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书展 |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真友书屋 2015-07-17


文/张扬

第26届香港书展已于7月15号开锣,作为无药可救的书虫,我已经迫不及待,在7月16号星期四搭乘直通车到香港湾仔会展中心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书迷盛会。



香港书展不只是卖书,还举办很多名家讲座和作家签售会。书展的官网会在书展开始之前将信息全部发出,市民可以提前上网浏览,预定座位,凭网上报名回执参加。





每年书展,几乎天天都是大排长龙,跟着香港市民一起入场,尤其是周末,没有一两个小时排队根本进不去。而持大陆通行证的游客去书展可以不用跟香港本地市民一起排队进场。每年我去书展的时候都是坐船到湾仔,然后走到会展中心在金紫荆广场旁的一个入口,那里是书展的团体通道,游客可以凭通行证,以十块港币的价格购买优惠票,并且无需排队直接从团体入口进场。





每年书展的会场布置都是差不多的,各个书店和出版社都会挂出自己特有的醒目标识,摊位的布置各有特色。城邦、时报出版、榆林和田园是我必去的摊位。那里卖的台版书较合我口味,折扣也多。





这两年华语文学似乎亮点不多,所以好书也少了,今年书展摊位卖的书给我的感觉是新书较少大多是一些出版多年的老书,而好小说不多,理财、养生等书籍已经占据了很多摊位的主要位置。对于这方面,我感觉比较遗憾和失望。







书展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在一些摊位会有作者在叫卖自己的书。去年看见了叶刘淑仪在摊位上卖书,社会名人、立法会议员屈尊在摊位上叫卖,引来众人围观拍照。当然也有一些泛民主派人士在一些摊位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今年有毛孟静在卖一本与香港政治有关的英语书,也有真正的英语名师在其他摊位卖与求职有关的英语书,有兴趣的市民驻足观看并拍照,没兴趣的市民“睬你都傻”照旧逛我的摊位买我的书。香港是个多元社会,能够容纳不同的声音,从书展中就能看出来。作者叫卖自己书其实并不丢人,我自己也出过两本法律方面的书,也很希望有摊位给我个机会,让我拿着书和麦克风吆喝几句。





人挤人的书展,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大家都不着急不生气,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脚,互相会说一声“sorry”,要拿一本书被人挡着、过道太窄过不去会说一声“唔该”,在这个书展里,大家都礼貌有序,虽然拥挤,但非常有序。



广州的南国书香节、北京的国际图书博览会、台北的国际书展等等,我都看过,但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的:“点睇都系香港好!” 从第18届香港书展开始,到今年的第26届,每年我都不缺席,逛书展不仅仅是买书(因为繁体字的港版台湾书已经有很多渠道可以买了),更重要是去参与到这个人潮涌涌的书籍盛宴中去。正如商务印书馆摊位上挂出的大标题:“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每次我都买很多的书带回家,每次都是逛足六七个小时走到脚软才肯离开。香港书展真的很好,“你今年来咗未?”



(张扬 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律师、本报法律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