉得费劲,再加上对古诗词的背诵、写作背景、默写、理解古诗意思等环节的畏惧,语文学习早已成为了我的困扰,尤其是古诗词学习。当时总感觉古人这是“偷懒”,好好的句子铺开了写多好啊,一篇优美得文章偏偏弄得那么简练,理解起来真是伤害我们的脑细胞啊!只能硬着头皮去闷头学习,不过是为了一个好的成绩罢了。

中学时代,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可是古诗词学习仍然是我语文学习和追求进步的“拦路虎”,但是我宁愿将时间花费在其它学科上、浪费在玩乐上面,也不想去触碰它。这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发现了我的这种畏惧心态,总是鼓励我去突破自己。当他看到全班上下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有这种情况时,我们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班级的每一面墙上都贴着他书写的古诗词,好多都没有见过,读古诗、背古诗、古诗默写晋级赛成了我们每天课前课后的必修课,就连他的课堂上也是引经据典,让我这个迷失的羔羊越来越迷恋他的课堂,进而信其道。

印象最深的是党学习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宋词时,老师居然鼓励我们去填词。“学习诗词稍微感觉轻松些了,却让我们挑战古人,这如何选题,从何写起呢?”我们都是一脸茫然。老师让我们去生活中去找,去当下的时令去找素材。最后还真有同学交上了作业,我至今还记得开头的两句:红薯熟不熟,回家问父母······现在想想吧,那也算一次启蒙教育吧,只是我开蒙晚,现在才理解老师的一番用心。高中时,看到书本上的古诗,我俨然笑了:这是初中时代老师让背诵的古诗词,想想都开心。当时还参加了全校的诗词大赛,荣获了二等奖,我学习古诗词,学习语文的劲头更足了。

毕业以后,我也结果了老师的接力棒,开始教书育人,看着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我就开始找方法,只是资质平庸,几年未果,终于在第六个年头,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婷婷唱古文,将我学习到的这种方式引入课堂,将古诗词唱出来,用乐声来代替以为的机械的背诵,孩子们跟着每首诗词的音符跳动去一展歌喉,其乐无穷。更为值得的是这种形式北引入了校园中,每天上午大课间的前任齐诵同一首诗词成了学校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每当雷鸣般的齐诵声响起时,我就很欣慰。

孩子们就像中学时代的我,对古诗词的喜欢犹如一头头饿狼见到食物一样,总是不能满足。每当一首古诗词唱了几遍后就想换新内容,这时候我就开始分组考核他们,以一种竞赛的形式去鼓励他们要用心学习,熟能生巧。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诗歌联唱节目还被搬上了全校“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也成为校园节目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孩子们在这个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自信,放学路上、校园角落,随处可以听到身边传来他们的歌声,看到他们自豪的笑容。

在这个阶段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将自己脑海深处的拿一首首古诗重新唤醒,充盈大脑,也找回了内心深处的中学回忆,那些和古诗词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就是享受,虽然没有再见过王老师,但是他的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了,还是那个年轻俊朗、面带微笑、呵护学生的好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