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人穿啥内衣,不只是肚兜哦!

 李灏 2015-07-17






您们知道中国古代女性穿的内衣长啥样的吗?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车轮,回到中国古代,认识中国古代女子内衣,了解古代女子的贴身秘密。



中国内衣史源远流长。较早的古代内衣称谓是“亵衣”。“亵”意为“轻薄、不庄重”,“亵衣”可以简单理解为“贴身内衣”。古代人对内衣的心态是隐晦回避的。


秦汉时期,内衣叫“抱腹”



此时较常用的女性内衣有帕腹、抱腹和心衣。一般在腹部简单地横裹一块布帕的,称作“帕腹”;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的,称作“抱腹”;而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的,称作“心衣”。


魏晋时期,内衣名为“两当”



“两当”最早由三国两晋南北时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女性内衣“裲裆”传入中原的,后被汉族女性接受,发展为当时的“两当”。“两当”通常为两层,夹层可衬棉,既可挡胸又可挡背,贴身保暖。  


唐代,称作“袔子”



唐代女性以胖为美,发明出无带的内衣,称为“袔子”。“袔子”是一种无肩带、侧开合内衣形式。唐代女子喜欢穿半露胸裙装,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在胸下系一阔带,外披透明薄纱,内衣若隐若现。内衣外穿其实可以追溯到唐代。


宋代,名为“抹胸”





自宋代始,女子有束胸的习惯。宋代“抹胸”穿着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整个胸腹全被掩住,因而又称“抹肚”。


元代,称为“合欢襟”



“合欢襟”是由后向前系束的。穿时由后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绳带等系束。


明代,称作“主腰”



“主腰”外形与背心相似。开襟,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肩部有裆,裆上有带,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尽显身材。


清代,叫做“肚兜”





清代一般是菱形状,只有前片,后背袒露,上有带,穿时套在颈间,其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下面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达到小腹。肚兜上有各类精美刺绣,材质以棉、丝绸居多,系束的带子既有绳、丝绢,也用金、银、铜链等。


近代,称作“小马甲”





近代,即民国初年,女性开始注重身体曲线,于是便产生了形制较窄的“小马甲”。小马甲”一般以对襟上的扣子开合,其吸收了西方内衣束胸的特点。而“小马甲”后来也逐步演变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胸罩”。




而现代女性对于文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数女性开始意识到合适的内衣对外观和健康的重要性,她们知道身体曲线是随内衣的变化而改变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