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学理论】从圣教序看行书之美

 爱雅阁 2015-07-17
【书学理论】从圣教序看行书之美
 
【书学理论】从圣教序看行书之美 - 墨海雪浪 -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今天我们可以说有朋自远方来,我们有众家兄弟姐妹相伴,不亦乐乎。真正的好东西还是要看真迹,书法亦然。读帖时我们发现真正的墨迹有的地方应该不会那么稀疏,什么叫锥划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好比说,你把“点如坠石”画出来一样。从线条的艺术含金量来说也是真迹更高,兰亭序属于雅俗共赏,祭侄文稿则完全是阳春白雪了,没有一定水平的人都解读不了。如果把三大行书放在一个不懂书法的人面前,多半喜欢兰亭序和寒食帖的人会更多些。有的人喜欢颜体字,当看到祭侄稿的时候还是傻眼。这就是艺术的高度吧,说颜真卿的高度,绝对是顶峰级的。是在王羲之笼罩下冲出来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物。属于艺术天才。历史上像这样的人绝少。但是出来的都不是凡人啊。比如王献之,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书法艺术上摆脱父亲的阴影,难啊,另辟蹊径,没有艺高人胆大,是没有前途的。他比徐渭的惊世骇俗还要高。
        原因是:他其实是在笼子里长大的老鹰。要有强大的气场支撑,丰厚的文化内涵,敏锐的艺术感悟,赵孟頫是一位、王铎是一位。只感觉要学鲁公,必先存浩然之气。学大王,必先俊朗韵致,学东坡,先有博雅情怀。鲁公行书真正高的地方,高在格调?功力?独创?又或者是情怀?取法乎上才行。还有一个高手:怀素,据说也是没有老师的。真是厉害!草书第一人!他和颜真卿同学,我们有时在想,几个书圣一起,谁打得过谁?老师都是张旭,张旭的老师是陆彦远,陆彦远是又陆柬之的晚辈。陆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最后还是直接二王正脉的笔法。怀素的成就远远高于张旭,功夫在书外。乙瑛碑张迁碑本没有什么高下,就像大江东去和小桥流水。初学何为宜?张迁内涵而乙瑛多面,似乎名碑的风格在乙瑛中都能找到。但整体感觉乙瑛缺少点张迁的雄浑之气。乙瑛是庙堂之碑,整肃端庄,隶法成熟完备,入门和深入研究都很好。是否乙瑛适合初学,而张迁适合深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人而异。即使个人的兴趣,随着时间改变,也会不断变化的。不知是从龙门入手还是猛龙入手更合适?对我们这样不专攻魏碑的爱好者而言,每种书体要找那个能代表该书体气象和深度的碑来学,而不是随便找一个。现在学书要生僻一点,又要精到的。也是一条路子,别人见得少,水准又要高。
        大家都学的东西,要是走出来的话,要做好思想准备,看能不能熬得住。不求偏门而出名,只求的正道。比如汉碑要有庙堂之气,要有深度。魏碑要有气势和率性,这样才能体会这种书体的主流面貌和精神。张猛龙的确好,有的人不是很喜欢张猛龙,感觉太精巧化,不如龙门的气势。没有魏碑的那种粗野之气,反而写的潇洒入神。对于隶书、篆书、魏碑这样的书体,我们只想了解书体体征和时代气息,选贴只想选有时代代表性和深度的一件经典来学上3年,至于喜不喜欢也不妨碍它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个人喜好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一致观点,每个人选贴的思路是不同的,观念不同思路就不同,思路决定了出路 。一种书体(事物)出现后,便宣告此事物正式成立,便有了阴阳,有了势。势辅以工具(软笔),再讲究用笔,自然就成了书法艺术。
        我们最近越发的感觉到理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理解了,你才能做的对,做得到。不理解有可能就是南辕北辙。虽勤奋有余而事倍功半。理解:就是能看明白,做个明白人。看明白它是怎么弄出来的,而且是从头到尾的理解。比如:一个横画,执笔、如何起行收、在写的过程中力量的增减、收笔是用什么力量送过去的(有的是靠笔的弹性、有的是靠手腕带过去、有的是靠手腕转过去、还有得是拉过去的……)结果都不一样。假如不能正确理解原帖的本意,得到的可能就是错误的方法,虚伪的表壳而已,所以需要把白天思考的东西在晚上进行实践,称之为体验。多体验才会加深理解,开始要注意细节。琢磨线条和用笔。在圣教上花太多时间研究线条的变化和形态是徒劳的。 只能了解大概。圣教是中药、是大补,过甚会伤身体。多体验才会加深理解,圣教只能作为阶段性的理解,横画的起笔不可尖利。圣教是集字,对章法、行气、气息等没有自然的体现。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初学很难把握。对单字的理解会有帮助,对谋篇布局就相对差一些。所以说要结合大王的手札一起学习。一是学习墨法、二是学习行气。圣教结构可以,基本的用笔可以,其它不能奢求了。有这两样,结合尺牍,基本可以了。点划过于简单、太平直平铺直叙,是学圣教的难点,这个阶段我们暂时还无法超越。
         一波三折是篆书以后所有书体线条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不是为了美观, 而是为了调锋。没有一波三折的笔画,必然收笔是露锋的。起行收,自然而天成之。很多运笔本来是势的自然需求,反被刻本的破损或者读者的刻意解读而变成的特殊的笔法,搞的反而不自然。所谓邯郸学步。所幸的是圣教风格这种俊朗风格的字体本身线条节奏比较明快,线性一波三折及起伏变化就不是很明显;加之圣教刻本本身也镌刻精致,细心观察揣摩及分辨,应可基本还原旧观。大家可以对比圣教刻本和唐摹本何如帖,所说不知是否确实?感觉王羲之笔画天然,不易过于突然,当过渡自然而饱满。王羲之的笔也好,古人非常聪明,对制笔工艺的研究不是今人能比的。从者众,而品自高。从这些转折能看出,王羲之用的笔绝对是利器,真正的硬毫是无疑的。弹性好、聚锋强,再遇到王羲之这样的千古绝手,笔锋入纸真正如水银泄地。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学书的净地,人不在多,在气氛。我们的感悟是:人要有目标,但一定要快乐地做好每件事!其实重要的不是路途的终点;而是沿途的风光!认真体察,欣赏并铭记沿途风光的人,到终点的时候相比也是收获颇丰。不要像老学究一样把读书写字当成是件苦差事,一定要当件快乐事。这是我们的生活目标。"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这就是我们群的广告语。我们都很喜欢。
         自己创作时回避临帖会更加平和,一个人你对圣教的理解还不够,也许就差一点了,但是这一点你没有突破就无法实现跳跃。要能抄书的时候用临摹的感觉和临摹的字去写,不能临摹是一种感觉,自己抄东西时又一种感觉。如此才能相辅相成,互溶互解。就是王铎说的一日临摹,一日回应求索。关键是笔法,要自然顺手。 
        临帖之后写一句,应该对以后出贴有帮助。把笔尖的每个切面能在需要的时候写出来,就是笔法。对这个大家心中早就明白了,就是不愿意说出来。为什么不说?还要隐瞒什么啊?这是一个玩笑话,大家不要当真。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一笔下去怎么才能达到八面出锋的效果呢?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能听明白,不管笔法对不对,心情都要快乐。 否则就是苦行僧了。
        关键是读帖,和临帖时间上要三七开。临帖要做到逼似,然后自运。抱着玩的心态最好,又快又好。关键是能玩出境界就不容易了,曾见一人写四尺对开楷书,比较快。寸楷不到半小时,你看是什么速度。那是教学,古人要这么写字还不累死。要是去考状元,作业还没做完就时间到了。笔法关过了,就是“修身养性”了。你可以看慢动作人家都是一气呵成的,不是简单的分开做动作。现在的一气呵成,是因为熟练,我们相信古人写字是讲究速度的,是讲书写性的。笔法不是说说就能过关的,对小学生而言,提倡多提问;对大学生而言,提倡多思考。
       《法书论》〔唐〕蔡希综撰。正好可以给大家一个理解:“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点,常隐锋为之,由此而成。”这说明每个笔画不可一拖而过。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驽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这话其实不复杂:就是表达了,要想字耐看,必须要给它实实在在的内容,你写的就很简单,却想着让人家看出深厚的内涵来,怕是有点不现实。对于基本笔画来说,如何才能“表达出内容”,我想从简单的基础来说,就是“三过其笔”。三过其笔”何意?起,行,收?现阶段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想多了就会乱了自己的方寸,但是不想,就不会进步。因此:要把想的付诸实践和体验。 
        “昔宋翼常作此书。翼繇外甥也,叱之。翼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点,常隐锋为之,由此而成。晋太康年,有人于许下破宋公墓,遂获此法。”书法者若能做到敏行呐言,实则上一新境界。 
        每写一个点,都能三过其笔,自然不会一带而过是不是?笔画自然不会简单。等这些个动作熟练了,你再快起来,跑起来……顺其自然,也就理所当然。三过其笔只是个答题的概念,其实很多细微之处要自己调节。随着体会的深入,就会自己加深理解了……
        和笔的本身有关,先说的很玄奥,无法理解和实施,对于初学:最关心的是怎么做?如何做到?至于高度,那是后话。线条看的越精微,写的越精微,笔法就越精微越高超。羲之点画精致无暇。其笔法中细微之处,非一日能得之。需一生心摹手追。因此:要把想的付诸实践和体验。尽精微致广大,看看《圣教序》刻本,不得不说精致入微。王羲之收笔的方法与唐楷的方式大不同,有些东西有的人理解的很高,对有些理论的实际思考远远超过有些人。但是有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掌握。这情况就是通常大家说的所谓眼高手低。
        理论可以很玄,如同做梦。书写却要很实,如同担担子,首先要眼界高,其次要胸怀宽,第三要下功夫。苏轼说:笃行之,深思之。还有博学之。东坡博的很,大家甚是仰慕,他的笔法倒未必了得。抱着玩的心态最好,王羲之也是玩,没人强迫他学。
         执笔,感觉自然就好。越松越好。苏轼笔法值得推敲,东坡也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书法最终看的还是效果,时间决定一切,学书法就是“玩”,忙里偷闲的“玩”。但是笔是公道的,不因为你想写好就给你写好。玩其实是很有学问的,笔法千古不易,要会玩才是。功到自然成!笔法就是规律,铁的规律!书法讨论能有图有真相最好,做到图文并茂,有力理解。大家在一起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才能加深理解。但是保持清醒,错误的不再坚持,就是进步。
         晋楷如正襟危坐,晋人笔法原汁原味不掺水,建议取法乎上。当然要在喜欢上他的前提下动手。 感觉乐毅算是王书最严谨者,黄庭晋韵足,佛遗教经曹娥晋味更浓.一个展览会推动很多人没命的创作,又会拉动多大的经济增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准备展览也是要厚积薄发的,也有的人未必是厚积薄发。所以有的人写的累死,也算中国书法史的一大奇观,这要写进当代书法史的,这是书法的大环境。书法力道来自摩擦,用笔摩擦越大则损耗越大,每个人都在找到其适合的笔。笔的弹性不容易看出来,弹性一般来说兼毫就不错了,关键是在于控制。其实笔只要系的好,关键是制作工艺,和材质有关系。好手艺加上好材料那就能生产出好的毛笔来,次笔不一定就便宜。可以肯定的是羲之用的笔工艺都是相当考究的,所以不存在败笔。 
        得笔法, 不在写字多寡,劳于简牍反而伤神。魏晋讲究这个,文征明写信都是数易其稿,不留败笔。羲之也从不现败笔,古人相当精到,严谨。书法在古代是六艺之一,位居第四,很难看到羲之用笔现圭角。圆融畅达,是中庸之道。想必其变体之时也伤了不少脑筋于用笔,顺其自然当然也有变体意识,笔势的变更,必然源于笔性的了如指掌。但是王羲之的字,中轴线始终偏离不大。不似小王笔势纵意,风格使然,这也许是草创跟滥觞的区别吧。观念决定风格,也许内心的东西智能表现在书法上。小王是很压抑的,你不能左右他不赞同也是别人自己的理解。看到别人的长处就好,关键是要准确传达效果。这跟做原子弹区别很大,人家也摸不清有时候还前后矛盾。学习看到哪里适当批注、总结一下自己,看书读贴的时候,会有些奇思妙想,就写在旁边,文化需要传承。 
        宿墨淡而不浸,圣教的线条,节奏简洁,把握用笔,率意而为。第一阶段还是要写的象,我们无法超越,写多了就好了,都有这样的过程。心要静些,写小楷之好处,在于对笔锋的感觉更细微了,控笔能力会提高。关键是潜心读贴,慢慢行笔。现在写一个线条看一次或者两次,这或许会有做作的痕迹, 但我认为是有好处的,熟练了就不做作了。刚开始就一笔而过, 很多东西是看不到的。化整为零的折解是必须的,其实很多古人看似愚笨的方法,其实才是学之正道。隔几天或许就会有一个新的方法现在读贴要解决的“为什么”出现,书道一以贯之。懂所有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做到绝妙,等于没有。不要把精力放在寻找方法上,而是用在用方法解决问题上。现在读贴要解决的“为什么”,羲之为什么把“一”字写成这个调调呢?角度、轻重很有讲究的,感觉就像一个称杆,似斜而实稳,恰到好处。 
        再看这个《圣教序》里面的苦字,为何最后一横要上挑呢?是古人结字藏头露尾的观念乎?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且当做真的来理解:是一种字内的运笔相对于行来说的“气息”。假如这个字是一行的最后一个字,它的回笔就是为了带入下一行……这是能看得见的牵丝,或者说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激动带出来的,却无意中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气息是如何做到的。
        唐楷是从隶属演变过来的,有点隶的味道。圣教的笔画都直直的,硬邦邦的,跟兰亭真是天壤之别。兰亭多一些阴柔之美,而圣教多阳刚之气。羲之书风因时而变,应地而变,时时在变。圣教更显大气,雍容大度。感觉笔笔富于巧思,但均能自然地融合于笔势之中。羲之都喜欢通过角度,力度的方式丰富长线条节奏;这些动作在柳公权的笔划里也有,但都被程序化了。中华两个字的长竖画,仔细看都有中途节奏变化? 入笔方式不一样,调锋节奏就不一样。短锋一般要筑锋,长锋要飘逸。王羲之的字侧锋多,所以在入笔后都有转笔动作。
        感觉细致的长线条似乎都在中途有换节奏的停顿?感觉调峰的时候的那个“搅拌一下”就是“让笔锋停一下”。我感觉有时候笔触慢,并不一定就不肯定。有些人看似抢锋,但线条不稳,不足观。羲之既是一位极具巧思的建构大师,又是精雕细做的园艺师,叶页不同,花花相异。笔法精妙处也甚多,关键是能看穿刀刻。撇,由轻到重,羲之写字的笔顺有些是不固定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感觉羲之的起笔,收笔都只是蹲了一下,不像唐楷的顿笔那样做做。这样使得线条起收都很饱满, 但又不失于单调。两个收笔之后转向虚笔的地方有个蹲笔映带的动作,可见羲之写字的起笔和收笔都是相当严谨的,不是现在人草率送到就'提’那么简单。
         如果用错误的方法或者不好的方法,再勤奋,也许只能事倍功半。就好比确定的目标。目标本身是错的,那就不会有好的结果。羲之的笔画都是相当自然的,羲之用笔灵活,入笔方式和角度有很多花样。 苏轼《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永师仿钟元常《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着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唐以后此法渐澌尽矣。”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义、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书学中兴,至唐而盛。”   清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曾说:“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清代冯班《钝吟书要》则说:“今日刻本《黄庭》(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多不是,但惜不见原本,字画俯仰处甚遒,翻之多失,与永师《千文》看方得。”   
        都穆《寓意篇》评其字谓:“《智永真草千字文》真,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羲之结体看似不经意,其实位置把握极其准确,感觉毛笔在羲之手中就是一把破扫帚,随意翻折,肆意挥涂。我们有没有王羲之那种变革书体、创新笔意的勇气和胆量?有没有闲情逸致和高远心境钟情于书法?有没有坚毅和耐心苦苦追寻书法的真谛与辉煌?有谁能够抛弃沉重的物质欲望?有谁思考过精神的超越?王羲之究竟离我们有多远?毫无疑问,王羲之与我们的时间距离相当遥远。时间并不能阻隔一切,产生距离的是物质环境和易变的心灵。王羲之生活在东晋那个空前无序的时代,门阀与分封制度的血腥倾轧,使得士人处于恐慌与惊惧、敏感与焦虑之中,苦闷与压抑难以言表。统治者不甘心于自我毁灭,不得不实行延缓政策,从独尊儒术到崇尚黄老玄学,一时间消极避世思想盛行,有的借助老庄任诞思想无拘无束地享乐生活,有的从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求苟安生活的恬淡心境,还有的以清谈高妙的玄理点缀风雅,炫耀才华,掩饰精神的空虚。这种追求精神生活的名士风度,给书法创变留下巨大空间。在诗酒风流、山水声色、求仙访道中领悟人生真谛。追寻生命的真我,是东晋文化人生活的渴望。王羲之显赫的家世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幸运,入世较晚出世较早,恐怕不是东晋读书人理想的追求,险恶的宦海沉浮,有志难施的一腔愤怒,心灰意冷而心高气傲的王羲之很早就厌倦仕途生活,正值盛年的他毅然放弃做官,追寻仙道,寄情山水,食服五石散,对酒吟诗,聚贤雅集,探求书艺。我们生活在新世纪的开端,高速发展的社会形态,变幻无常的信仰追求,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无孔不入的名利欲望,何来闲心染翰濡墨?王羲之的雅士风骨,是东晋幽玄生态、放诞世情、悠远心智滋乳的奇葩,与当下的功利浮躁之心岂能相提并论。东晋文人自由心性的释放、个体灵感的喷发,不仅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且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写不再只是“犹可记文”的记事活动,而上升为表情达意的艺术形态。汉字书写从传统的篆隶演变为真、行、草。在众多书家互相交流与取长补短之中,王羲之跚然登场。他不满足于文字规范严谨的书写,以洒脱飘逸的笔姿摆脱传统束缚,以简约流便的线条表达流动之美,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行书体。我们虽然没有见过王羲之真正的墨迹,但从后人摹仿的《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和《兰亭序》中可以感受到极为优美的线条形式。这种高度纯粹化的汉字点画线条艺术,只有王羲之潇洒超脱的心灵、超然物外的精神和慷慨任诞的性格,才能达到心手相应、登峰造极的程度。书法发展到今天,我们除了在魏晋的基础上摹仿拼接之外,基本没有大的突破。本来汉字书写失去实用功能后,书法创变的空间更大,但消极守护思想的泛滥、五体皆备不可出新,成为书法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知道,篆、隶、草、行、楷五体,是实用推动的演变,变化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应该相信人类的创造力,假如王羲之创变的心胸和胆识能够继续发扬,可以乐观地说,千年之后人类一定能够看到新字形的出现。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有显赫的政治背景和文化底蕴,幼年就受到清贵之风的熏陶,超常的聪明才智,常常受到达官贵人的肯定和赞赏。他十岁误闻伯父密谋反朝被发觉后,佯装熟睡流口水而避祸。十三岁拜谒名士周顗,惊异其非凡的气质和清雅风度,破例在众客未食之前让其品尝名肴“牛心炙”。后来被堂伯王敦、王导器重就不在话下了。这种名士风度的获得,非一般人所能为,没有先天的条件,优越的环境,不懈的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在书法上的用功和进取,历史记载纷繁,不在一一叙说。王羲之成年之后,更显示出优越的禀赋,受到朝廷重臣与名士的称赞与推举。最生动和最受到敬佩的是以“坦腹东床”的潇洒姿态对待择婿,语重心长规劝谢安出士辅佐朝廷,父母墓前誓不为官。这些耳熟能详的往事,反映出王羲之笃好身心和精神的自由,头脑清醒,志趣高贵,有超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人生仕途如此,书法学习也是一样。他以高明的“鉴裁”能力,抵达书法艺术的峰巅。或许,我们有王羲之一样的出身、一样的聪明才智、一样的清贵品格,但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本质追求,达到清静寡欲、仙风道骨的境界谈何容易。书写工具发展到东晋已相当不错。造纸业兴盛时间不久,然已初具规模,能够造出一般性的实用书写纸张,粗糙、厚重,片块较小、吸水不好是显而异见的。毛笔发展到东晋已相当成熟,狼须、鼠须、家禽须制作的毛笔可供挑拣,精确性和灵活度远远不够。我们还能够从典籍上看到自制墨块质地精良的记载。书写条件的改善,虽然给王羲之的书写带来方便和实惠,但远远还没有达到今天自由选择的地步。技术成熟的宣纸不光质地优良,花色品种也一应俱全,大小厚薄任意选择,吸水的程度随心所欲。毛笔制作所使用的材料远远超出动物的范围,高科技抽取的纤维弹性十足,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增减,笔头、笔杆的大小粗细已经不受材料的制约,选择的空间非常广阔。制墨的技术更为发达,不仅省去了磨墨误时误事的麻烦,而且浓度和渗纸程度可以任意调节,多变墨,宿墨的出现,使书写效果更加便利多样。“书圣”王羲之声名远播,影响深远,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真迹,世面上流传下来的所谓王羲之书法经典,不是出自唐人之手,就是宋人的摹仿,姿态神韵尽失,究竟有多少王羲之的影子,没有人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更何况书法书写时的私人化倾向很强。我们所能见到的一些摹仿实用的便条,王羲之使用的是什么笔、什么纸、什么墨,是站着书写还是坐着书写,怎样执笔,如何用笔,面对一纸静默的文字,我们知之甚少。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历久千年,无人撼动,除“中和”的审美趣味外,关键是重量级人物的推崇。王羲之死后的一百多年间其书法并无人问津,那时“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王羲之淹没在儿子王献之名下。王羲之能够被捧上至高无尚的神坛,有三个人居功至伟。一个是梁武帝萧衍。他雄才大略,思想深邃,曾极力标举王羲之,不仅确立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而且为梁代的书法审美钦定了标准。另一个是智永。自称王羲之七世孙,他面对陈隋书法古法式微的现实,闭门不出三十年,苦修王羲之的书法,有数百本《千字文》散落民间,为梁武帝的崇王大旗抹上一笔重重的色彩。最终奠定王羲之书法地位的当数唐太宗,他坐稳朝政之后,就组织力量编修《晋书》,心血来潮亲自为王羲之写传,在颂扬了王羲之的人品之后,用尽溢美之词称赞王羲之的书法。世上有谁能够像王羲之的书法那样,受到两个皇帝的推举,还有自己的后代揭尽全力地推广。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有那个国家元首能够兴志于书法,且不厌其烦地为书家树碑立传。活跃在当今书坛上的巨子们,有谁能够遇到这样的好机会?倘若王羲之地下有知,面对千年之后盲目崇拜自己的“粉丝”也高兴不起来,“你们到底对我王羲之了解多少,对我的书法知道多少?”虽然时间不是距离,精神没有长度,但思想感情和环境条件的变异不容质疑。我们再也不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沉浸在古纸堆里不愿自拔、不能自拔了。历史的车轮是不依人的意志滚滚向前的,倘若一意孤行,即使像书法这种发展极其缓慢、自闭式极强的民族艺术,也将被时代的洪流抛得远远的!
        圣教序临摹注意掌握的三个要点:第一:圣教序是刻本,用笔以方切为主,尤其是方笔的运用,方圆结合。
        第二:字有大有小,大中小特别明显。
        第三,转折处有力度。有时方到极致。有时又圆到极致。方圆结合,相得益彰。
        特点掌握住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少走弯路。羲之笔法要求笔毫笔直与纸面,转折饱满,避免扁切尖角出现。
        书法,书法家起伏变化非常细腻丰富,但提按却从不唐突,过渡非常柔和自然。尤其是折笔处;折、转方式多种,不可一概顿折,多轻蹲而直带之笔;大王的笔致是很紧敛的,横折、提的动作不多,都是下按平推的。牵涉到笔锋从外侧到内侧的转换,在下按的时候顺势将笔锋慢慢的从外侧转到内侧。自叙帖是典型的右军笔法,字要见筋,然后见骨,筋骨内含就是好字。【本文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