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府R&D投入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找东西zdx 2015-07-17

政府R&D投入对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3-9-2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8期供稿   作者:王海霞/
[导读] 显然在此条件下,由于创新者收益的提高和模仿者收益的下降,从而使得企业技术创新供给的不足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王海霞/新疆财经大学
【摘  要】技术创新需要投入,R&D 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以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政府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政府R&D投入的必要性分析。从而合理掌握政府R&D投入在中国创新能力中的角色、作用以及影响。
【关键词】创新发展;政府行为;政府R&D投入
        一、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府因素 
        (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对其所拥有的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新企业进行评价,有利于高新企业寻求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指导高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基础和依据。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常见的政府科技投入行为
        (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它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三个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法规。我国颁布的《专利法》、《商标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发展高新技术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法律保护。
        (2)财政政策:政府应通过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技术创新。
一方面 政府的财政扶持能够鼓励产业部门的多样化技术创新或研发活动;科学技术供应量的增加和可替代技术需要政府财政行为的支持。在选择财政资助对象时要在保持政策平衡的同时,向潜在的技术创新企业或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倾斜,应打破我国所有制界限,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企业,对于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潜力股”企业,都采取同等待遇,同样的政府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拨款的力度和强度相当明显,逐年加大,以2010年为例,2010年的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4114.4亿元,占到国家财政总支出的4.58%。2010年得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是2005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的3倍。
        (3)政府公共采购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创造一定的产品市场,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公共采购,创造和增加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技术创新的“市场拉动”效应,也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可见政府公共采购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行为起着正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高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必要性 
        (一)政府R&D 投入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R&D 活动的“市场失灵”是政府 R&D 投入的根本原因。R&D是生产技术知识或信息的活动,而技术知识或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独占性。因此,R&D 活动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即R&D 活动带来的企业收益一般会小于社会收益,如果完全交给市场,依靠企业自身,为技术知识或信息的生产而进行的 R&D 投入就会表现不足,低于社会最佳水平(Arrow,1962)。

因此,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 R&D 投入很可能就会低于社会满意的理想水平。并且在企业R&D 活动中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距更大,因而企业投资这两类活动的动机更弱。因此,政府必然采取加大 R&D 投入等手段来矫正“市场失灵”。由于 R&D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的内部,但这种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创新”却常常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毫无效率”或“缺乏效率”而无法正常进行。在政府必须支持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和企业愿意承担的产品开发之间,大量的技术探索、技术开发等活动,由于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便构成了一个广阔的、企业不愿涉足、市场调节失效的“灰色区域”。基于构建外部环境的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和克服,所以政府对 R&D 活动的支持要由单纯的间接支持转向间接与直接支持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灰色区域”的必然举措。总的而言,国家财政资金直接支持企业 R&D 活动的政策的共性就在于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和运用财政资金直接资助企业 R&D 活动来纠正“市场失灵”的必要。
        (二)政府行为的必要性
        政府在R&D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制定系列政策激励企业等增加R&D投入,而且直接增加财政拨款支持R&D活动。一方面政府应持续不断加大R&D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改善R&D投入结构。
        另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来说,市场机制的调节会出现失灵,必须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对其进行矫正。事实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能够促进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这种扩散过程中,创新企业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那么企业便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最终使技术创新陷入停滞。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通过法律、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措施,矫正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同时也要努力地为企业构造一个健康、良好、持久的外部环境,使创新企业能够充分享创新所带来的收益,从而保持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和技术创新的充足动力。
        (三)政府在矫正外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的措施
        (1)产权的界定和保护
        Coase1491指出,当存在外部性时产权的界定至关重要,只要能够明确产权并允许当事人谈判,就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可知,创新者的收益损失和模仿者的收益增加是由于创新成果的外溢效应造成的,即模仿者在没有支付费用的情况下使用了创新者的成果,从而将本应属于创新者的部分收益据为己有。因此,如果能够明确地界定创新成果的产权,并对之实行严格的保护,那么模仿者就无法免费地使用创新成果,而必须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支付合理的费用,这样创新者的利益才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市场机制失灵问题也能得到充分的纠正。显然在此条件下,由于创新者收益的提高和模仿者收益的下降,从而使得企业技术创新供给的不足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财税支持和补贴
        由于技术创新成果本身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企业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产权界定和保护有时并不能完全矫正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在很多情形下,政府财税支持和补贴的效果更为直接和明显。与在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中创新者通过正常的技术成果交易从模仿者那里获得补偿不同,在财税支持和补贴中,创新者直接从政府那里获得资金支持和补贴,而政府则将这部分创新成本分摊给社会。在这种情形下,尽管模仿者仍可通过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创新者由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使得这部分溢出得到一定补偿,因而收益更高,其仍有足够的积极性展开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杜文献. 政府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诱导效应研究[ D ]. 江苏:江南大学,2008
[2]中国科技部网http://www./sjkl/kjtjdt/index.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